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個好的男上司
(1)怎樣對待女下屬
怎樣選擇女下屬
如果你是一位高級主管,那麼你在工作上最親密的戰友莫過於你的秘書,她就是你的左右手。
由於秘書對你實在太重要了,因此在選擇秘書時必須親力親為,切勿依賴公司的人事部。但選擇秘書又有什麼準則可循呢?
有些色迷迷的上司,最注重女秘書的相貌,認為越靚越妙。其實秘書大靚乃是大忌,一來,身為上司可能對秘書日久生情,最後釀成家變,影響本身事業;另方麵,秘書太靚會吸引公司內的狂蜂浪蝶,不斷借故接近她,令她辦事分心,不能集中精神處理工作。
因此選擇秘書,隻求其端莊嫻淑就夠了,太靚的反而麻煩多多。
秘書的舉止必須斯文,切不可選上一個脾氣差的女人做秘書,以免她在工作心煩意燥時與人發生爭執。
女秘書的衣著亦很重要,因為人們看到閣下的秘書就等於看到你。若她的儀容、穿著差勁,亦會順帶影響別人對你的觀感。當然,她不需過份穿著人時,恰如其分,大方得體便可以了。
如果女秘書以前有過演戲經驗,那更加理想,事關她經常要為你在其他人麵前說謊、掩護你的行藏,若她直腸直肚,明眼人一眼便看穿,令你得罪了別人還憎然不覺。
記憶差的女士絕對不宜當秘書,因為她的工作必須記得大批人名和大量訊息,試問記憶力不好如何應付?
還有一點也不妨考慮,你的秘書的住所距離公司遠嗎?若然她住太遠(譬如她需要前往亞運村上班卻住在豐台地區),她多數不願加班工作,接近下班時間便會不斷看鍾,人在心不在。
記著,選一名住所離工作地點較近的秘書較宜。
不重男輕女
即使是現在,男女待遇不平的現象依然存在各公司行號裏。但是男女本來就不同,完全地一視同仁也會引起困擾。由於男性與女性各有其特征,你必須了解到這一點,才能切實地與之相處。
一般來說,男士雖然勇敢而強壯,但卻遲鈍而散漫。女性雖然體貼而細心,但卻柔弱而膽小。因此,一般的公司采用男性來從事對外的交涉及開拓,而女性則從事內部文書處理及後援工作。換句話說,就是以男性采取攻勢,女性為守備。如果彼此能夠互相協助,各自發揮長處的話,就能夠合作無間地完成工作。
這樣的職務分配,是依據男性與女性的性格不同而劃分的,並非有職位上的高低差別。但是,有些男性卻自認為自己是主角,女性隻是助理而已。有這樣想法的男性很容易引起女性的反感,因而得不到女性的協助。
現代女性的女權意識高漲,因此,男性如果對女性有輕蔑的態度或舉動,很容易就會遭到女性的抗議。在西方,有些國家的女權運動,從幾百年前持續到今天。我們的社會上雖然沒有爆發強烈的女權運動,但尊重女性早已是時代的趨勢,身為現代的男性,不應該還有輕視女性的想法。
以往在工作上的責任區分,多有男重女輕的現象,女性多為輔助男性的工作,責任也比男性為輕。但是,現在已經大不相同了,女性所擔負的工作責任,也並不比男性輕,工作份量更不少於男性。以同樣的工作來說,以前的男性員工隻要負責進攻就可以了,公司內部的事自有女性員工代為收拾。所以男性很容易就會表現的比較專橫,凡事都以命令的語氣要求女性“把這個做一做”,但是,在現代的男女之間,必須講求互相尊重,自己的工作就要自己解決。
這是以男性為例來說明,而女性也一樣不能歧視男性。近來,女權主義蓬勃發展,經常可見到男性被女性歧視的情況產生。
由於女性的工作地位愈來愈受到尊重,即使是男性主管也不能隨隨便便地對女性部屬說:“喂,倒杯咖啡來!”或是“倒茶!”而是必須用很客氣地語調說:“麻煩你幫我倒杯咖啡好嗎?”
