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證
本病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常用的偏方、驗方如下。
蔥療方
1.蔥苡仁湯
〔主治〕治痹證。
〔配方〕連根帶須老蔥15克,苡仁30克。
〔製法〕上藥同置鍋內,加水煎煮,取汁。
〔用法〕分2次飲服。每日1劑,連服7天。
〔注意〕如用於風濕熱痹,選加防己、黃岑、石膏、知母等清熱藥。
2.蔥醋外敷方
〔主治〕治痹證。
〔配方〕蔥白30克,醋適量。
〔製法〕將蔥白搗成爛糊,加醋攪拌,然後外敷痛處,加紗布固定。
〔用法〕1日換2次,連續敷貼7天。
〔注意〕蔥能行滯氣,除風濕,宣通經絡,可用於各種類型的痹證。
3.蔥薑外敷方
〔主治〕治痹證。
〔配方〕老蔥頭120克,老薑30克。
〔用法〕上藥一並搗爛,外敷病變關節。
〔注意〕局部紅腫者,加酒適量。
4.蔥醋汁方
〔主治〕通絡發散。治急性關節炎,關節腫痛。
〔配方〕陳醋1500毫升,蔥白500克。
〔製法〕以陳醋煎沸後,放入洗淨切段的蔥白,再煎沸,濾去蔥白,用布浸藥液,乘熱裹於關節疼痛處,以痛止或減輕為度。
5.蔥薑艾葉骨碎補外敷方
〔主治〕治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蔥白10根,生艾葉60克,生骨碎補15克,生薑汁半杯。
〔用法〕共搗爛,敷於患處,每日更換1次。
6.蔥豉粥
〔主治〕祛風通絡,散寒除濕。主治行痹。
〔配方〕蔥頭30克,淡豆豉10克,粳米100克。
〔製法〕將蔥、豉、米淘洗淨,共煮稀粥,去蔥頭。
〔用法〕每日2次,稍溫服食。
7.防風粥
〔主治〕祛風解表,治風寒濕痹,骨節酸楚及風寒感冒,腸鳴腹瀉。
〔配方〕防風10~15克,蔥白2莖,粳米50~100克。
〔製法〕取防風、蔥白煎取藥汁,去渣。先用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2次,趁熱服食。
薑療方
1.三聖丸
〔主治〕治老人夏月腰膝冷痛。
〔配方〕威靈仙(淨洗去土,焙幹)150克,幹薑60克(炮製),烏頭60克(炮製,去皮、臍)。
〔製法〕上藥為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15~20丸,用溫薑湯送下。
2.六生散
〔主治〕治急風痹,身軀孿痛。
〔配方〕菖蒲500克,生地黃500克,枸杞根500克,生商陸根500克,生烏頭500克,生薑1千克。
〔製法〕以上六味,以醇酒漬泡一宿,撈出曝幹,再放入酒中,至酒盡,曬幹,搗細下篩。
〔用法〕以清酒60毫升,服1.5克,每日2次。
3.薑汁浸棉花方
〔主治〕散寒通絡,主治痛痹。
〔配方〕鮮薑1000克,幹淨棉花50克。
〔製法〕將鮮薑搗爛取汁,幹淨棉花浸入曬幹,反複數次,以浸完薑汁為止。
〔用法〕將曬幹的藥棉攤在紗布上(約一指厚),將紗布縫在靠患處的衣服內層,或作為護膝直接包住患處即可。
4.薑汁乳沒膏
〔主治〕祛風通絡止痛。治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鮮生薑汁240毫升,牛皮膠120克,乳香、沒藥各12克,麝香0.3克。
〔製法〕先將前二味放入鍋內加熱熔化,再將乳香、沒藥研為細末,放入攪勻,離火待溫時將麝香末加入,攪拌均勻,收膏,敷犢鼻(屈膝,髕骨下緣,髕骨韌帶外側凹陷中)、陽陵泉(屈膝,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風市(在大腿外側中線,髕骨上緣上7寸。或直立時手臂下垂,中指尖所指處)、環跳(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尾骶骨聯線的外1/3與內2/3交界處)等穴。
5.幹薑米仁粥
〔主治〕溫經通絡止痛。主治痛痹。
〔配方〕幹薑9克,米仁、白糖各50克。
〔製法〕先將幹薑、米仁加水適量煮爛成粥,再調白糖服食。
