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典籍故事——《漢書》(1 / 3)

中國古代典籍故事——《漢書》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東漢曆史學者班固(公元32~92年)編撰。它分為十二帝紀、八表、十誌和七十列傳四大部分,記載了從漢高祖劉邦建漢到王莽敗亡這兩百多年的曆史,基本以儒家正統思想評價曆史事件和人物。

《漢書》史料確鑿,文辭華美,用典精深,故事性強,不管從史學或文學角度上看都不愧為一部巨匠之作。

蘇武傳

蘇武,字子卿,西漢杜陵(今陝西長安縣)人。小時候熟讀儒家經書,喜歡和別人談忠孝之道。因為他的父親蘇建在漢武帝攻打匈奴的時候勇猛善戰,被封為平陵侯,蘇武和他的兩個兄弟因此被漢朝按慣例封為郎官(漢時皇帝身邊最低級的武官)。不久蘇武又做了專管皇室馬廄的官員。

當時漢朝和北方匈奴人仍然在激烈打仗,雙方各有損失,兩方為了窺探對方軍情而互派的使臣也被彼此扣押住了。

到了漢武帝十八年,漢朝更加強盛,匈奴國王單於(chányú)看到自己國勢不太強盛,兵力不足,不敢再和漢朝打仗,主動放回扣押的漢朝使臣八十多人向漢武帝求和。

漢武帝為了表現自己的寬宏大量,任命蘇武以中郎將的身分出使匈奴,對匈奴放回了漢朝的使臣,答謝單於,同去的還有副中郎將張勝、小官員常惠等一百多人。

蘇武到了匈奴拜見了單於,表達了漢武帝的謝意。在匈奴居住了兩個多月,蘇武準備完成使命後回國過十九歲生日,正在這個時候,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

原來漢朝的大將衛律在五年前同匈奴作戰時被單於用高官厚祿收買,投降了匈奴,一同被迫投降的還有副將虞常。虞常“身在匈奴,心在漢朝”,想借單於的兄弟緱王造反謀取王位的時機發動叛亂,使匈奴國大亂,無法再和漢朝作戰,借此帶罪立功,回歸漢朝。虞常就暗地和張勝商量謀殺衛律並劫走單於的母親送往漢朝的計劃。但由於被虞常手下的一個小官吏聽到向衛律告了密,謀反的人全部被抓了起來,虞常經不住嚴刑拷打,最終招出了張勝。單於得知了此事,大怒,扣留了正準備動身回國的全部漢朝使臣。

在漢朝使臣行營裏,蘇武從張勝那裏得知真象後,慨然長歎說:“罷了,罷了!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你是我的副將,我是逃脫不了責任的。我還有什麼臉麵再回漢朝麵見皇上呢?罷了,罷了!”說著,拔出漢武帝賜給他的寶劍就向自己脖子上抹去。張勝和常惠死命拉住他的手,蘇武掙紮了一陣,掙不脫,才氣憤地把劍扔在了地上。

單於親自審問蘇武,蘇武環視朝廷四周,長歎了一聲說:“我蘇武沒有完成聖上的囑托,沒有完成使命,卻讓我大漢國受到侮辱,我就算活著,又有什麼臉麵再回去麵見皇上呢?”說完,從懷裏摸出一把短刀向胸部猛刺進去。旁邊的人都嚇呆了,馬上叫來醫師急救,但蘇武早已昏迷過去,呼吸相當微弱。經過十幾天的治療,蘇武才慢慢蘇醒過來。

蘇武的傷漸漸好轉,衛律時常派人來勸說他投降匈奴,蘇武總是怒目而視,不說一句話。後來衛律親自前來勸說蘇武,當著蘇武的麵把虞常的腦袋一刀劈成了兩半,威脅蘇武:“張勝膽敢串謀虞常陷害單於的母親,罪該萬死!但隻要你們向單於求饒,你們就可以免去死罪……否則的話,虞常就是你們的例子!”

張勝嚇得尿濕了褲子,顫顫驚驚地跪在地上乞求衛律饒命。蘇武“呸”的一聲,吐了張勝滿臉唾沫,大罵道:“沒有骨頭的東西!”衛律提起寶劍作勢要殺蘇武,蘇武凜然地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眼不眨,心不亂,衛律的寶劍在蘇武的頭上劃了一條深深的口子之後停了下來。蘇武冷冷地注視著衛律,衛律緩緩地垂下了手中的劍,轉過身去,放低了聲音說道:“蘇將軍,我衛律從漢朝到了匈奴,被單於任命為大元帥,統率全國軍隊,每年五萬石俸祿,還有許多牧民,我衛律享盡了榮華富貴,這不是很好嗎?你想想看,如果現在你還不投降,單於一怒,把你們通通砍了頭,白白地送了死,人一死什麼都沒有了,又有誰會知道你蘇武的名字呢?接受我的忠告吧,蘇將軍,到時候我們倆共同為單於辦事,結為兄弟,高官厚祿隨你要!……如果你固執己見,不肯投降的話,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蘇武一拍桌案,指著衛律的頭大罵道:“你這逆子,作為漢朝臣民,卻貪圖榮華富貴給匈奴人當走狗!我蘇武從來就把你當作一堆臭狗屎!你們要殺就痛痛快快地殺吧,磨磨蹭蹭地幹什麼?”衛律很是慚愧,臉漲得緋紅,灰溜溜地走了。

單於越是了解到蘇武不肯屈服,越是希望這個頑強、堅貞不屈的使臣拜倒在自己的腳下。蘇武被關押在一個透風的地窖裏,他拒絕吃飯喝水。蘇武懷抱著漢武帝親自交給他的使節,輕輕地撫摸著上麵柔軟的犛毛,想到皇上殷切的期望,心想:我一定會回到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