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劉邦的隊伍從洛陽南部向轘轅出擊,張良引兵與劉邦會合,攻克了屬於韓國的十多座城,打敗了楊熊的軍隊。於是劉邦便命令韓成在韓都陽翟留守,他和張良一起南下攻克宛城,向西攻入武關。劉邦想用兩萬人的兵力去攻打嶢關的秦軍,張良對他說:“秦兵還十分強大,不可輕敵。我聽說那裏的守將是一位屠戶的兒子,商人便可以用利去引誘他,希望你暫時留守,派人先行一步,準備好五萬人的食物,並在各個山頭插滿旗幟,作為疑兵,派酈食其帶上財寶去收買秦軍將領。”泰將果然背叛,想聯合起來向西攻打鹹陽。劉邦準備接受,但張良勸阻他說:“這隻是將軍們想叛變,士兵恐怕不會服從。如果士兵們不服從就危險了,不如乘秦軍鬆懈不備襲擊他們。”於是劉邦便帶兵襲擊秦軍,把他們打得大敗。便北上藍田,又打了一仗,秦軍竟然被打敗。劉邦率軍直抵鹹陽,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
劉邦進入秦宮,看到數不盡的宮室、帷帳、狗馬、貴重寶物和宮女們,便想留下來住在宮中。樊噲向劉邦建議撤出宮去,劉邦不接受。張良對劉邦進諫說:“正因為秦王無道,你才能夠打敗他們進入宮中。你要想為天下徹底推翻暴秦,就應當身著儉素作為依靠。如今才剛進入秦宮,就安於宮中的享樂,這才真正算得上是幫助暴君殘害百姓。更何況忠言雖然不好聽,卻有利於行動;良藥喝起來雖然很苦,卻對治病有好處。希望沛公能夠聽從樊噲的勸告。”於是劉邦便將軍隊撤回到霸上。
項羽率大軍來到鴻門,準備攻打劉邦,項伯在深夜驅馬來到劉邦軍中,悄悄找到張良,想帶他一道離開。張良對他說:“我是奉韓王之命輔佐沛公西征,如令形勢這般危急,我逃走就太不講義氣了。”張良便去對劉邦將此事講了,劉邦大為震驚說:“我該怎麼辦?”張良說:“你真是想背叛項羽嗎?”劉邦說:“是鯫生向我建議守住關口不準諸侯入關的,這樣便可以在秦的地方稱王,所以我才聽了他的。”張良說:“你自己估計能抵擋得住項羽嗎?”劉邦默默地想了許久才說:“當然不能,現在有什麼辦法呢?”於是張良堅持要項伯與劉邦會見,項伯隻好去見劉邦。劉邦設宴舉杯為項伯祝福,並結為兒女親家。還讓項伯轉告項羽,說劉邦並不敢背叛他,之所以閉關自守,完全是為了防備強盜竄入。等到項伯稟告項羽之後,這件事也就化解了,詳情記錄在項羽的紀事中。
漢元年的正月,項羽分封劉邦為漢王,封地在巴蜀。劉邦賞賜給張良黃金百諡、珠寶兩鬥,張良都將它送給了項伯。劉邦又命張良重金收買項伯,讓他去請求項羽把漢中封給他,結果項羽也答應了,劉邦於是便得到了漢中的土地。劉邦率隊伍到他的封地去,張良送他到褒穀的途中,劉邦讓張良回到韓王那裏去。臨別時張良向劉邦獻策說:“你何不將走過的棧道燒毀,向天下顯示你不再回來了,以便使項羽放心。”劉邦讓張良歸去,他繼續西行,邊走邊燒毀棧道。
張良回到韓王成那裏,韓王成因為讓張良輔佐了劉邦,項羽沒有分封韓王成回到韓國為王,而是命令他隨項羽東歸彭城。張良對項羽說:“劉邦已經將棧道燒毀,他沒有再出來的意思。”還寫信向項羽報告,說北方齊王田榮反叛。項羽從此不再擔憂西邊的劉邦,開始出兵去討伐齊王田榮。
項羽始終不肯讓韓王成回到韓國去,隻封他為候,最後還是在彭城把他殺了。張良從項羽那裏逃了出來,從小道投奔劉邦。當時劉邦已經從漢中複出收複了三秦,重新封張良為成信侯,揮師東進攻打項羽。占領彭城以後,劉邦又敗退出來。逃到了下邑,劉邦下馬來坐在馬鞍上問道:“我打算把函穀關以東的地方暫時讓出來,你以為讓給誰有利?”張良回答說:“九江王黥布,是楚的一員梟將,與項羽不和。另一個人是梁的彭越,他與齊王田榮共同起兵反項羽,這兩個人可以立即聯絡他們。在你的將領中隻有韓信可以承擔大任,獨當一麵。假使你想把這片土地讓出來,就可以讓給這三個人,那麼就可以戰勝項羽了。”劉邦於是派遣隨何遊說九江王黥布,另外派人聯絡彭越。後來北方魏玉豹反叛劉邦,劉邦派韓信率兵討伐,一舉攻下燕、代、齊、趙。但是最後打敗項羽的,還是靠這三個人的力量。
