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帝王部一(2 / 3)

又曰: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險,言守險之由人也,吳之興也,參而由焉,孫卿所謂合其參者也,及其亡也,恃險而已。又孫卿所謂舍其參者也,夫四州之萌,非無眾也,大江之南,非乏俊也,山川之險,易守也,勁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功不興而禍遘,何哉,所以用之者失也,故先王達經國之長規,審存亡之至數,謙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寬衝以誘俊人之謀,慈和以結士民之愛,是以其安也,則黎元與之同慶,及其危也,則兆庶與之同患,安與眾同慶,則危不可得也,危與下共患,則其難不足恤也,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麥秀無悲殷之思,黍離無湣周之感矣。

晉幹寶晉紀總論曰: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碩量,應運而仕,至於百姓與能,大象始構矣,世宗承基,太祖繼業,始當非常之禮,終受備物之錫,至於世祖,遂享皇極,正位居體,聿脩祖宗之誌,思輯戰國之苦,腹心不同,公卿異議,而獨納羊祜之策,至於鹹寧之末,遂排群議而杖王杜之決,汎舟三峽,介馬桂陽,役不二時,江湖來同,掩唐虞之舊域,班正朔於八荒,太康之中,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牛馬被野,餘糧棲畝,行旅草舍,外閭不閉,雖大平未洽,亦百代一時矣,二十餘年,而河洛為墟,戎羯稱製,二帝失尊,山陵無所,何哉,樹立失權,讬付非才,四維不張,而苟且之政多也,夫天下之大器也,器大者不可以小道理,勢重者不可以爭競擾,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是以扞其大患,而不有其功,禦其大災,而不屍其利,是以感而應之,悅而歸之,如晨風之鬱北林,魚龍之趨淵澤也,然後設禮文以理之,斷刑罰以威之,故眾悅其教,而安其俗,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廉恥篤於家閭,邪僻消於胸懷。又況可奮臂大呼,聚之以幹紀作亂之事乎,加之朝寡醇德之士,鄉乏不二之老,風俗淫僻,趣向失所,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辨,而賤名檢,當官者以望空為高,而笑勤恪,劉頌屢言治道,傅鹹每糾邪正,皆謂之俗吏,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蓋共嗤黜,以為灰塵,而相詬病矣,由是毀譽亂於善惡之實,情慝奔於貨欲之塗,選者為人擇官,官者為身擇利,其婦女莊櫛織紝,皆取成於婢仆,未嚐知女功絲枲之業,中饋酒食之事也,故皆不恥淫佚之過,不拘妒忌之惡,有殺戮妾媵,有黷亂上下,父兄不之罪,天下莫之非。又況責之闡四教於古,脩貞順於今,以輔佐君子者哉,禮法刑政,於此大壞,如室之斯構,而去其鑿契,如水斯積,而決其隄防,如火斯畜,而離其薪燎也,國將亡,本必先顛,其此之謂乎。

天皇氏

項峻《始學篇》曰: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

《洞冥記》曰:一姓十三人也。

徐整《三五曆紀》雲,歲起攝提,元氣肇,有神靈一人,有十三頭,號天皇。

《春秋緯》曰: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長天下也。

《遁甲開山圖》曰:天皇被跡,在柱州昆侖山下。

地皇氏

項峻《始學篇》曰:地皇十一頭,治八千歲。

《帝係譜》曰:地皇治一萬八千歲,以火德王。

《遁甲開山圖》曰:地皇興於熊耳龍門山。

人皇氏

項峻《始學篇》曰:人皇九頭,兄弟各三百歲,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各居其一方,因是而區別,榮氏曰:人皇兄弟九人,生於刑馬山,身九色。

有巢氏

項峻《始學篇》曰:上古皆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皇甫謐以為有巢在女媧之後。

《遁甲開山圖》曰:石樓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

燧人氏

《尚書大傳》曰:燧人為燧皇,以火紀官。

《禮含文嘉》曰: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遂天之意,故為燧人。

太昊庖犧氏

《易》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結繩而為網罟,以畋以漁,蓋取諸離。

《禮含文嘉》曰:伏羲德洽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龜書,伏羲乃則象作易。

《帝王世紀》曰:太昊帝庖羲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有聖德,都陳,作瑟三十六弦。

【讚】魏陳王曹植庖羲讚曰:木德風姓,八卦創焉,龍瑞名官,法地象天,庖廚祭祀,罟網魚畋,瑟以像時,神德通玄。

帝女媧氏

《淮南子》曰: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猛獸食精民。精,善也。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方極,鼇,大龜也。蒼天神,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精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帝王世紀》曰:帝女媧氏,亦風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一曰女希,是為女皇,其末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強,伯而不王。

【讚】魏陳王曹植女媧讚曰:古之國君,造簧作笙,禮物未就,軒轅纂成,或雲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靈。

神農氏

《易》曰: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楺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為耜鉏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以助果蓏實。

春秋《命曆序》曰:有神人,名石年,蒼色大眉,戴玉理,玉理,猶玉英,神農也。

《呂氏春秋》曰:神農教曰:士有當年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親耕,妻親績。

《賈誼書》曰:神農以為走禽難以久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嚐百草,察實□□鹹苦之味,教民食穀。

《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薑姓也,人身牛首,長於薑水,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諫而殺之,炎帝退而脩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

