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見疾病的治療(1 / 3)

第四章 常見疾病的治療

一、感冒如何選藥治療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由多種病毒引起,以鼻塞、頭痛、流涕、咽癢咳嗽、全身乏力酸痛等症狀為主,有的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狀;有的患者伴有高熱、昏迷等症狀;有的患者伴有咳嗽氣促等症狀,甚至伴發肺炎等。

(一)西藥

1、速效感冒膠囊:每次2粒,每日服3次;5~12歲每次1粒。用於緩解一般感冒症狀及發熱。

2、康泰克緩釋膠囊:成人口服每次1粒,日服2次,用於緩解一般感冒症狀。

3、感冒通:每次2片,日服3次,5~12歲每次1片,緩解一般感冒症狀。

4、複方阿司匹林:每次1~2片,每日服3次;2~3歲每次1/4片;4~6歲每次1/3片;7~12歲每次1/2片。適於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全身酸痛。

5、複方新諾明:每次2片,每日服2次;2~6歲每次1/4~1/2片;7~12歲每次1/2~1片。適於有感冒發熱,咳嗽有黃痰等感染症狀者。

6、麻黃堿呋喃西林滴鼻液:滴鼻,每次1~2滴,每日1~3次。用於感冒鼻塞。

(二)中成藥

1、銀翹解毒丸(片):每次1丸,每日2次;片劑每次4~6片,每日2次,溫開水送下。適用於風熱感冒,咽痛、發熱、口幹、無汗、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2、感冒清熱衝劑:每次1~2袋,每日3次,溫開水衝劑,適於感冒發熱者。

3、通宣理肺丸:每次2丸,每日服2~3次。適於風寒感冒,有發熱惡寒、咳嗽、鼻流清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吐痰稀白、口不渴者。

4、羚羊感冒片:每次4片,每日服3次。適於風熱感冒,惡寒發熱、咽痛、頭暈目眩、咳嗽有黃痰者。

5、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口服2~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服成人1/2量;3~7歲服1/3量。適於風熱感冒初起,頭痛、咳嗽、咽痛、口幹等。

6、三九感冒衝劑:每次1~2袋,每日3次,溫開水衝服,適用於發熱、咽痛、鼻塞、咳嗽等。

7、藿香正氣水:每次2支,每日3次。適於風寒感冒挾濕者,即感冒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嘔吐、惡心等。

8、九味羌活丸:每次6~9g,每日服2~3次。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痛等。

二、發燒如何選藥

發熱是臨床常見症狀,適當的體溫升高是人體免疫反應的表現,有益於機體的恢複,關於發熱的用藥注意詳見第三章問題之十九。

(一)西藥

1、複方阿司匹林(APC):用法見於本章問題之一。適於感冒等引起的發熱。

2、安乃近:成人每次0、5~1g,每日3次,口服,適於高熱但有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

3、撲熱息痛:每次0、5~1g,每日3次,口服,亦適用於感冒發熱伴有肌肉、關節疼痛者。

4、撲爾敏片: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適於風濕、蕁麻疹等引起的發熱等。

(二)中成藥

1、牛黃清心丸:每次2丸,每日服2~3次,適於高熱煩躁、神昏譫語、麵赤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絳者。

2、 紫雪丹:口服,每次1、5~3g,每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g,5歲以內酌情服用。適於高熱煩渴、驚風抽搐、熱毒斑疹、神昏譫語、便秘苔黃、狂躁不安者。

3、安宮牛黃丸:每次1丸,一日1~2次。適用於邪入心包,症見高熱、神昏、譫語、煩躁、痙厥等。

4、牛黃鎮驚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用於急熱驚風,發燒氣促,痰涎壅盛,驚癇抽搐,牙關緊閉,神誌不清等。

5、萬應錠:口服,每次10~20粒,口服2次。用於小兒高熱、驚風等。

6、安腦牛黃片:口服,每次4片,日服2~3次。用於高熱神昏等治療。

三、牙痛怎樣選藥治療

牙痛也是一種引發原因很多的症狀,如牙髓炎、牙周炎、深齲、根尖周圍炎、上頜竇炎等多種疾病均可引起牙痛,治療時要注意鑒別其原因,進行治療。

(一)西藥

1、牙周寧片:每次2~6片,日服3次。適用於牙周病引起的牙痛。

2、去痛片:每次1~2片,必要時服用。適用於一般牙痛。

3、平痛新片:每次20mg,日服1~3次。適於牙痛症狀較為劇烈者。

4、丁香油酚:用小棉球蘸本品塞入暴露的牙髓齲洞中。適用於齲齒及牙髓炎引起的牙痛。

5、卡馬西平:初服每次100mg,日服2次。以後每天增加100mg,直至疼痛停止,以後逐漸減量,找出最小有效量維持。適用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炎引起的牙痛。

