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的合理開發與保護(1 / 3)

沼澤的合理開發與保護

沼澤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沼澤地的開發和沼澤資源的利用勢在必行。由於沼澤是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沼澤地的開發與改造必然引起生態係統變化,因此必須因地製宜,合理開發,開發與保護相結合。

(一)沼澤是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生態學中物物相關的規律,生態係統各組分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彼此作用,相互影響,改變一個組分必然要影響其它組分,以致係統整體。一般認為,沼澤在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沼澤的草根層和泥炭層具有良好的持水能力,是巨大的貯水庫,它能消減洪峰和均化洪水過程,為江河和溪流提供水源,有助於防止環境趨幹。沼澤是天然的過濾器,它不僅可以淨化流經沼澤的水體,還能吸收空氣中的粉塵和菌類,從而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因此,對沼澤的開發利用必須從增加財富、資源振興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出發,把資源開發與保護環境密切結合起來。

(二)因地製宜,合理開發

中國不同區域的沼澤具有不同的特點,因而開發各地的沼澤必須遵循因地製宜、合理開發的原則。

1.宜墾則墾

平原地區和丘陵溝穀沼澤,在氣候條件適宜地區,均應以種植水稻為主,因為開辟水田,既可以為人們創造較大的財富,又可以保護濕生環境。中國最大的沼澤——三江平原沼澤區,屬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區內地勢平坦,沼澤連片,是中國重點農業開墾區。目前該區的沼澤化草甸和沼澤邊緣地區已先後開墾為耕地,許多潛育沼澤一經排水,表層草根層易於分解,就可以變成良好的耕地。甚至在幹旱年景,許多沼澤翻曬後也可開墾。然而近些年來,由於本區大麵積開墾,加之農業生產結構單一,引起自然環境發生很大變化,並有環境惡化的跡象。因此在沼澤的開發上還應重視綜合利用,提高沼澤地的生產力,重視沼澤的保護。

河流兩岸的低河漫灘沼澤不宜墾為耕地,那裏是魚類繁殖和育肥的場所,且有使河川徑流年內分配均化的有利作用,應加以保護;嚴禁毀葦開荒,應進一步提高蘆葦產量;采空的泥炭沼澤地可改造為耕地或辟為養魚池;典型的沼澤和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區,更不宜開墾,應建立沼澤自然保護區。

2.宜牧則牧

中國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雲貴高原等地的沼澤多適宜改造為牧場。如青藏高原沼澤分布在3400~5000米的範圍內,多見於盆穀地、河漫灘、階地及冰蝕穀地中。那裏氣候高寒,濕潤度較低,≥10℃積溫多不足1000℃,無霜期短,除藏南熱量和水分條件較好外,其他地區沼澤不宜改為耕地,適宜辟為牧場和割草場。本區多屬嵩草-苔草沼澤,沼澤植被以大嵩草為主。大嵩草具有生長期長、返青早、產草量高、營養成分好的特點。嵩草沼澤還是當地冬貯飼料的唯一割草場。當地群眾把這類沼澤作為牲畜的冬春牧場,接羔育幼草場。阿爾泰山、天山、內蒙古東部及壩上高原一帶的沼澤也應辟為牧場。

3.宜林則林

中國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中、高山區,氣候冷濕,無霜期隻有60~100天,小興安嶺北部還有永凍層存在。區內沼澤發育,影響林木生長和更新。本區沼澤不適宜發展農業和牧業,隻適宜對沼澤進行排水,人工育林。據初步統計,僅小興安嶺林區,利用沼澤人工育林,就可以擴大森林麵積30~45萬公頃,如按造林10年每公頃蓄積量為30立方米推算,可生產900~1250萬立方米的木材。

在幹旱和半幹旱地區,沼澤是唯一多水的土地,稍加改造即有利於林木生長。因此中國蒙新高原地區的沼澤,除已辟為牧場和割草場外,在適宜的地方應進行人工育林,這樣既有利於增加空氣濕度,防風固沙,保護環境,又可增加財富。

(三)沼澤保護

沼澤是自然界各種因素綜合形成的產物,是一定地區生態係統平衡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沼澤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人們還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自古以來,它總是處於被改造、消滅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自然界事物的深刻了解,對沼澤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認識,提出要保護沼澤和合理利用沼澤。

沼澤具有濕潤氣候、淨化環境的功能,是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沼澤絕大部分發育在負地貌類型中,長期積水,生長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莖交織,殘體堆積。潛育沼澤一般也有幾十厘米的草根層。泥炭沼澤在草根層之下還有一定厚度的泥炭層。草根層和泥炭層疏鬆多孔,具有很強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於本身絕對幹重3~15倍的水量。沼澤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麵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所以一般沼澤區氣候溫和濕潤。據試驗研究,1公頃的沼澤化草甸,在生長季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而沼澤的蒸發比沼澤化草甸還要大,由此可見,沼澤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

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沼澤每年向大氣圈釋放1.6×108噸氧氣,進而改變了大氣圈中氣體的組成。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有人把森林比作淨化空氣、消除汙染的工廠,沼澤同樣起到這種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汙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所以一些國家研究把沼澤作為消除城市汙水、淨化環境的重要途徑。

沼澤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發展副業和多種經營的重要條件。沼澤中生長著大量的野生纖維植物,特別是蘆葦資源,是中國造紙工業的重要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地位,如何利用沼澤的優勢發展蘆葦生產,是值得重視的問題。中國是森林覆蓋率很低的國家,但每年仍需采伐大量木材用於造紙工業和其他建設的需要。可是作為造紙工業優質原料基地的蘆葦沼澤,卻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開墾為耕地,這種不合理的開發,既浪費了資源,又破壞了生態平衡,更不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濟規律。因此,蘆葦沼澤應給予很好的保護,加強人工管理,提高單位麵積產量。對生長發育不良的蘆葦沼澤應進行改造,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使蘆葦麵積擴大,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要。沼澤區還是鳥類、魚類棲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場所,許多珍禽每年來到沼澤地覓食、繁殖。1976年在三江平原調查,僅丹頂鶴就有300多隻。沼澤中還有許多藥用植物,如睡菜、水木賊、菖蒲、澤瀉、慈菇、驢蹄草、菰等;在水體沼澤化的水麵上,還有浮水藥用植物,如莕菜、萍蓬草、睡蓮等。至於沼澤化草甸中的藥用植物就更多了。由此可見,沼澤區資源豐富,種類繁多,適宜多種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