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擷珍(續)
東陵寶藏今何在
馬蘭峪在河北省遵化縣境內,距北京僅120公裏。那裏有一處皇陵禁地。1735年,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最早選中這塊風水寶地,擬築皇陵,時值戰亂四起,終未築成。清順治皇帝死後,康熙就將他葬於此地,定名孝陵。其後有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鹹豐的定陵,同治的惠陵等五府帝陵。此外,還有慈安、慈禧等4座後陵及5座妃嬪陵園,和一座公主墓。這大小不等的15座陵園,統稱東陵。
這東陵氣勢果然不凡,層巒疊翠,白雲繚繞的昌瑞山千姿百態,風采獨具,從山頂俯視陵園,那270座金殿和牌樓熠熠生輝,方圓40餘平方公裏的馬蘭峪盆地恰似一隻玲瓏的翡翠盆。
清朝統治者生前耗費巨資修造工程浩大的地下宮殿,死後還將大批稀世珍寶一起陪葬。數百年來,這些被埋入地下的國寶令多少軍閥豪紳、大盜巨貪垂涎欲滴、想入非非!曹錕、吳佩孚、孫傳芳,都是些愛財如命的人,盡管他們對東陵國寶窺視已久,卻始終未敢輕舉妄動,其根本原因就是怕激起公憤,遭致全國民眾的一致聲討,最後落得個“不肖子孫”的千古罵名。
然而,到了1928年7月,隨著震天動地的一聲巨響,皇陵被炸開,一隻魔爪終於伸向慈禧的墳墓……
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不肖子孫是誰?此人乃國民軍第7兵團第13軍軍長孫殿英。
孫殿英在馬蘭峪駐防時,曾驅車去東陵一遊。他身邊的隨員對他說:皇帝爺生前喜愛的玩物、珍寶,死後都陪葬了。這些陪葬品要算慈禧老太後和乾隆皇帝的陵墓最多。孫殿英聽了,頓時賊心為之一動。
掘墓工程首先在慈禧陵寢動手。
動工前,孫殿英將三師師長張寶昌、五師師長譚溫江、六師師長柴榮陛以及工兵營營長孫子瑜叫去,在酒席上向他們布置了掘墓的任務。
第二天,馬蘭峪各街道路口的牆壁上,突然出現了12軍從即日起在東陵進行軍事演習,嚴禁黎民百姓入內的布告,並限令演習範圍之內的居民即日內必須迅速撤出。孫殿英還派兵在東陵四周嚴加警戒,鳴槍示威,阻止居民接近警戒地區。
1928年6月某日晚間,孫子瑜帶領工兵像耗子般地開始在寢陵各處挖洞,挖了兩天才好不容易找到墓道。可是墓道被多層花崗石堵得嚴嚴的,石與石之間又用桐油糯米石灰製漿粘錮,真可謂天衣無縫,比自然山石還難鑿。工兵營長叫人搞來兩大桶硝鏹水,想用侵蝕的辦法來打通石障,但無濟於事。後來又架起大鋼鑽鑽出個大窟窿,墓穴裏一股陰涼黴氣衝了出來,把伸頭向裏探望的士兵打了個趔趄。他們先讓一個士兵下去。在腰上係好皮帶,用粗麻繩慢慢地把他放下去。過了一會,隻聽得一聲慘叫,再也沒有動靜了。上麵的人大眼瞪小眼,不知下麵發生了什麼事,工兵營長說地穴封閉太久,可能產生某種毒氣,把人熏過去了。於是,又過了一個時辰,讓毒氣跑得差不多了,才又往下麵陸續放人。爬進洞裏的人,憑借幾隻手電筒,摸到隧道口,把頂門的150多公斤重的石滾子挪到一旁,才把石門推開。
譚溫江指著工兵營長說:“你帶三個班進去,誰他媽的也不準亂來!”他自己手提槍,站在入口處的一堆亂石上,命令一排槍手堵在外麵,誰敢攜寶潛逃,就向他開火。
孫子瑜與他那30多個工兵,手持電筒、火把一步步往裏挪,越往裏越陰森。走不遠,在一道石門前,他們看到先前下來的一個士兵被壓在大石滾子底下。原來,修墓時,事先為謹防盜墓,設下了機關,那個士兵摸黑往裏走,撞動機關,被壓死了。士兵們個個嚇得麵如土色,他們小心翼翼地摸索著走完一段甬道,又過了一道石門才到達寢宮。