由於張良體弱多病,並沒有專門帶兵打仗,時常作為謀臣策士,跟隨在劉邦左右。
漢三三年,項羽將劉邦圍困於滎陽,劉邦非常害怕和憂慮,他和酈食其商量如何削弱項羽的力量。酈食其說:“從前商湯推翻夏桀,仍然分封他的後代在杞。周武王伐紂,也分封他的後代在宋。當今秦王暴政不講仁義道德,侵占了諸侯各國的社稷,吞滅六國之後,使他們的後代沒有立錐之地。如果你真正能夠重新分封六國的後代,全部頒發印璽,這樣受封的君臣百姓必定都會對你感恩戴德,莫不向往你的風采仰慕你的品德,心甘情願作你的臣仆。你的德行已經確立,就可以稱王天下,項羽也一定會前來稱臣。”劉邦說:“很好。趕快刻印,然後請先生前去頒發。”
酈食其還沒有走,張良就從外麵進來拜見劉邦。劉邦正在吃飯,便對他說:“子房快來,有人正在為我策劃戰勝項羽的計劃。”便把酈生的話告訴了他,問道:“你以為怎麼樣?”張良問:“是誰人為你出的主意?你的大事就要壞在這個主意上!”劉邦問:“為什麼?”張良對他說:“請把你的筷子借來比劃一下。”然後對他說:“從前商湯討伐夏而又敢於分封他的後代在杞,是因為他算準了能夠製夏桀於死命,不會東山再起。今天你能製項羽於死命嗎?”劉邦說:“還不能。”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一個理由。周武王討伐般紂王之後還敢分封他的後代在宋,是因為他有把握能得到紂王的腦袋。今天你能得到項羽的腦袋嗎?”劉邦說:“還不能。”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二個理由。武王占領殷商之後,表彰商容的故裏,光耀囚禁箕子的地方,封比幹的墳墓。如今陛下能封聖人的墳墓,表彰賢者的故裏,光耀智者的門庭麼?”劉邦說:“不能的。”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三個理由。他們能將钜橋的糧食、鹿台的錢幣分發給貧苦百姓,今天你能散發府庫賜給貧苦百姓嗎?”劉邦說:“還不可能。”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四個理由。殷滅亡以後,武王改兵車為乘車,將兵器放倒,用虎皮蓋了起來,用來表示天下不再打仗。現在你能禁止武裝推行文治,不再用兵了嗎?”劉邦說:“不可能。”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五個理由。將馬在華山的南坡放掉,以表示不再需要它。今天你能將戰馬當成無用的東西放掉嗎?”劉邦說:“當然不能。”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六個理由。將牛放在桃林的北坡,表示不再用它去運送軍糧。今天你能將牛放掉不再運送軍糧嗎?”劉邦說:“不可能。”張良說:“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七個理由。再加上天下許多人離開他們的親人,拋下祖墳,告別故園,跟隨你打天下,日日盼望的就是那塊封地。如果你重新恢複六國,封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的遊士都各自回去事奉自己的主人,返回故園墓地,你又靠誰去奪取天下?這是不可以這樣做的第八個理由。再加上當今沒有比項羽更強大的,就是重新建立六國都比他弱小,仍然要屈從於他,你能讓他們來臣服於你嗎?如果你真正來采用酈食其的計謀,那你的大事就壞了。”劉邦氣得把口中的飯都吐了出來,罵道:“這個無用的書生,差點壞了你爺爺的大事!”立即下令將印銷毀了。
漢四年,韓信攻破齊國之後要想自立為齊王,這件事惹怒了劉邦。張良勸說劉邦,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勸告,才派張良前去授予齊王信的大印,這件事記述在韓信的傳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