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 服飾部下
枕
《毛詩》曰:角枕粲兮。
《禮記》曰:父母舅姑之枕幾不傳。
又曰:凡內外,雞初鳴,鹹盥漱,斂枕簟。
《越絕書》曰:越王問範子曰:寡人已聞陰陽之事,穀之貴賤,可得而聞乎,曰:陽者主貴,陰者主賤,故當寒而溫者,穀為之暴貴,當溫而寒者,穀為之暴賤,王曰:善,書之帛,置之枕中,以為國寶。
《史記》曰:黥布反,上乃見薛公,薛公對曰:布不足怪也,使布出上計,山東非漢之有,出中計,未可知,出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神仙傳》曰:泰山父者,時漢武帝東巡,見父鋤於道,頭上白光高數尺,呼問之,對曰:有道士教臣作神枕,枕有三十二竅,二十四竅應二十四氣,八竅應八風,臣行之轉少,齒生。
【賦】後漢張紘朅材枕賦曰:有卓爾之殊朅,超詭異之邈絕,且其材色也,如芸之黃,其為香也,如蘭之芳,其文彩也,如霜地而金莖,紫葉而紅榮,有若蒲陶之蔓延,或如兔絲之煩縈,有若嘉禾之垂穎。又似靈芝之吐英,其似木者,有類桂枝之闌幹,或象灌木之叢生,其似鳥者,若驚鶴之徑逝,或類鴻鶤之上征,有若孤雌之無咮,或效鴛鴦之交頸,紛雲興而氣蒸,般星羅而流精,何眾文之冏朗,灼儵爚而發明,曲有所方,事有所成,每則異姿,動各殊名,眾夥此有脫文。
不可殫形,製為方枕,四角正端,會緻密固,絕際無間,形妍體法,既麗且閑,高卑得適,辟堅每安,不屑珠碧之飾助,不煩錐鋒之鐫鏤,無丹漆之彤朱,罔筦象之佐副,較程形而靈露真,句有衍文。眾妙該而悉備,珪璋特達,璵璠富也,美梓逡巡,不敢與並,相思庶幾,晞風於末列,神龍之姿,眾鱗相絕,昔詩人稱角枕之粲,季世加以錦繡之飾,皆比集異物,費日勞力,傷財害民,有損於德,豈如茲朅,既剖既斫,斯須速成,一材而已,莫與混並,纖微無加,而美曄春榮。
【銘】蔡邕警枕銘曰:應龍蟠蟄,潛德保靈,製器象物,示有其形,哲人降鑒,居安聞傾。
晉蘇彥楠榴枕銘曰:珍木之奇,文樹理鮮,□廉槾方正,密滑貞堅,朝景西翳,夕舒映天,書倦接引,酣樂流連,繼以高詠,研精上玄,頤神靖魄,須以寧眠,寢貴無想,氣和體平,禦心以道,閑邪以誠,色空無著,故能忘情。
【箴】張紘朅材枕箴曰:彧彧其文,馥馥其芬,出自幽阻,升於氈茵,允朅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貳彼弁冠,冠禦於晝,枕式於昏,代作充用,榮己寧身,興寢有節,適性和神。
【啟】梁元帝謝東宮賚寶枕啟曰:泰山之藥,既使延齡,長生之枕,能令益壽,黃金可化,豈直劉向之書,陽燧含火,方得葛洪之說,況複重安玳瑁,獨勝瑰材,芳鬆非匹,柟榴未擬。
被
《楚辭》曰:翡翠珠被爛齊光。
《史記》曰:汲黯雲,公孫弘位在三公,俸祿甚厚,為布被,此詐也,上問弘,弘謝曰: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廷詰弘,誠忠,夫以三公為布被,飾詐以釣名,且臣聞管仲相齊,有三歸,侈擬於君,桓公以霸,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今臣位為禦史大夫,而為布被,自九卿下至小吏無差,誠如黯言,且無汲黯忠,陛下安聞此言,天子以為謙讓,愈厚善之。