(二)中成藥

1、牛黃清胃丸:每次1丸,日服2次。適用於胃火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伴便秘尿赤,頭暈目眩,甚至牽引頭痛如裂,日輕夜重,口渴引飲者。

2、牛黃上清丸:每次1丸,日服2次。適於熱毒蘊結所致牙痛,惡熱飲冷,伴大便燥結,小便短赤,頭痛眩暈,舌紅者。

3、梔子金花丸:每次9g,日服2次。適於肺胃熱盛,牙齦腫痛出血,口舌生瘡,或咽喉腫痛,目赤眩暈,口幹苦而渴,心煩,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者。

4、大補陰丸:每次1丸,每日服2次。適於虛火牙痛,日久不愈,顴紅口幹,潮熱盜汗,遺精腰痛,舌紅者。

5、牙痛一粒丸:每次取1~2粒,填入齲齒洞內或腫痛牙縫處。適於風火牙痛,牙齦腫痛和齲齒引起的腫痛。

6、清寧丸:每次1丸,日服1~2次,溫開水送服。適於牙齦紅腫疼痛,口臭,口唇生瘡,便秘或兼發熱頭痛,舌紅苔黃燥者。

四、頭痛如何選藥治療

頭痛指位於頭顱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種常見症狀。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根據其機理分為血管性頭痛、五官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頭痛。

(一)西藥

1、去痛片:成人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適於一般頭痛。

2、尼莫地平:每次40mg,每日3次。適於偏頭痛的治療及預防。

3、鎮痛新:每次50mg,每3~4小時服一次。適於各種急慢性疼痛。心肌梗塞、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二)中成藥

1、九味羌活丸(衝劑):每次6克或1袋,每日2~3次。用於風寒外襲所致頭痛,兼見惡風無汗、口渴等症狀的治療。

2、川芎茶調丸:每次3~6g,每日2次,飯後清茶衝服。用治外感風寒頭痛,惡寒發熱。

3、芎菊上清丸:每次6g,每日3次,用於外感風熱,頭痛鼻塞患者。

4、清眩丸:每次1~2丸,每日2次。用治外感風熱引起的頭痛、偏頭痛及鼻炎、額竇炎引起的頭痛。

5、複方羊角衝劑:每次1袋,日服2~3次。用於偏頭痛,血管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及神經痛。

6、正天丸:每次1袋,每日2~3次。15日一療程,用治瘀血頭痛和其他各種類型的頭痛及偏頭痛。

7、元胡止痛片:每次4~6片,每日服3次。用於頭痛而脹,或頭痛如刺,或偏頭痛,或頭竄痛兼胸脅脹滿,情誌抑鬱,心煩不眠,即血管性頭痛、神經官能症頭痛見以上症狀者。

8、丹七片:每次3~5片,每日3次。用於氣滯血瘀的頭痛,如腦震蕩後遺症等。

9、愈風寧心片:每次5片,日服3次。用於高血壓頭暈、頭痛、頸項頭痛、神經性頭痛。

五、慢性鼻炎怎樣選藥

慢性鼻炎是常見的鼻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炎以鼻塞、多涕等症狀為主,多由急性鼻炎反複發作或治療不徹底轉化而來。慢性單純性鼻炎經適當治療後,鼻粘膜可恢複正常;肥厚性鼻炎以粘膜、粘膜下層甚至骨質的局限性或彌漫性增生肥厚為特點,多由慢性單純性鼻炎發展而來。

(一)西藥

1、0、5%~1%鹽酸麻黃堿滴鼻液:每次1~2滴,每日3次滴鼻。適用於鼻塞患者。

2、複方磺胺醋酰鈉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適於鼻塞者。

3、麻黃堿苯海拉明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適於慢性過敏性鼻炎。

4、麻黃堿可的鬆滴鼻液:滴鼻,每日3次。適用於慢性鼻炎因過敏所致者。

(二)中成藥

1、參蘇理肺丸:每次6g,每日2次。用治肺氣虛弱又感受風寒之邪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

2、鼻炎片:每次3~4片,每日3次。適於鼻炎鼻塞流涕、頭痛、易感冒者。

3、鼻炎丸:每次6g,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適於慢性鼻炎鼻塞不通,時出濁涕,頭痛流淚,眉棱骨痛。

