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大瀑布附近的一個小鎮,皆因旅遊觀光而形成。我們就住在鎮邊的一個度假村內。這裏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乘小型觀光飛機飛越大瀑布的服務。進入大瀑布區的遊客都會被瀑布衝起的水霧所淋濕,門口有很多出售雨衣的小販。觀賞瀑布就在瀑布峽穀對麵的小樹林中。正對瀑布1800米寬的峽穀這一邊設有多處觀景台,其高度與瀑布頂部持平。在這裏近距離觀賞巨大而水量充足的瀑布,萬馬奔騰般的河水淩空落到深不見底的峽穀之中,磅礴的氣勢非一般瀑布可比,真正感到動人心魄,很多遊客被淋成落湯雞也在所不惜。
並非想象中的黑非洲
非洲實際上與我們原來的想像差距不小,到了非洲之後才發現我們的認識是比實際情況落後了很多年。近十年來非洲各國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們在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烏幹達首都坎帕拉、坦桑尼亞的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都感覺到了非洲的現代化和商業繁華的一麵,各國首都市內有不少外形設計現代且裝飾漂亮的大樓,市內馬路上私人小汽車很多,市容也不差,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那就更不用說了。每次看照片的朋友都發出驚訝的疑問:這是在非洲嗎?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我們在2-3月間走了四個國家;肯尼亞、烏幹達、坦桑尼亞、津巴布韋,除了在印度洋邊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之外,我們沒有感覺到非洲的炎熱,倒是覺得氣候非常清爽宜人,還經常要穿長袖衣服。這一帶非洲的陽光雖然強烈,但還沒有灼人的感覺。原來非洲是一個以高原為主體的大陸,除了沿海地區海拔較低會悶熱之外,大部分地區海拔都在800米至1000多米,因此氣候清爽,非常舒服,
我們所經各處衛生條件也比原來想象的要好,街道大多幹淨,城市的綠化也不錯,城市內乞討的人較少,感覺上還沒有印度落後。實際上在赤道以南的非洲多數地區樹木非常茂密,並不是原來想象的那種赤日炎炎之下的原野中隻有幾棵孤樹的情景。
原來以為黑非洲這樣貧窮,旅遊費用一定很便宜,可來到後發現這裏西方背包客較少,旅遊服務設施大多是為度假而設的,便宜的選擇較少,旅遊費用就要比原來想象的高。當然便宜的消費不是沒有,當地人住的旅館和廉價交通工具都很便宜,但考慮到安全的原因還是選擇貴一點的好。以上種種均與原來想象中的非洲很不一樣。不過非洲人的貧窮在農村卻是隨處可見,他們大多居住在簡陋的非洲式草棚之中,生活十分簡單。
旅遊資訊:簽證:從2003年起,持中國護照在肯尼亞可辦落地簽證,簽證費50美元,但中國邊檢不允許無簽證出境,可考慮從第三國前往。烏幹達和津巴布韋的簽證也可在到了非洲再辦,沒有特別條件要求。
交通:從2003年起,肯尼亞航空公司開通了香港至內羅畢的直達航班,不用再繞道歐洲前往,因此價格也下降了不少,往返機票約人民幣6000元左右。
安全問題:非洲各國一直存在搶劫、搶奪等問題,偷竊則更不在話下了,因此自助旅遊者最好不要單獨前往,不要顯露貴重物品以免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不要深入偏僻小巷,在車站機場和交通工具上要注意好自己的財物,以防突然的搶奪發生。不少短跑運動員都出自非洲,你絕對是追不上的。
拍攝注意:很多非洲人對遊客拍照很敏感,並非拍照有無付費的問題,未征求對方同意的拍照有可能被糾纏,應盡快離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