《東觀漢記》曰:上嚐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蜀郡計掾樊顯進曰:漁陽太守張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討奸,前公孫述破時,珍寶山積,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上聞歎息。
又曰:王良為大司徒,在位恭儉,妻子不之官舍,布被瓦器,時司徒史鮑恢,以事到東海,過候其家,而良妻布裙曳柴,從田中歸,恢告曰:我司徒吏,故來受書,欲見夫人,妻曰:妾是也,恢乃下拜,歎息而還。
謝承《後漢書》曰:朱寵為太尉,家貧,臥布被,朝廷賜錦被,不敢當。
《列女傳》曰:江夏孟宗,少遊學,與同學共處,母為作十二幅被,其鄰婦怪問之。母曰:小兒無異操,懼朋類之不顧,故大其被,以招貧生之臥,庶聞君子之言耳。
《東觀漢記》曰:祭遵奉公賞賜與士卒,家無私財,身衣布衣,臥布被,夫人裳不加采。
《郭子》曰:殷浩作楊州,尹世說新語政事篇,《太平禦覽》七百零七尹上有劉字,此脫。行,日小暮,便命左右取被,仆人問其故,答曰:刺史嚴,不敢夜行。
【啟】梁劉孝威謝賚錦被啟曰:色豔蒲桃,采逾聯璧,鄂君慚繡,楚侍羞珠。雖複帝賜鶴綾,客贈鴛綺,高懸麗藻,遠謝鮮明,漢老悅其怪文,魏馬驚其香氣。
縟
《釋名》曰:縟,人所坐褻辱也。
張璠《漢記》曰:荀爽為三公,食不過一肉,脫粟飯,坐皮縟。
《魏武帝本紀》曰:上儉率,茵縟取質,無有緣飾。
《吳誌》曰:張昭非魯肅,頗毀訾之,孫權不以介意,賜肅母帷帳氈縟。
《世說》曰:晉孝武年十三四,時冬天,晝日不著衤複衣,夜則累茵縟,謝公雲,體宜令有常,陛下晝過冷,夜過熱,恐非攝養之術,帝曰:夜宜靜,謝公出,歎之。
【啟】梁元帝謝敕賜縟啟曰:昔漢後錫貂,魏君送縟,未有玄兔來王,黃龍作貢,便覺肅蜰非遙,挹婁無遠。
如意
胡綜《別傳》曰:時有掘地得銅匣,長二尺七寸,開之,得白玉如意,所執處,皆刻螭蟬等形,時人莫知其由,吳大帝以綜多識,乃問之,綜答雲,昔秦始皇東遊,以金陵有王者氣,乃鑿諸山崗,處處埋寶物,以當王者之氣,此抑是乎。
《語林》曰:石崇與王愷爭豪,窮極綺麗,以飾車服,晉武帝愷甥也,每助愷,以珊瑚高二尺許,枝柯扶疏,世間罕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瓦碎。
《石崇本事》曰:崇有珊瑚如意,長三尺二寸。
【啟】梁簡文帝謝敕賚水犀如意啟曰:白玉照采,方斯非貴,珊瑚挺質,匹此未珍,謹仰承威神,陳謝講座,方使歡喜羅漢,懷棄缽之嗟,王式名儒,析驪駒之辯,熊飾寶刀,子桓恧其大賚,旄牛輕拂,張敞慚其舊儀。
胡床
《曹瞞傳》曰:操與馬超戰,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掩至,操恚,猶坐胡床不起,張郃等見事急,引操入舡,得渡。
《魏略》曰:裴潛為兗州刺史時,嚐作一胡床,及其去也,留以掛柱。
《晉中興書》曰:王猛少貧賤,鬻畚為事,常至洛陽貨畚,有一人於市貴買其畚,雲家近在此,可隨我去取直,猛隨去,忽至深山中,語猛且住樹下,當先通府君,須臾猛進,見一公據胡床,頭鬢悉白,侍從十許人,有一人引猛雲,大司馬公可進,猛因拜老公,公曰:王公何緣拜,即十陪酬畚直,遣人送猛出,既出顧視,乃嵩高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