第一章淩霄宗
太蒼山脈盤踞中原,巍峨高聳,山中洪川交錯,地勢險峻,人跡罕至;林中又多奇珍異獸,甚至有洪荒古獸遺脈出沒,故太蒼山之名,盛傳萬裏。
太蒼山連綿百裏,山巒起伏,數不勝數,其中最高要數淩霄九峰,而太清峰為最,高聳如雲,平日裏隻見白霧環山,不見峰頂真容。太清峰原名為青鸞峰,據說是此峰中有青鸞,才被世人稱為青鸞峰,後因淩霄宗之故,改名為太清峰。太清峰以景色幽險奇峻聞名天下,而真正令其盛名天下的卻是太清峰上的修仙門派——淩霄宗。
淩霄宗曆史悠久,創派已有九千多年,曆經無數風雨,依然屹立在世間,如今更是天下正道之首,可見淩霄宗實力之雄厚。
相傳淩霄宗的創派祖師原名李興,出自鑄劍名家天下第一家李家,其祖傳的鑄劍技藝冠絕天下,奈何有人覬覦他家鑄劍技藝,聯合各方勢力用盡陰謀詭計,將李家分裂刮割。李興在家族衰敗之後,知其緣由,本想為李家複仇,隻是他修為平平,不敵仇家,隻能背井離鄉。李興一邊遊走天下,尋找奇石精礦,一邊潛心專研李家曆代傳承的鑄劍技藝。
十年後,李興途徑太蒼山,或許是上天眷顧他,竟然讓他遇見了千年難得一遇的天火流星,無數的天外隕石墜落到太蒼山,隕石墜落,那力量可謂毀天滅地,使得太蒼山麵目全非。天火流星過後,太蒼山變成一片火,無數生靈慘死,李興望著麵目全非的太蒼山,感慨世道無常,天道無情時,見一玄光衝天,心中大喜,以為那是天地異寶,便深入火海選擇那發出玄光之物。
李興冒死找到玄光發出之處,隻見一塊碎片鑲在巨石中。李興看了一眼那碎片,便感覺到一股攝人心魂的力量,心中大驚,定了定神,才將碎片從巨石中取出,然後望著蒼穹,以為這碎片是隨那天火流星落到太蒼山。
二十年後,一把神劍橫空出世,劃破蒼穹,更是引來天譴,雖然最後被天雷擊落,卻完好無損。當李興拿起這柄神劍,感覺劍上有一種磅礴的力量,足以弑神殺佛,故取名弑神。同年,李興憑借弑神之威,一劍取了上百高手的性命,複了李家之仇,此事震驚天下。
那時李興年過花甲,膝下無子,早已淡忘了當年振興李家的想法,便再次來到太蒼山,潛心修道,後恐李家的鑄劍技藝失傳,便在太蒼山創建了淩霄劍閣,招收弟子,傳鑄劍技藝與修煉法門。
李興在世有八位弟子,其中七位弟子因活計告別李興。隻有小徒弟一人留在淩霄劍閣中,隻是小徒弟愚笨,難於掌握精湛的技藝。李興隻好修《鑄劍總綱》傳與他,臨終之時,更是將弑神劍藏身之地告訴他,並留下遺訓:“若日後淩霄劍閣依舊存在,淩霄劍閣閣主須傳與德賢之輩,非天下蒼生有難,淩霄劍閣存亡之時不得動用弑神劍。”
淩霄劍閣便是淩霄宗的前身,至於淩霄劍閣因何改名?那就要從玄天祖師說起。
起初淩霄劍閣在江湖並沒有什麼名氣,說白了就是一個鐵匠鋪。直到天魂劍問世,淩霄劍閣才的名字才進入天下修真人的耳中。因為天魂劍威力強大,冠絕當時,引來無數強者覬覦,淩霄劍閣閣主似乎察覺到了危機,將這把神劍送出去,淩霄劍閣也因此躲過了一場浩劫,而江湖上卻因為天魂劍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自天魂劍問世之後,淩霄劍閣又有幾把神兵問世,雖比不上天魂劍,但也能排進天下名劍前十,使得淩霄劍閣名聲大噪,越來越多的人到淩霄劍閣拜師學藝。當時的淩霄劍閣鑄劍本領確實天下第一,但卻算不上修真大派,論勢力隻能算是二流。而當時的閣主周永也是一位才智過人之輩,知道要保住淩霄劍閣,就必須成為修真大派,成為一流門派,否則遲早會被其他修真大派吞並,而此時的淩霄劍閣中勾心鬥角,人人都想爭奪下一任閣主之位,可謂是內憂外患。正直淩霄劍閣內憂外患之時,一名少年慕名來到淩霄劍閣,想學習淩霄劍閣精湛的鑄劍技藝。閣主與其相談一夜,決定將其收為關門弟子,並將《鑄劍總綱》傳與他,更是允許他獨自在後山潛心專研。
周永本以為自己還能堅持幾十年,讓淩霄劍閣不至於被其他門派吞並,隻是過了二十年,淩霄劍閣中竟然有人勾結當時第一大修真勢力魔天教,欲篡奪閣主之位。周永早就知道魔天教覬覦淩霄劍閣,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動手,擔心其他幾大門派合力圍攻魔天教。周永知道魔天教的狼子野心,即使傳位給那人,最後也是落入魔天教之手,自然不願意將閣主之位傳與他,帥眾弟子殊死抵抗,隻是淩霄劍閣的弟子修為平平,怎麼敵得過魔天教的修真高手,一開戰,淩霄劍閣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