總之,不論是男性或是女性,懂得尊重別人的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2)男主管的懲罰藝術
懲罰下屬要講究藝術
獎功必須罰過,獎勤必須罰懶,獎能必須罰庸。隻獎不罰,就不能激濁揚清,做惡揚善,也就不能達到是非分明,功過兩清,調動積極性的目的。但如何對下級施行處罰,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下麵,先來看兩則小故事:
《三國演義》第一回記載:曹操20歲時就擔任了都尉職務。他深知,如果要使下屬和民眾信服,必須樹立權威,要樹立權威;必須從“冷出必行”著手,嚴格執行紀律。於是,他弄了一套五色棒,放在城內的四個門旁。凡是有人違犯禁令,不管親疏遠近,也不管高低貴賤,一律以五色棒痛打。不久,果真有人以身試法:一次曹操帶兵巡夜時,發現一個身位不低的人——中常侍蹇碩的叔叔違犯軍令,在晚上提著刀到處亂跑。曹操一聲令下,將其拿下,以五色棒痛打一頓。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作奸犯科,曹操的權威也就樹立起來了。
與中國古代曹操的“五色棒”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現代西方管理理論中的“熱爐法則”,意思是說,法令就像一部燒得火紅的爐子,誰想去摸它一下,誰就會受到“燙”的處罰。
從上麵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悟出一些懲罰藝術,就是:
①懲罰的條例應適用於任何人
火爐燙人是不分親疏貴賤的,在五色棒麵前也是人人平等的。如果在製定條例時講一視同仁,在執行條例時,又因人而異,網開一麵,這樣,條例就失去了任何威力,領導也就威信掃地了。
②應當預先示警,先教後誅
曹操置五色棒於前,蹇碩的叔叔違法於後,知法犯法,沒話可說。火爐呢,也是這樣,它事先被燒紅擺在那裏,大家都是看見了的,誰去碰它,它就對誰不客氣。如果不預先示警,而是不教而誅,就會弄得大家人心惶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把教育和懲罰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在順序上,一定堅持思想教育在先,懲罰在後,這樣不僅能使犯錯誤的人減少,而且也使他們口服心服。
③懲罰必須及時
曹操在懲處違犯禁令的人時,是立刻拿住,“就棒責之”,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火爐也是如此,碰上去立刻被燙,毫不含糊。這樣,能使違法之人和未違法之人立刻看到,不遵紀守法的害處和損失,起到警戒的作用。否則,鬆鬆垮垮,時過境遷,就難以奏效。
④懲罰必須公開
這是因為,懲罰也是一種教育,是從反麵向人們宣傳不遵守法紀會有什麼結果。因此,不能冷冷清清簡單從事,隻有公開進行,才能起到“懲罰一個,教育一大片”的作用。
⑤事實準確,懲罰適度
曹操對於那個提刀亂闖的人,是親眼所見,證據確鑿。而平時,在有人違反紀律的時候,領導者不一定都在現場,所以必須認真調查,把事實搞準。這樣,既可以防止冤枉好人,又使違犯者沒有狡辯抵賴的餘地。在決定給予何種處分時,要仔細斟酌,使之罰當其罪。畸輕畸重都不足以服人。
⑥令出法隨,徹底貫徹
法紀條令並不是說說而已的“具文”,也不是擺在那裏嚇唬的紙老虎,而是“一觸即燙”,說到做到。反之,如果觸而不燙,大家不但都敢去摸,甚至還敢把它推翻、砸碎!
