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促進師生發展的語文教學評價(1 / 2)

建立促進師生發展的語文教學評價

語文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則明確將評價改革作為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並提出了評價改革的方向: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評價體係,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麵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議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係,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製度,使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一,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評價

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教學評價當然不能例外,因此變革評價方式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明確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就語文而言,\\\"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麵提高\\\"。舍棄這一點,教學評價就失去了任何附麗的意義。

這種新理念就是要淡化教學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而強化診斷、激勵和發展功能。診斷是確認優勢和不足,繼而在設法保持並發展優勢的同時,彌補不足,對症下藥,鼓勵其更上層樓,其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把教學評價的目的和高考、招工的目的嚴格區分開來。後者的目的是選拔,前者的目的促進人的發展。目的決定方式,即使高考和用人製度不變,我們也隻能今日發展了,才能明日被選拔。

1,變一維評價為三維評價

傳統的評價往往是一卷定終身,且多是考查語文知識、書麵理解能力、寫作能力,這僅是從一個層麵進行評價。口頭表達,朗讀,語文實踐幾乎不考,至於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更是無從著手。

三維評價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三維評價,是一種立體式的評價。評價的信息來源不再僅僅局限在課堂,而是拓展到了學生各種發展的培養空間(包括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等)。評價也不再僅由教師通過課堂內外的各種渠道采集學生素質發展的信息,而是設計各種評價工具,鼓勵學生主動收集和提供自我發展的評價信息。

2,變單一性評價為全方位評價

所謂全方位指的是教學評價必須全麵(即從\\\"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麵進行評價),全員和全程(課程和過程)。這是一種采集和利用與學生各種素質培養及各種技能發展有關的評價信息,全麵地反映學生的全部學習、教育的動態過程。它能全麵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學業成就和學習潛能,這種評價,既注重基礎知識,又注重基本技能,既注重課內的教與學,又注重課外的輔與練,能充分體現出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態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