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本病症指的是自覺心跳或心慌,並伴有左胸部心前區非常不適的感覺;比較輕的心悸,可能影響不大,或者隻限製病人參加重體力勞動;比較重的心悸,病人還會伴有其它不舒服的症狀,可能會使病人喪失勞動能力。
引起本病症的原因較多,如發熱,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出血,更年期證候群等,這些皆為心髒以外的因素。此外,心肌、心內膜、心髒的瓣膜、心包,或是供應心髒血液的冠狀動脈的某一部分發生疾病,都會影響到心髒的功能。心髒在本身有病的情況下,必須加快收縮才能完成任務,以致產生心悸,比較有效的治療心悸的秘方、偏方如下。
蔥療方
1.蔥棗參湯
〔主治〕治心悸。
〔配方〕黨參20克,大棗10個,蔥須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2.蔥棗湯
〔主治〕治心悸、失眠。
〔配方〕紅棗20枚,蔥白7根。
〔製法〕先將紅棗用水泡發光淨後,水煎煮20分鍾,放入蔥白,再煎10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3次,飯後飲用。
3.茯苓甘草湯
〔主治〕治心悸。
〔配方〕茯苓去皮,桂枝各9克,生薑15克,甘草6克。
〔製法〕上作1服,加水2盅,煎至1盅。
〔用法〕不拘時1次服完。
4.七寶散
〔主治〕安神壓驚,產後服用最佳。
〔配方〕辰砂研,桂心,當歸,川芎,人參,白茯苓,羚羊角燒存性,以上各6克,幹薑3克,炮。
〔製法〕研為末。
〔用法〕每次服3克,用羌活豆淋酒調服。如不飲酒,漬米水湯調服。如心煩熱悶,將麥門冬去心後煎湯調服,這時不要薑、桂。如心下煩悶而痛,用童便酒調服。如腹痛加當歸。如心悶加羚羊角。如心虛氣怯加桂心。不下食或惡心,加人參。虛顫加茯苓。
薑療方
1.薑鴨蘿卜當歸膏
〔主治〕治心悸。
〔配方〕煉乳250克,鴨梨1000克(去核),生薑200克,白蘿卜1000克,當歸200克,蜂蜜250克。
〔製法〕將當歸加水700毫升,文火煎50分鍾,去渣;把梨、蘿卜、薑切碎,以淨紗布包,絞取汁液,放入鍋中與當歸液混合。再以文火煎熬濃縮至膏狀,加入煉乳、蜂蜜,攪勻,繼續加熱至沸。待冷後裝瓶中備用。
〔用法〕每次服2~3湯匙,用沸開水衝化服,每日1~2次。
2.豬腦薑絲羹
〔主治〕治心悸,症見身體虛弱,頭暈目眩,耳鳴,神經衰弱,老人健忘。
〔配方〕豬腦髓200克,雞蛋110克,薑絲5克。
〔製法〕先將雞蛋去殼,和薑少許打成蛋漿,然後加入豬腦,酌放豬油,隔水蒸成蛋羹。
〔用法〕趁熱食,隔日服1次。
〔注意〕①豬腦髓必須新鮮,隔日宰殺者勿用。②病豬,瘟豬之腦髓禁入藥。
蒜療方
豬心蒜湯
〔主治〕治心悸,驚恐,心跳不安。
〔配方〕大蒜頭2個,豬心子1個,?砂9克。
〔製法〕先把豬心洗幹淨,再把朱砂放入豬心內,用文火燉熟。
〔用法〕趁溫熱食肉喝湯。
茶療方
1.菖蒲茶
〔主治〕治平素心虛膽怯之人,突受外驚,致使驚恐心悸,失眠健忘,不思飲食等症。
〔配方〕酸梅肉2枚,九節菖蒲1.5克,大棗肉2枚,赤砂糖適量。
〔製法〕先將菖蒲切片;放茶杯內,再把大棗、酸梅、赤砂糖一齊放入水內煮沸,然後傾入茶杯,將杯蓋緊密封15分鍾後服用。
〔用法〕經常代茶飲。
2.茉莉花茶
〔主治〕治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神經官能症等。
〔配方〕石菖蒲6克,茉莉花6克,清茶10克。
〔製法〕將以上三味藥共研粗末。
〔用法〕每日1劑,沸開水衝泡,隨意飲用。
3.龍眼棗仁飲
〔主治〕治心悸,症見征忡,失眠,健忘,神疲,遺精等。
〔配方〕芡實12克,龍眼肉10克,炒棗仁10克,山萸肉10克,白糖少許。
〔製法〕將棗仁、芡實洗淨,與龍眼肉、山萸肉同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煎熬20分鍾,濾去藥渣,放入白糖,攪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