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三百零七章 突襲(2 / 2)

但是如今的東漢的局勢與那時候不一樣,雖說青州、徐州還有黃巾殘餘作祟,但不過是小打小鬧,較之先前的黃巾起義差了不少,西涼的北宮伯玉因為屢次挫敗朝廷官軍,成功的吸引了朝廷的注意力,目前北宮伯玉是朝廷的頭號大敵。

若是被趙逸擊殺了四萬兵士,屆時雍州兵馬與益州兵馬或許都會出兵,屆時麵對三方州府的兵馬,實力大損的北宮伯玉,隻有引頸就戮一途。

思來想去這將軍並未答應這副將的提議,而是下令部分騎兵擋住這五千官軍,其餘兵士快速向著表式縣城行進,那副將雖然對這將軍的決定有諸多不滿,但是卻也不敢違抗這將軍的軍令,隻得歎了口氣率領兵士離開這裏。

趙逸見到有大隊騎兵向著自己反衝過來,而那大隊步兵卻在飛速的後退,對那羌族將軍暗暗點頭,那個羌族將軍做出的決定很正確。

趙逸揮手命令兵士停下,弓箭手全部都做好了進攻的準備,待到那大隊兵士距離自己不過二百步的時候,下了進攻的命令。

這五千弓箭手梯次配置分段射擊,形成了毫無間歇的箭雨,雖說這些兵士的準確程度不如太史慈率領的弓弩隊伍,但是他們有絕對的人數優勢。

迎麵衝過來的羌族兵士反應不及,被射落下馬的兵士可有不少,但是這隊羌族人馬麵對官軍如此猛烈的進攻,並未後退,還是一如既往的衝擊。

趙逸看到那不斷跌落下馬的羌族兵士目光閃動,從這些兵士身上趙逸就能看出,北宮伯玉之所以能夠占據涼州西北部並非偶然。

戰鬥的結果是,曹操與孫堅率領朝廷大軍趕到,將這五千羌族兵士盡數誅殺。曹操與孫堅與北宮伯玉交手,還是第一次取得這麼大的勝利,殲滅了五千兵士。心中暗說若不是趙逸行動果斷的話,想要擊殺如此多的羌族兵士可是不容易。

趙逸的能力曹操與孫堅兩人有目共睹,所以他們心中雖然喜悅,但是卻並沒有震驚,而是將目光投放在慕容風的身上,確切的說是慕容風肩膀上的雄鷹。心中暗說趙逸果然能籠絡天下英才,有了這雄鷹充當自己的耳目,羌族兵士調動豈不是盡在掌握之中?

雙方兵士交戰,最重要的就是情報的傳遞,所以各方陣營都比較看重探馬,因為有時候探馬報告出來的情報就會決定一場戰鬥的勝利。不過可惜的是探馬的速度太慢了,等到探馬報告消息後,戰機或許已經消失。

而且重要的是,交戰雙方方圓幾十裏,並不會有百姓居住,少了掩飾身份的辦法,探馬探聽起消息來,可是頗為困難,有些探馬在探聽消息的時候,往往會被敵方人馬抓獲殺死。

但是利用雄鷹來探聽消息,可以完全避免這一點,一來北宮伯玉根本想不到這在天空飛著的雄鷹會是官軍的耳目,二來就算是發現了箭支的射程也夠不到翱翔九天的雄鷹。

且雄鷹速度極快,十數裏路轉眼就到,節省了時間,自然也就意味著給了官軍更多的機會。

與曹操兩人的欣喜不同,趙逸臉色卻顯得頗為凝重。他在意的並非是這次戰鬥的勝利,而是這次戰鬥的結果,這羌族五千兵士,以全部陣亡為代價,拖住了官軍兩刻鍾,為那大隊步兵進入表氏縣城贏得了時間。

麵對十幾萬大軍這五千兵士竟然毫無懼色,敢於拚殺到最後一兵一卒,單單說這份膽氣,官軍就大大不如。若是羌族兵士均有這種舍我其誰的氣勢,那麼想要攻破北宮伯玉可就有些困難了。

趙逸將自己這個顧慮一說,曹操與孫堅臉上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他們剛才都被這勝利的結果遮住了眼睛,沒有看到這件事情背後的事情。

趙逸說的不錯,若是北宮伯玉的兵馬都有這種戰鬥意識,那麼官軍想要收複失地可就難上加難了。

“傳令兵士厚葬這些羌族兵士。”趙逸下了命令,之後揮手招呼大軍繼續前進。

朝廷大軍在距離表氏縣城不足二十裏處安營紮寨,趙逸尚未說話,孫堅手下部將程普躬身走出:“末將請求出陣叫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