〔用法〕每天1次,連服1個月。
6.薑辣汁
〔主治〕溫經散寒,除濕止痛。主治痛痹。
〔配方〕幹薑60克,幹辣椒30克,烏頭20克,木瓜25克。
〔製法〕上藥放入2000毫升水中,煮30~40分鍾。
〔用法〕乘熱熏洗患部,以後將藥汁倒出,用幹淨毛巾蘸藥汁熱敷患部。如此反複2~3次,每日早晚各1次。
7.薑汁烏頭粥
〔主治〕祛風通絡。治行痹。
〔配方〕薑汁10滴,生川烏頭3~5克,大米5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川烏頭搗爛研為細末。煮沸米粥,後加川烏頭末改用文火慢煮,熟後加入薑汁、蜂蜜攪勻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早晚餐服食,5~7天為1療程。
8.薑蔥芫荽方
〔主治〕散寒通竅。治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生薑、鮮蔥、芫荽各30克,石菖蒲15克。
〔製法〕上藥共切碎,用白酒炒熱。
〔用法〕用布包住敷患處,冷了就換,每日3次。
9.薑蔥五枝湯
〔主治〕祛風利濕。主治下肢風濕腫痛。
〔配方〕生薑、蔥、桃樹枝、楊柳枝、桑枝、槐枝、紫蘇梗、石菖蒲各250克。
〔製法〕先將菖蒲、薑、蔥搗爛放入桶內,次將其它藥物共煎沸湯倒入桶內,桶內放木架,以患肢放架上,蓋以單布熏之,水轉涼時,將秤砣或石火燒紅放入再熏。
10.捉虎膏
〔主治〕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主治關節炎。
〔配方〕薑汁、蔥汁、獨蒜汁、韭菜汁、麻油各120毫升,艾葉汁30毫升,好燒酒600毫升,鬆、東丹適量。
〔製法〕先將諸藥汁、燒酒煎滾,入麻油,熬至滴水成珠,加鬆香、東丹攪勻,成膏。
〔用法〕用布攤貼患處。
11.薑蔥辣椒麵
〔主治〕散寒利濕。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生薑、大蔥、辣椒各9克,麵條適量。
〔製法〕上藥同麵條煮食,趁熱吃下,以出汗為度。
〔用法〕連服10天,每日2次。
12.椒薑酒療方
〔主治〕治寒性關節疼痛。
〔配方〕花椒10克,辣椒15克,生薑30克,白酒50毫升。
〔製法〕將前三藥混合,用武火炒熟,加白酒再炒(勿令燃燒)。
〔用法〕將上藥敷於患處,以菜葉或油紙包紮,繃帶固定,每2日換藥1次。
〔注意〕敷藥後局部有微熱感為正常現象。
13.薑薤蘇葉餅
〔主治〕治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生薑、薤白各250克,蘇葉、陳艾各120克。
〔製法〕共搗爛,和麵粉做成餅,烘熱貼患處。
14.桂枝薑附湯
〔主治〕治痹症初期,有汗表虛者。
〔配方〕桂枝9克,生薑9克,附子9克,大棗4枚,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15.桂枝薑芪湯
〔主治〕治痹症日久未愈,出現氣血虛弱者。
〔配方〕桂枝6克,生薑6克,大棗5枚,黃芪24克,當歸12克,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16.麻黃芥子湯
〔主治〕治風濕性關節炎。
〔配方〕生麻黃15克,白芥子15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千年健15克,紅花10克,川牛膝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炮薑15克,生薑黃10克,甘草10克,紅茶10克。
〔用法〕水煎服。
蒜療方
1.蒜薑李樹皮外敷方
〔主治〕治痹證。
〔配方〕大蒜頭100克,李樹皮50克,生薑10克,蜂蜜6毫升。
〔製法〕大蒜去皮搗成糊狀,備用。另取李樹皮加水煎取汁20毫升;生薑搗取汁;蜂蜜一並與蒜糊調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