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谘詢業務的主要領域(1 / 2)

作谘詢,出主意

1谘詢業,一種智慧的行業

谘詢是一種行動,它往往要伴隨著決策行動,是決策行為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谘詢與普通的勞務、代理、中間人等服務不同,也不同於一般的學術交流或學術性調查研究活動,它以某一專門的知識和技術為手段,以協助用戶解決複雜的決策問題作為整個活動的目的。可見,谘詢的本質是知識的擴大再生產。谘詢是一項產業,更是一項事業。

谘詢是一項十分古老的活動。從曆史上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所謂家臣、命士、食客、參軍、軍師等常設性官職或稱謂,這些人中部分職責或主要使命就是負責為王公貴族、軍隊、地方政府提供議事、谘詢服務。這說明了中國的谘詢活動源遠流長,曆史悠久。到了清代,辟幕之風又興,這時候的幕府主要是地方軍政長官的參謀和谘詢機構,幕府中的幕賓專司谘詢之職,而不參事。當然,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谘詢活動,是在專製的封建製度下進行的,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隨意性和非製度化的特點,和現代谘詢活動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在西方國家,早期的谘詢活動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時期,但製度化、組織化的谘詢活動卻是伴隨著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後才得以萌生的。大約在17世紀30年代,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就在他的軍隊中設置了組織化的正規谘詢人員,專司谘詢之職。幾乎與此同時,路易十四也在法國軍隊中設立參謀長的職位,為軍隊首長出謀劃策。1806年,普魯士軍隊成立了由香霍斯特將軍倡導的參謀本部製。這種製度逐漸影響到西歐國家的政治體製。於是在19世紀中期,西歐諸國紛紛建立政體內部的谘詢機構。20世紀以後,社會科學化成為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特點,決策科學化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在加強政體內部谘詢機構建設的同時,紛紛在政體之外建立民間的和半民間性質的谘詢機構,從而形成第一次谘詢機構建設熱潮。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高度發展達到了全球一體化的程度,企業麵臨的國內、國際市場的壓力不斷增加,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發展也急需谘詢機構為之出謀劃策。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所麵臨的市場環境都是統一的國內、國際大市場,從而需要了解各方麵信息、需要各方麵的谘詢服務,但一個企業不可能擁有各個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如果研究、規劃、設計等都要由自己完成,必然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造成“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得不償失。可見,現代企業的發展也需要外部谘詢機構為之提供智力保障。於是,20世紀前半期建立的谘詢機構紛紛增加為企業提供谘詢服務的服務項目,另外一些專為企業提供谘詢服務的谘詢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從而形成了第二次谘詢機構建設熱潮。這股熱潮從資本主義世界傳遞到社會主義世界,成為全球性浪潮,全球性的谘詢業和谘詢市場開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