4、藿膽丸:每次3~6g,每日服2次。適於慢性鼻炎,鼻塞不通,嗅覺遲鈍,鼻涕粘白或黃稠,或鼻涕稠厚成黃膿色,有腥臭味,甚至嗅不出香臭,頭額隱痛、空痛等。

六、咽炎及扁桃腺炎怎樣選藥

咽炎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炎症病變,扁桃體炎為齶扁桃體的炎症病變。二者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炎症多由病毒、病菌或理化因素刺激引起,慢性炎症則多為急性反複發作轉變而成。

(一)西藥

1、增效聯磺片:每次2片,每日服2次。適用於急性感染、咽痛等症狀。

2、病毒靈:每次0、1~0、2g,日服3次。適用於病毒感染所致咽痛、咽部不適。可與撲爾敏、維生素C合用。

3、華素片:每次1片,每日4~6片。適用於咽部感染。

4、四季潤喉片:每次1~2片,含化下咽,每日數次。適於咽部紅腫、疼痛者。

5、乙酰螺旋黴素:每次0、2g,每日服4次。適用於發熱、咽痛、扁桃體腫脹化膿者。

6、紅黴素:每次0、5g,每日3次。適應症同乙酰螺旋黴素。

7、阿司匹林:成人每次0、3~0、6g,日服3次。適於發熱、咽痛者。

8、複方硼砂溶液(杜貝液):複方硼砂漱口片5片,溶於水500ml,漱口,每日數次。適於咽痛、咽幹、咽部不適及扁桃體紅腫者。

(二)中成藥

1、複方草珊瑚含片:每次含化2~4片,2小時1次,口含化。適於急、慢性咽炎及扁桃體炎。

2、西瓜霜含片:每次含化1~2片,2小時1次,口含化。適應證同上。

3、雙料喉風散:每次少許噴敷,每日3次。適應於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

4、梔子金花丸:每次9g,每日1次。適於急性炎症,咽喉腫痛,吞咽困難,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口幹渴,心煩,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5、銀黃片:每次2~4片,日服3~4次。適於急性咽喉炎、咽喉腫痛。

6、玄麥甘桔衝劑:每次1袋,每日3次。適於肺陰虛,虛火上升引起的幹咳咽癢、咽喉幹痛等。

7、養陰清肺膏:每次10~20ml,每日2~3次。開水衝服。適於慢性咽炎,咽喉微痛微癢,幹燥不適,灼熱有異物感等症。

8、逍遙丸:每次6~9g,日服2次。適於慢性咽炎,咽喉微痛微癢,幹燥不適,灼熱有異物感等症。

9、知柏地黃丸:每次服1丸,日服2次。適於腎陰虛,虛火上炎引起的咽幹、咽痛等症狀。

10、百合固金丸:每次1丸,日服2~3次。適於肺腎陰虛,虛火上升引起的咽幹、咽痛等症。

七、高血壓怎樣選藥

高血壓(原發性)是指原因尚未十分明確而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的一種常見病。高血壓用藥原則與注意事項可見第三章問題之八。

(一)西藥

1、降壓靈:每次4~8毫克,日服2~3次。適於輕度高血壓。

2、利血平:每次0、125~0、25毫克,日服2~3次,適於輕中度高血壓,對伴有心動過速者尤佳。

3、複方降壓片:每次1~2片,日服3次。適用於早期及中期高血壓。

4、胍乙啶:初量為每日服10毫克,以後每周遞增每天10毫克,直到產生療效或出現副作用停止增量,成人維持量每日20~60毫克。適用於重度或頑固高血壓病人,特別是以舒張壓增高為主及利血平等降壓藥不能控製病情的病人。

5、甲基多巴:初量每次0、125~0、25克,日服2次,以後隨病情調整劑量,最大劑量不超過每日3g,達到滿意療效後減量維持。適用於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病人,也用於高血壓急症的治療。

6、肼苯噠嗪:每次10毫克,日服2~3次,最大量不超過每日200毫克,見效後減量維持。適用於中重度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和妊娠中毒性高血壓仍可使用。

7、長壓定:初劑量每次2、5毫克,日服4次或每次5~10毫克,每日服2次,最高劑量每日40毫克。適用於不能為其他降壓藥控製的重症高血壓病人,特別是伴有腎功能不全者。

8、他巴唑:每次10~30毫克,日服3~4次,極量150毫克。適於高血壓腦病及心絞痛者。

(二)中成藥

1、鉤藤片:每次10~20毫克,日服3次。適於各種高血壓。

2、腦立清:每次10粒,日服2次。用於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口燥咽幹,頭痛頭脹,失眠健忘,頭昏耳鳴,飲食量少等。

3、牛黃上清丸:每次1丸,日服2次。用於頭痛目眩、目赤耳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幹結。

4、杞菊地黃丸:每次1丸,日服2次。用治肝腎陰虛之頭暈目眩,耳鳴,畏光流淚,視物昏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