寢宮上方有座漢白玉砌成的靈台,台上停放著一口巨大的檀木槨,圍靈台一圈擺著大小樣式不一的73隻石、木製成的箱子。據說這73隻箱子是慈禧生前親自設計的:她活一歲做一隻箱子,共活73歲,所以靈台周圍有73隻箱子。木箱內裝的大多是慈禧生前的衣裘冠履,衣冠上都有珍珠、寶石、金錢之類。石箱內盡是些金碗、金壺、金杯、金盆、翡翠如意、水晶如意、瑪瑙如意、白玉如意、鑽玉手鐲、鑽研戒指、鑽研發針,等等。
這一箱又一箱珠寶古物被抬出墓穴,孫殿英親自手加封條,由三師師長張寶昌押車送回薊縣司令部去了。
然而,盜墓活動閉幕式未結束。在孫子瑜的指揮下,士兵們向慈禧的棺槨圍去。盜墓者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檀木槨卸開,裏麵是陳年古檀香小棺,這棺身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馨香。棺蓋終於劈開了,一股刺眼的寒光從棺內射出,等到認真細看時,人人驚得目瞪口呆,滿棺寶物幾乎掩蓋了下麵那具模模糊糊的女屍。
士兵們從棺內究竟取出多少珍寶呢?誰也說不清。但據親自參加了慈禧棺中葬寶的太監李蓮英等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身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上三層金絲串珠繡花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多。棺頭置放了一個玲瓏剔透的翡翠荷葉,葉麵上的筋絡不是雕刻而成,均為天然生成,棺尾安放著一朵粉紅色的玉石大蓮花。慈禧屍身就置於荷葉、蓮花之間。她身著金絲串珠繡袍褂,頭戴珍珠串成的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重大200克,是世所罕見的瑰寶,價值白銀1000萬兩。慈禧蓋的衾被上有珍珠堆製成的大朵牡丹花,手鐲是用鑽研鑲成的一大朵菊花和7朵小梅花連貫而成。她身旁放有金、紅寶石、玉、翡翠雕像、佛像各27尊;腳下左右兩邊各放翡翠製成的西瓜1個、甜瓜4個、白菜2棵,還有寶石製成的桃、李、杏、棗200多個。慈禧屍身左邊放置一枝玉石蓮花,三節白玉石藕,還有天然生成的灰色汙泥,藕節處生出綠色荷葉,開出粉紅色蓮花。屍身右側,放著一枝玉雕紅珊瑚樹,上繞青根綠葉紅果盤桃一枝,樹頂處停落一隻翠鳥。這些珍品,均係天然雕成,雕琢之巧可奪天工。另外,棺內還有玉石駿馬8尊、玉石羅漢18尊等700多種寶物。為填補空隙,棺內還倒入4升珍珠和紅、藍寶石2200多塊。僅填空用的寶石和珍珠當時就價值白銀223萬兩。慈禧口中含有一顆很大的夜明珠。這顆珠子分開是兩塊,合攏則是一個圓珠。分開時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半步之內可照見頭發。
這滿滿一棺奇珍異寶,當時人估計至少價值白銀5000萬兩。至於這些珍寶的藝術價值更是無法估量了。
……
孫殿英在盜墓之後,率部移駐延慶縣,改編為步兵獨立第二旅。
在此之前,他們又用幾噸炸藥,炸開了乾隆皇帝的“裕陵”,盜走了棺槨內的大量寶物。愛新覺羅·弘曆的陪葬品大多是古玩字畫及玉石、象牙、珊瑚雕刻的文具。金、銅質佛教數量之多驚人。按理這類古物價值連城,但孫殿英等無知之徒,以為不如慈禧墓內的金玉值錢,多少有些失望。鹹通3年即(872年)的抄本《金剛經》,紙質暗黃,譚溫江翻了翻,順手扔到遠遠的角落。後來不知是誰又把它與字畫一起裝箱運出,這部絕世之作總算暫時交上好運,幸免被以後進去的散兵遊勇扯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