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小說故事——《三國演義》
華佗刮骨療毒
關羽在水淹七軍,活捉於禁,殺死龐德後,便帶領軍隊來攻樊城。
樊城周圍,白浪濤天,大水奔流,城裏城外都是水,城牆也壞了好幾處。曹軍士兵日夜不停的挑土搬磚,修補城牆,還是堵不住。曹軍都害怕了,便來報告曹仁:“這個城已沒法守下去了,現在趁關羽還沒來,趕緊坐著船跑吧,免得全軍覆滅。”曹仁也覺得是這樣,便叫人搜集船隻,準備撤離樊城,謀士滿寵勸說:“將軍不能這樣做,山洪瀑發,不能長久,過幾天大水就會退走。聽說關羽已派人到郟〔jiá〕下〔今河南郟縣〕,關羽所以不敢進兵,就是怕我們截擊他們的後路,假如我們離開樊城往北逃,恐怕黃河以南都會守不住了,請將軍堅守此城。”
曹仁聽了,猛然省悟,向滿寵拱手謝道:“不是先生提醒,險些誤了大事。”便騎上馬,到了城上,發令道:“我奉魏王將令,守住樊城,城存俱存,城亡俱亡,再有人說離城逃命的一律處死!”眾將都說:“我們願隨將軍死守。”曹仁大喜,一麵加緊修理城牆,一麵又在城上設了弓弩數百張,曹軍日夜防守。過了七八天,果然水勢漸漸退了。
這一天,關羽帶兵來到北門,在馬上手揚馬鞭,指著城上叫道:“你們這些無名小輩,不早早投降,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曹仁在城樓上,見關羽沒穿盔甲,隻是綠色戰袍的外邊,穿著一件護心甲,知是用箭的好機會,忙叫來五百名弓弩手,命他們向關羽一齊放箭。關羽沒有防備,等箭射出來,急忙勒馬躲避時,右臂上已中了一箭。翻身從馬上掉下來。曹仁見關羽中箭落馬,立即領兵衝出城來,被關平一陣殺回。
關平把關羽救回營寨,拔出箭頭一看,是枝毒箭。傷口已經發黑,藥毒已侵入骨頭。關羽的右臂已經青腫,不能活動了。關平一見,慌忙和眾將商量,說:“父親如果失去這隻胳膊,還怎麼殺敵?不如先退回荊州,找個好醫生給他治療。”眾將覺得隻能這樣,便一齊來見關羽請他回荊州醫治箭傷。關羽一聽,生氣地說:“我攻取樊城,就在這幾天了。拿下樊城,就能長驅直進,去打許都。我怎麼能因為自己的一點小傷,誤了國家大事?你們不要再說了,快退下去!”
眾將見關羽箭傷不好,又不肯退兵,心裏都很著急,隻得四處去訪求名醫。許多醫生一聽說毒箭的傷,而且毒侵骨頭,都說無法醫治,右臂保不住了。
一天,有一個人駕著小船,從江東過來,直到關羽寨前求見。軍士把他帶進營寨去見關平。關平見他頭裹方巾,身穿寬衣,手臂上挎著一個青布口袋。關平還沒開口,這個人就自我介紹說:“我姓華,名佗,字元化,是沛國譙郡人,聽說關將軍是天下英雄,中了毒箭,特地趕來醫治。”華佗年輕時在徐州讀過書。由於他刻苦學習,學問非常淵博,特別精通醫學,他經常在今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地行醫,治好了許多人的疾病,真是手到病除,因此到處流傳他治病的故事。
廣陵〔今江蘇淮陽〕太守陳登得了病,胸中煩悶,經常肚子痛,麵色發赤,不想吃東西。華佗給他診斷後,說:“因為你吃了未經煮熟的魚肉葷腥等東西,肚子裏有許多蟲子。”說完,就給他配了一副打蟲藥,陳登吃了藥,果然吐出許多蟲子來,病就好了。
華佗不光精於內科、針灸,他尤其精通外科。有個病人感到肚子陣陣劇痛,過了十多天,鬢角的頭發和眉毛都脫落了。家裏的人把他送到華佗那裏去診治。華佗把了把他的脈,解開他的衣服,用手按了按他的肚皮,再仔細看看病人的神色。經過反複的觀察和診斷,華佗認為病人是脾髒腐爛了,要進行切除手術。他拿出一包叫做“麻沸散”的藥來,讓病人和在酒裏喝了下去。不一會,病人昏昏沉沉地睡著了。華佗拿出手術刀,把病人肚子切開,果然看到脾髒已經爛掉了一半。華佗迅速地把腐爛的部分切除,用消過毒的絲線紮好留下的脾髒,再縫好腹部的刀口,塗上消炎的藥膏,又給他開了一些口服的藥。病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病就完全好了。
有一次,華佗碰到兩個都是患頭痛的病人,症狀完全一樣。華佗切脈後,診斷叫倪尋的服瀉藥,叫李延的服發汗藥,兩個人的病都好了。有人問華佗為什麼對同樣的病卻要用不同的藥來治。華佗說:“倪尋的病根在內部,所以要用瀉藥,李延的病是受外感,所以要用發汗藥。”
