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
本病是以小兒發熱、咳嗽、流鼻涕、目赤流淚、遍身布滿紅色斑疹且易傳染為特征。常用的臨床偏方如下。
蔥療方
1.蔥白香菜外用方
〔主治〕治麻疹隱現出不透,伴有高熱,煩躁不安。
〔配方〕鮮蔥白、鮮芫荽(香菜)、鮮紫蘇葉各等份,麵粉適量。
〔製法〕將上藥混合搗爛,加入麵粉適量,再搗爛,調勻如膏狀,備用。
〔用法〕取藥膏敷貼於肚臍和兩足湧泉穴上,蓋上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敷藥2~3次後,麻疹出透,熱退。
2.蔥氣療法
〔主治〕治小兒麻疹。
〔配方〕(帶須)鮮蔥250克。
〔製法〕蔥洗淨後放入大嘴茶壺中加水煮沸。用硬紙筒套住壺口。
〔用法〕讓患兒以鼻對紙筒近尺許,將蔥氣吸入,邊煮邊吸,每次吸20分鍾,每日1~3小時吸1次。
3.蔥白生薑外治方
〔主治〕透發疹點。用於麻疹初始。
〔配方〕鮮芫荽60克,蔥白、生薑各30克。
〔製法〕將以上3味均切碎用布包好。
〔用法〕用布包蘸上熱酒在全身從上到下揩擦,但應避風。著重擦疹點未出部分或雖出而疹點較少部分,擦後須蓋上棉被保溫。
4.大蔥外治
〔主治〕透疹解表,主治麻疹應出不出或疹出不齊。
〔配方〕大蔥1握。
〔製法〕將大蔥去粗皮,連須搗爛如泥,用紗布包好。
〔用法〕用1份敷肚臍,其餘用布包擦勞宮、湧泉、尺澤、委中等穴及從天突擦至劍突穴,從大椎擦至腰部,每2小時擦1次。
5.蔥白櫻桃湯
〔主治〕辛涼透發,宣泄肺胃,治麻疹初起。
〔配方〕蔥白連須1根,櫻桃核30顆。
〔製法〕將櫻桃核搗爛,與蔥白同煎,再放白糖調味。
〔用法〕每日服2次,連服3~4天。
6.蔥蛋溫搓法
〔主治〕發汗透疹,治麻疹。
〔配方〕雞蛋1個,生蔥3根,胡荽子2.5克。
〔製法〕帶殼雞蛋放入藥湯內煮熟。
〔用法〕將熟蛋乘熱搓患兒身上,從頭部至軀幹,再到上下肢,蛋冷再煮再搓,連搓3~4遍,蓋棉被取微汗,疹退透發。
7.慈白蘆根湯
〔主治〕透疹解表,主治麻疹。
〔配方〕蘆根30克,鮮蘿卜120克,蔥白7根,青橄欖7個。
〔製法〕將上麵4味煮湯。
〔用法〕將藥湯代茶隨意飲。
蒜療方
雄蒜合劑
〔主治〕預防麻疹,殺菌消炎。
〔配方〕雄黃5克,大蒜20克,50%酒精100毫升,甘油少許。
〔製法〕將大蒜搗爛,雄黃研為細末,然後一同浸入酒精裏麵。48小時後搖勻,用紗布過濾,再放入甘油調勻,最後加入少量香油即成。
〔用法〕每側鼻腔滴入1~2滴,每隔1~2天1次,連滴鼻腔3次。
酒療方
胡荽酒
〔主治〕治小兒麻疹。
〔配方〕胡荽150克。
〔製法〕將藥切細,以酒2大盞,煎沸,沃胡荽,加蓋,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微微從項以下,噴背臂、及兩腳、胸腹,勿噴於麵。
自治麻疹注意事項
忌食生冷酸辣及油脂食物。飲食宜清淡,宜用容易消化而富含營養的流質、半流汁,如豆漿、藕粉、赤豆或綠豆煮粥、青菜、豆腐、蘿卜、竹筍、芫荽煮湯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