⑦懲罰之後要做工作
懲罰兌現之後,事情並沒有完結,要把思想工作跟上去,具體指出錯在哪裏,幫助其查危害,找根源,使其增強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並為其改正錯誤創造條件。
⑧注意行使懲罰權的範圍
黨、政、企領導所能運用的懲罰手段,隻能是黨紀、政紀、廠規等。凡涉及觸犯刑律的問題,應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3)男主管如何征服下屬
運用訓勉鼓舞群眾
訓勉,如說教、演說、講課般對大眾談話之個人直接的訴說,在宗教、政治教育的領域上是使用極為普遍的手段。這在給他人帶來直接的影響這點上,到底有多少益處則無法測知。經過了幾世紀,如果仔細回想過去一些帶來重大效果的事實,就能理解這點。如要有效地傳達感情的激烈和熱誠,這方法最適當,但如果做為情報的傳達或理性的議論之手段,反而易得到的效果。
訓誡的難處在使人們維持長期的意誌和信念這一點上。人類的情感不斷地接受刺激,我們也不知道控製行動的意誌能持續到何時?因此,領導者平常須站在下屬麵前,激勵他們,訓誨他們,而且必須是能獲得理性的同情之具體的意見。這不需要特殊高度的技巧、易懂的言詞、富於熱誠的品質、充滿信心的聲音等.都有訓誡的效果。政治家或宗教家的演說大多是口頭上的巧辯,很少有真實的文句,超越此水準的,毫不例外地可說是優秀的領導者。
有時領導者出現在公眾麵前,會成為決定性的、有持續性的促進力,若能成功,便是一個強而有力的人。
在國外,總統候選人單槍匹馬在全國遊說,以接觸廣大有投票權的民眾,就是因為他深深了解這種做法的效果——直接接觸他所感受到的誠實、坦率、人間的溫暖,比演說的內容的影響力大得多。
訓勉大眾的技巧,必須巧妙運用,避免亂用。領導者為了繼續維持群體的支持而太過依賴這個方法是很不明智的。隻要時機掌握適宜,必能激起聽眾強烈的熱情,成為完成目的的一般力量,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是如果希望獲得一時狂熱以外的持續支持,必須預先考慮任何的情報,做了下一個對策。
不動聲色的暗示
為了確立、維持領導者的威望,不傷害被領導者的自信和自尊,一般經常使用說話的暗示。
可以舉出種種被領導者受到良好激勵的情況,讓他們認為自己的領導者有很多有力的支持者,這也是增加領導者的威信的方法之一。不露痕跡,巧妙地暗示一些重要幹部的名字、公司各個領域上有力者的名字,使下屬對自己的領導者有社會性的、經濟性的與感知性的支持。
為了讓領導者顯得高人一等,特別優秀,必須采取各種方法,時而毫不在乎,時而裝模作樣,擺擺架子,無論何種方法都要讓下屬覺得“他是個大人物”,頭銜、製服、戲劇性的出現等都是這種方法。
另一方麵,一旦領導者的地位確立起來,接著就必須努力做個爽直的上司,領導者給下屬“他是個普通的人”、“完全沒有偉大之處”、“和我們完全沒兩樣”的感覺,亦能帶給他們非常好的影響。
一位偉大美國總統在戰勝紀念日那天到軍營視察,司令部想舉辦一個盛大的晚宴歡迎這位總統,但是計劃卻付之流水,因為總統一再強調要和士兵們在粗糙的餐桌上共進簡便的晚餐,士兵們真是高興。
