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風暴
東南亞風波驟起
東南亞金融市場經過7、8月的震蕩後,進入9月,金融形勢開始回穩。9月中旬,世行會議在香港召開,與會者就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所麵臨的金融風險以及防範措施,形成了比較一致的看法。整個形勢似乎走向好轉。甚至向來謹嚴的菲律賓總統拉莫斯也說,他相信菲律賓的貨幣金融風暴將會很快“煙消雲散”,而且這一天的到來將比人們所預想的還來得快。
但到了9月下旬,情況又開始發生異變。先是國際信貸評級機構將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的金融級別向下調低。人們開始質疑東南亞的經濟狀況,感到情況並不妙,貨幣仍然疲弱。9月26日,印尼盾與美元的比價達到了曆史最低點:3125兌1美元。9月27日印尼盾一度再創新低。早盤時曾跌至1美元兌3.2015林吉特的曆來最低水平,過後稍微回穩,東南亞市場閉市時1美元可換3.1950林吉特。接著,東南亞各市場驚慌地拋售他們本國的貨幣,購買美元以作美元補倉。9月30日,林吉特、印尼盾及菲律賓比索跌至新低,其中林吉特跌幅最大,林吉特在亞洲交易結束之前,曾跌至紀錄低位的3.25,是日收市報3.245。10月1日,東南亞貨幣市場經曆了悲慘的一天。印尼盾、菲律賓比索及馬來西亞元跌至紀錄低位。通常不易波動的新加坡元也跌至39個月來的低位。泰銖收市時,兌美元比7月2日時下跌約40%,林吉特在交易早段引人注目地下跌,不足兩小時已跌超過4%,後來林吉特跌至3.4080,後市報3.3550,這是自1973年林吉特浮動以來,兌美元的最低價位。林吉特下跌再次對地區其它貨幣造成衝擊,紛紛下跌,印尼盾跌至曆史低位3.445左右。到10月3日,也就是泰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三個月,印尼盾跌了53%,是世界貨幣曆史上貶值第二嚴重的貨幣,僅次於當年貶值63%的土耳其裏拉。在這一天,世界貶值最利害的五種貨幣還有泰銖跌32.69%、林吉特跌25.01%和菲比索5.27%。亞洲貨幣中,
三個月的跌幅為:港幣0.12%,印度盧比0.73%,韓元2.71%,台幣2.8%,日元4.86%,新加坡元6.71%。
此後,在亞洲及全球卷起了新一輪的金融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