【讚】魏陳王曹植神農讚曰:少典之胤,火德承木,造為耒耜,導民播穀,正為雅琴,以暢風俗。

黃帝軒轅氏

《易》曰: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乾坤也。

《左傳》曰:剡子曰:黃帝以雲紀官,故為雲師而雲名。

河圖挺佐輔曰:黃帝脩德立義,天下大治,乃召天老而問焉,餘夢見兩龍,挺白圖,以授餘於河之都,天老曰:河出龍圖,雒出龜書,紀帝錄,列聖人之姓號,興謀治太平,然後鳳皇處之,今鳳凰以下三百六十日矣,天其受帝圖乎,黃帝乃祓齋七日,至於翠媯之川,大鱸魚折溜而至,乃與天老迎之,五色畢具,魚汎白圖,蘭葉朱文,以授黃帝,名曰錄圖。

《龍魚河圖》曰:黃帝時,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慈,萬民欲令黃帝行天下事,黃帝仁義,不能禁蚩尤,黃帝仰天而歎,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製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八方,蚩尤沒後,天下複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伏。

《春秋內事》曰:軒轅氏以土德王天下,始有堂廡,高棟深宇,以避風雨。

《列子》曰:黃帝喜天下之戴己也,養正命,娛耳目,乃喟然歎曰:養一己,治萬物,其患如此,於是放萬機,舍宮寢,退而間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遊於華胥,華胥氏國,不知距齊國幾千裏,齊,中國。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入水不溺,入火不熱,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黃帝既(宀悟)怡然自得。又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國矣。

《淮南子》曰:黃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輔之,使強不得掩弱,眾不得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歲時熟而不凶,百官正而無私,輔弼公而不阿,道不拾遺,市不預賈,城郭不閉,邑無盜賊,人相讓以財,狗彘吐菽粟於道路,而無忿爭之心,於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風雨時節,五穀登熟,虎豹不妄噬,鷙鳥不妄搏,鳳皇翔於庭,麒麟遊於郊,青龍進駕,飛煌伏皂,飛黃出西方,其狀如狐,背上有角,乘之壽千歲,皂,曆也。諸北儋耳之國,莫不獻其貢職,皆北極之夷國。

《史記封禪書》曰:黃帝得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帝王世紀》曰: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壽丘,長於姬水,龍顏,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號,治五氣,設五量,及神農氏衰,黃帝脩德撫民,諸侯鹹去神農而歸之,黃帝於是乃擾馴猛獸,與神農氏戰於版泉之野,三戰而克之。又徵諸侯,使力牧神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凶黎之丘,凡五十二戰,而天下大服,有妃,《太平禦覽》七十九妃上有四字。生二十五子,黃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歲矣,或傳以為仙,或言壽三百歲,葬於上郡陽周之橋山。

《抱樸子》曰: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體之者,猶複不敢端坐而得道,故陟王屋而受丹經,到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入金穀而諮子心,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則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雷岐,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抱樸子極言篇記下有白字。澤之辭,相地理則書青烏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記秘要,窮盡道真,遂勒升龍以高濟,與天地乎岡極。

【頌】晉牽秀黃帝頌曰:邈矣黃軒,應天載靈,通幽遠覽,觀象設形,誕敷厥訓,彝倫攸經,德從風流,化與雲征,皇猷允塞,地平天成,爰登方嶽,封禪勒成,紛然鳳舉,龍騰大清,違茲九土,陟彼高冥,民斯攸慕,涕泗沾纓,遐而不墜,式頌德聲。

【讚】魏陳王曹植黃帝讚曰: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乘馬,衣裳是製,氏雲名官,功冠五列。

又黃帝三鼎讚曰:鼎質文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像太一,能輕能重,知凶識吉,世衰則隱,世和則出。

晉曹毗黃帝讚曰:軒轅應玄期,幼能總百神,體鍊五靈妙,氣含雲露津,摻石曾城岫,鑄鼎荊山濱,豁焉天扉辟,飄然跨騰鱗,儀轡灑長風,褰裳躡紫宸。

周庾信黃帝見廣成畫讚曰:治身紫府,問政青丘,龍湖鼎沒,丹灶珠流,疏雲即雨,落木先秋,至道須極,長生可求。

少昊金天氏

《左傳》曰:郯子曰:我高祖少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焉。

《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降居江水,有聖德,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謂之窮桑,即圖讖所謂白帝朱宣者也,故稱少昊,號金天氏,在位百年而崩。

【讚】陳思王曹植少昊讚曰:祖自軒轅,青陽之裔,金德承土,儀鳳帝世,官鳥號名,殊職別係,農正扈氏,各有品製。

顓頊高陽氏

《史記》曰:帝顓頊高陽者,靜深有謀,疏通知事,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濟流沙,東至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帝王世紀》曰:帝顓頊,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仆,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女樞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幹戈,有聖德,父昌意雖黃帝之嫡,以德劣,降居若水,為諸侯,及顓頊,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平九黎之亂,以水事紀官,南正重司天,以屬神,火明本作北,正黎司地,以屬民,於是民神不雜,萬物有序,始都窮桑,徙商丘,命飛龍效八風之音,作樂五英,以祭上帝,世有材子八人,號八凱,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一歲,歲在鶉火而崩,葬東郡頓丘廣陽裏。

【讚】魏曹植帝顓頊讚曰:昌意之子,祖自軒轅,始誅九黎,水德統天,以國為號,風化神宣,威暢八極,靡不祗虔。

帝嚳高辛氏

《史記》曰:帝嚳高辛氏者,黃帝之曾孫也,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不得在位,帝嚳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助。

《帝王世紀》曰:帝嚳高辛氏,姬姓也,有聖德,年十五而佐顓頊,四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紀官,故以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後土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職而治諸侯,於是化被天下,遂作樂六莖,以康帝位,世有材子八人,號曰八元,亦納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台氏女,曰薑嫄,生後稷,次有娀氏女,曰簡翟,生□□,次陳豐氏女,曰慶都,生放勳,次娵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而崩,葬東郡頓丘廣陽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