暗示也可以用於被領導者不喜歡被直截了當明說的情況,以及耐心等待期望的變化時,特別是領導者不可預料地動用了“時”這個重要因素。
領導者為了具有比被領導者更優秀的知識性判斷力,以及看清下一個應采取的行動而付諸實行的能力,必須經常忘記被領導者遲緩的速度,自己則率先走在前端,掌握“時機”。
在政治上,實施任何新政策時,為了事先了解人民的反應,往往要進行民意調查。新聞報導中經常用“根據當局報導,……新政策是否得以實施尚在研討中。”這就是探詢的表現。
即使人民的反應是反對新政策,政府也沒有任何損失,隻是打消那隻不過是謠傳的說法即可,他們知道讓民眾接受的方式,而且深具信心。
暗示也可以用於能夠左右大人物意見的人,暗示他的支持新的意見在團體中進行的過程,經常使用這個方法。“如果A君支持他,好,我也加人。”“我也投他的票……”
本質上所謂最好的領導者,是指使每個人理性地支持他的人,然而在所有人類的集體行動中,各種非理性的重要因素影響所及,常是非常強烈且具有人情味,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在這些重要因素中,暗示的影響力——自己的威信、有力者的支持、感情的傾訴、標語口號等——占著重要的位置。
模仿頗具危險力
模仿,當然不是領導者積極的方法。這是在領導者的地位被確立、每個人都希望能加人他的組織之後所使用的方法,領導者是否成功,是否確定了他的地位和價值,在於每個人是否開始模仿他。
模仿有時具有危險的影響力。每個人把成功當成一個象征,從不考慮隱藏在其背後的現實因素,從不批評領導者的口號標語。但不久,因對口號標語加以任意解釋,最後終於走向領導者本身始料未及的方向。
模仿有助於提高團體的連帶感。模仿領導者的言談、舉止、服裝,是增進團體的一體感與親密感的重要因素,這點是下容忽視的,但是太過依賴模仿的影響力之領導者,很難免於人小的毀謗。
怎樣說服下屬
依據論證來澄清某一問題,是必須得到每個人一致讚同時最重要的方法。理性地思考問題,充分檢討所有資料,考慮一切的可能性,依據所獲得的結論作處理——這是所有企業組織的執行部門不可欠缺的義務。
下麵的報告是說服力成功的一個好例子,是由一位保健負責人提供的。
“前些日子,由於本公司保健診斷還不十分完備,我發覺到,特別是在勞動部門,甚至未達到一定健康水準的人也進人了本公司。”
我立刻向公司保健委員會提出,委員會以公司幾乎全部是由沒有直接體力勞動關係的部門職員所構成為由,反對我的意見。
我必須提出反論,重點在於根據委員會的經驗,認為如此嚴格的標準沒有必要。
於是我提出下列的質問:
①委員會過去是否研討過這個問題?
②過去是否有職員因健康上的理由不得不辭職的記錄?
③能否明示各患者的病名與因病缺勤所造成公司的年度損失?
④委員會是否知道現在各部fi職員罹患眼疾的人?
⑤能否肯定地說有職員自人公司以來從未因病請假?
⑥是否了解隻要一名職員因病請假,對其他職員有何影響?
⑦本公司最危險的勞動部門,從業人員帶給公司的年度損失所以比其他部門的從業人員少,是因為醫學的上的顧慮比其他部門周到,委員會是否承認這一事實?部門的管理主管是否知道依據新規則雇用員工,沒有經過慎重的健康診斷不能采用?