有一天東吳大將周泰,戰場上受了重傷,身上被紮了十二槍,傷勢嚴重,眼看就要死了,華佗去後,隻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周泰的傷治好了。關平一聽是他,喜出望外,知道父親的胳臂有救,立即帶華佗去見關羽。
當時關羽傷口十分疼痛,為了穩定軍心,一直咬牙堅持,裝作沒事的樣子,正在和馬良下棋。關平把華佗請到大帳,向關羽作了介紹,關羽連忙請華佗坐下,讓人端上茶,一邊喝茶,一邊說話。華佗問關羽受傷的情況,關羽簡單地說了一下。喝過茶,華佗對關羽說,要看看傷口。關羽脫下衣袍,伸出右臂請他看。華佗仔細地檢查了一下傷口,對關羽說:“這是被弩箭所傷,箭頭上有毒,是一種烏頭之毒,毒性不僅侵入了肌肉,而且到了骨頭。如果不早些治療,這隻胳臂就沒用了。”
關羽問:“先生用什麼藥來治呢?”華佗說:“我自有辦法,但恐怕關將軍害怕。”關羽笑著說:“死我都不怕,還怕治病嗎?隻是不知先生用什麼辦法?”華佗說:“這辦法是:找一個僻靜的地方,埋設一根柱子,柱子上釘個大環。將軍把胳臂伸進環裏,用繩子綁上固定住,然後把病人的眼睛蒙上。我用尖刀割開皮肉,露出骨頭,再刮去骨頭上的箭毒,敷上藥,最後用線縫好。經過這樣一治,就沒事了。”
關羽聽完治療過程後,笑著說:“這很容易,對我用不著埋柱子、釘鐵環。我坐在這兒,你直接開刀好了。”說完,叫人擺上酒席,招待華佗。關羽喝了幾杯酒,問華佗:“先生什麼時候開始治病?”華佗說:“不用柱子將軍能挺得住嗎?”關羽說:“沒問題,您就開始吧!”說完把右臂伸到華佗跟前,請他治療,一邊用左手移動棋子,又和馬良下起棋來。
華佗從青布袋裏取出一把尖刀,又叫一個士兵找來一個盆,端著在關羽胳臂下接血。準備好後,華佗對關羽說:“我這就要動手了,請將軍不要驚慌,要是很疼的話,您就說話。”關羽說:“先生放心治吧,我不會怕疼的!”華佗見關羽那堅定自若的神情,大膽地下了刀。他先用刀割開皮肉,露出了骨頭,隻見骨頭已經發黑。華佗又用刀刮那骨頭上的毒,發出哢哧、哢哧的聲音,嚇得帳上、帳下的將士一個個臉都變了色,有的把眼睛捂上,看都不敢看。關羽呢?一邊喝酒,一邊下棋,照樣有說有笑,眉頭都沒皺一下,好像一點也沒感到疼痛似的。不大一會兒的工夫,血已流滿了一盆,華佗也刮盡了骨頭上的毒,上好了藥,縫合了傷口,說聲好了。
關羽哈哈大笑著站起來,伸伸胳膊對眾將說:“這隻胳臂又能活動了,先生真是一位神醫!”華佗也讚歎地說:“我做了這麼多年醫生,治療過許多病人,還沒有見過像關將軍這樣,熬得過疼痛的人,真是英雄!”關羽大擺宴席,招待神醫,並向華佗送一百兩金子作為酬謝。華佗不收,說:“我聽說將軍是個仁義的人,特來醫治,不是為了報酬。”說著拿出一帖藥,交給關羽,並囑咐說:“將軍箭毒雖已治好,但要好好養傷,千萬不要生氣發怒。過一百天後,就會和原先一樣了。”
說完,辭別了關羽,出帳飄然而去。
諸葛亮七擒孟獲
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蠻王孟獲起兵十萬,南部四郡形勢危急。諸葛亮便奏請後主劉禪道:“南蠻不服,是國家的大禍患。老臣願意親自率領大軍,前去征討。”劉禪擔心地問:“東有孫權,北有曹丕,相父走後,如果吳、魏兩國來進犯怎麼辦?”諸葛亮答道:“東吳已與我國講和,即使萬一有變,李嚴在白帝城也能擋住他們。曹丕剛剛戰敗,銳氣消失,沒有能力征戰,有馬超把守漢中關口,決不會出差錯。再加上關興、張苞兩支人馬,可以隨時救應各處,保證萬無一失。我去平定南方,是為北伐統一中原做準備。”劉禪這才放心地說:“我年幼無知,一切都聽從相父的安排。”於是諸葛亮以趙雲、魏延為大將,王平、張翼為副將,率領五十萬大軍,一路曉行夜宿,來到永昌郡。當地官員呂凱獻上一份自繪的“平蠻指掌圖”,諸葛亮大喜,任命他為向導官。途中,馬謖前來慰勞,建議“攻心為上,攻戰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認為隻有征服蠻地領袖人物的心,才能長治久安。這正中諸葛亮下懷,遂任命他為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