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薪資調查準備
在求職前,除了撰寫簡曆、收集各類招聘信息之外,應該對想從事的“業界薪資行情”有個基本的了解,同樣的職位,會因為求職者本身的經曆而不同,也和企業自身的檔次不同而存在差異:
1沒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依公司規定”。對於無經驗的新進人員,一般公司都有明確的規定。由於你的個人能力、表現都無記錄可資證明,在這個階段的求職者,“入門”最重要。
2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可以提出一個合乎行情的範圍。要了解清楚“底薪”、“全薪”等層次的差別以及該公司的薪資架構。比如有的公司雖然月薪不高,但一年固定發16個月的薪水,或者每年會視業績發放紅利、股票等,因此不要單純地考慮月薪的多寡。
3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提出的“希望待遇”是否恰當,可以請教對方:“這樣的職位通常在貴公司待遇如何?”否則,說低了自己吃虧不說,還可能被對方懷疑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說高了,又可能不被列入考慮範圍之內。
4如果你學曆高、資曆又好(一向服務於產業中排名前十位大公司),整個麵談中表現無懈可擊,這時你才具有談判的籌碼。如果要堅持自己的價碼,勝數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對方有可能因為愛才而以高於預算的待遇錄用你。但是也不要漫天要價,如果你很在乎這份工作,或者對這家公司慕名已久且心向往之,那麼你就該判斷“好工作”與“待遇”孰輕孰重。
給朋友打工,你願意嗎?
如果有一天,一位當老板的朋友向你發出誠懇的邀約,請你去做他的屬下,你會擔心這種上下級的關係影響你們之間的朋友關係嗎?
朋友不分高下,坦誠相見,老板與下屬,一個為效益,一個為薪水,這兩種關係間的角色轉換,讓我們不自覺地擁有兩副截然不同的麵孔。倘若將這兩張臉活生生地“二合一”,會尷尬、為難嗎?
下麵是兩位朋友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趣的是,他們是殊途而同歸。
我不願意的理由
不是我小氣,也不是我嫉賢妒能,更不是我心態不好,我是一個絕對講義氣的人,尤其是對朋友。
我經常想,如果生活在武俠小說裏,我一定是個能夠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的人,但是現在讓我為朋友打工我一定不幹!盡管有一百個理由讓我在事業上助朋友一臂之力,但是隻有一個理由就足以阻撓我赴湯蹈火的信念,那就是:我不想讓友誼染上銅臭氣。我自視不是一個清高的人,也沒有視金錢如糞土的高尚品德。如果缺錢花,朋友伸手幫忙我一定不會拒絕,因為是朋友,彼此有默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嘛,但是打工就不同了,按勞取酬天經地義。如果老板是陌生人,剝削我認了,大不了炒老板的魷魚,為朋友打工則沒那麼簡單,首先要做好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心理準備;其次要像守著自己家的買賣一樣上心;第三,還要俯首甘為孺子牛;第四,要勇於直麵慘淡的同事嘴臉……隻有這樣才能和老板朋友保持友誼。
唉,何苦來呢?多累呀!不如他做他的老板,我做我的打工仔(但是老板不是他),井水不犯河水,見了麵還能一起胡侃一氣,一如當年酒後的豪言:“以後有什麼難處盡管找我,隻要力所能及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