我話一說完.一位委員遂承認有必要再進一步研討這一問題,並且建議從委員會選出兩個人,與兩名保健組長共同調查,看看其結果如何。六個禮拜後,委員會通過了新健康管理標準,決定例行定期健康檢查。”
他之所以能成功,第一是指出問題症結;第二是準備了充分的資料,作為過去錯誤的論證。
整理的資料和意見,得到了所期望的說服結果。這是領導者必須學習的技巧。
好的領導者是位賢明的理論家,亦是易使人理解的親切說服家。
以報道贏得親和
以報導做為影響手段,與其說它是獨立的,不如說它是補充的技巧來得恰當。
然而在今天,無論是要得到信賴、增加說服力、對大眾說明事態或是使大家理解結論,報導具有絕對廣大的效果。在領導者眾多的任務中,健全的報導活動是他們的一項主要活動,也是他們成功之鑰,無論被領導者是十人,或者是十萬人,這是不變的真理。
不少企業中報導組長與人事組長都是同一個人,這有很深的含義,因為對職員所進行的報導活動與對大眾及顧客所進行的報告活動很類似。在大企業中,必須要有能夠與全體從業人員交流的報導手段。
報導的媒體和手段,與接受宣傳的母體之大小及性質有關。領導者必須清楚了解“報導”和“宣傳”的不同,前者與後者相異之處在於沒有私心的敘述;利用雜誌、電視、錄音機、電影等的大眾媒體打動人,真意與外觀相異,牽強附會有目的的解釋,偏頗的傳播,以利己的狹隘目的為主等,這些不是報導,而是宣傳。宣傳與報導有如雙刃的刀劍,是一體的兩麵。
“報導”是光明正大地利用交流的手段,對希望成為團體一員的人,直率地傳播意見和想法的行為,也是如何有效利用親近方法的技
以靜製動的妙用
等待時機來臨,以所有組織中,領導者為了促使下屬認識問題,使自己的意見獲得讚同,有時必須靜待時機的來臨。
但是真正的領導者則更賢明,他可以預見壞的前兆,了解周圍的情況如何,他經常能夠判斷是否應該告訴大家必須立刻轉移行動,還是等待讓大家領悟到事情進行下去的困難。
如果必須等待後者的時機,捕捉決定性瞬間才是領導者的任務。
奉獻也會獲得回報
熱忱的奉獻是領導者強有力的武器。體貼可以打動人心,使對方為你鞠躬盡瘁,領導者以誠實的態度麵對眾人時,每個人都心想:“如果是為了那個人,我心甘情願。”
領導者的成功是由於這種情感的影響力,這種情況到底有多少,乃是學習領導才能的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經驗是最好的老師
喚起問題意識,這對團體所屬人員來說,是被認為最具效果和影響力的方法,隻要慎重地製造出這種狀態,就會得到很大的效果。領導者必須自自然然地刺激每個人的問題意識,處理事情使之趨向於新方向,使之與領導者本身所希望的目的一致。
遇到困難時,必須詳加研究檢討,慎重地處理使大家得到理論性的教訓,無論期待多高,“經驗才是最好的老師”。
領導者必須認清問題,盡可能給予團體眾人有效的衝擊,再提出解決的策略。每個人開始時內心都擔心不知能否做得好,但因為受到領導者不可動搖的信心和態度的影響,不久他們也開始發覺事態對他比以前更有利,“結果這個解決策略是最好的”,大家的漠不關心變成了積極的支持與同心協力,艱苦經驗與教訓結成果實,變革獲得成功,領導者的任務也可以漂亮地完成了。
領導者被當做是躬親力行自己所揭示的目標的實行者和表率,才能影響別人,必須被認為是足以打動人心的人才能影響別人,領導者看起來要像個能打動人心的人。
(4)男主管的管理資本:有容天下之量
世上的美玉都有瑕疵
世界上很少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東西。即使當我們自以為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時候,實際上也未必就完美。我們日常使用的“完美”一詞,往往不過是“很好”、“非常好”的代名詞罷了。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在很多情況下都是苛求。
“好吧,我承認世界上很少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東西,”孫廠長這樣說,“但我追求完美總沒有錯吧?”
我說不然。
現實生活中是會有一些人喜歡追求完美,他們往往在強烈的向往,也肯為之努力。但是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完美使他們的追求成了永無止境的苦役。有些人到後來便變得灰心失望,一蹶不振。而領導者苛求百分之百完美的危害還遠不止於此。
領導者做事要根據對象和事物給予適當的評價。有些事必須要求完美。比如,寫收據的金額,就必須要求百分之百正確,不能潦草,也不能修改塗抹。一張2000O元的支票,如果不在“貳萬”之後寫上“整”,看似不錯,卻不能允許這種馬虎。凡是諸如此類不是隻達合格標準就可以的事,自然必須命令其修正改進,否則就會出差錯,降低了業務處理的效率。但並非每件事都要如此。凡事都有個合格標準,而這個標準通常和一百分有點距離。人學考試的時候,就算是第一流的學校,也不會隻錄取各科都是滿分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