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看了說話的董卓一眼:“將軍有何高見?”
董卓急忙躬身說:“末將之策怎敢當高見二字,隻不過有些想法,想請將軍定奪。”
看到董卓這卑躬屈膝的樣子,趙逸感覺十分好笑,此時距離他無法無天的時期,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隻見董卓將手指點在一個小黑點上:“將軍、伯來請看,此處名叫周村,在宋林與安林之間,若我方能將一精銳之師駐紮在此,張角陣勢可破。”
這個周村不是很大,卻扼守著宋劉與安林的交通,幾乎可說是咽喉要地。董卓看的很準,若能在這裏駐紮一隊精兵,就能使得張角東西不能相顧。到時候宋劉與安林官軍想打哪一個就打哪個一個。
辦法雖好,但危險可是不小。在周村駐紮軍隊,猶如將一個楔子楔進了張角的地盤。對官軍攻打張角有力,但本身卻也十分危險。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恐怕這顆釘子剛剛楔進張角的地盤,就會受到張角三方強攻,那麼那支部隊就算能生存下來,也必定傷亡慘重。
盧植自然也能看出這個地方的凶險,沉吟一陣:“將軍辦法雖好,但是周村守軍那時將會受到張角三方打擊,我方兵士能否承受的住?”
“將軍不要擔心,隻要那邊精兵能抵擋東邊援軍幾個時辰,我方大軍就可攻下宋劉,屆時我們再率領大軍馳援,此戰必勝。”董卓信心滿滿的說著。
盧植問誰可前往把守周村。
董卓眼睛盯著趙逸:“伯來兄所部驍勇善戰,多次與黃巾軍交手從未失敗。若是伯來引軍鎮守,此地必定固若金湯。”
董卓這話說的冠冕堂皇,處處為了大軍著想。不過這手段卻很毒辣,三言兩語就將趙逸推到了風口浪尖。讓趙逸這六千人,阻擋住手安林的五萬賊兵,真可謂殺人不沾血。
盧植也知道此戰危險異常,但卻是一個時機,問了問趙逸的意思:“伯來意下如何?”盧植問出這話已經認同了董卓的建議,此時問趙逸不過是走個過場。
盧植的意思趙逸自然明白,雙方軍隊對峙多時,消耗嚴重,他想借著這個機會將張角殲滅。趙逸善於用兵確實是合適的人選,若趙逸是他部將領,估計盧植就不會多此一問,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一參加戰鬥,這二人就給趙逸出難題。趙逸權衡一下利弊,點點頭:“董將軍,計策精妙,趙逸佩服,願意率軍駐守周村,但我部兵馬隻有六千,恐難以抵擋五萬黃巾軍,請將軍為我們增派人手。”
六千人阻擋五萬人,實力太過於懸殊,就算趙逸有翻天本事,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也無濟於事。“伯來需要多少兵士?”
趙逸沉吟一陣:“需要一萬兵士。”隨即對董卓拱了拱手:“卑職曾與將軍帳下華雄有一麵之緣,其武藝超群、作戰勇猛。部下兵士也多是驍勇善戰之人,若能得華雄將軍相助,卑職可擋住安林敵軍一天。”
趙逸昨日就說過自己手下沒有大將,盧植點點頭:“好,就依伯來所言。”
趙逸進一步要自己的權力,兩軍合並指揮問題。董卓本想借張角的手鏟除趙逸,卻沒有想到趙逸竟然趁機抽走了自己所部一萬兵士,還有大將華雄。這些兵士是董卓親自招募的,華雄也是董卓帳下一等一的大將。況且華雄與趙逸還有嫌隙,若是指揮權落到趙逸手中,華雄所部安有命在?
“華雄將軍與張角交戰多日,熟悉張角所部作戰方法,且對周邊地形了如指掌。我提議由華雄將軍領隊。”董卓建議道。
盧植有自己的想法,華雄雖然勇武,卻欠缺智謀。行軍打仗講究的是腦袋指揮刀,而不是刀指揮腦袋。盧植將這部隊的指揮權交到了趙逸的手中。
對於盧植的命令,華雄隻能甕聲甕氣的答應下來。
“既然計劃已經決定,諸位回去準備。今夜秘密進駐周村。”盧植敲定了這個計劃。
趙逸和董卓躬身告退回去準備,再出了盧植軍營的時候,董卓叫住了行走的趙逸:“伯來,我知你與華雄有些嫌隙,此時大戰在即,伯來可不能公報私仇啊。”
趙逸自然滿口答應下來:“將軍不要多想,大義與私仇我還是能分開的。”
且不說趙逸心中是如何想的,這場麵話說的倒是很漂亮,董卓帶著華雄拱手回去,半路上交代華雄,要機靈一點盡可能的減少部隊傷亡。
趙逸回到營地,召集兵士集合傳達命令,眾軍埋鍋造飯,將以後三天的口糧全部做了出來,分發給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