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造林綠化

事實表明,無論是世界林業還是中國林業,都麵臨著兩種趨勢,即一種是下降的趨勢,森林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地球上消失;另一種趨勢是上升的趨勢,人們自覺地、有計劃地培育、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已日益成為社會性的活動。中國森林的下降速度雖然沒有像有些國家和地區那樣快,但長期以來一直在下降,直到最近才初步得到控製。從人均森林蓄積量來看,中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材的國家。嚴峻的現實向我們提出:保護和利用好現有森林資源,努力擴大森林資源,是全國人民長遠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項緊迫的戰略任務。必須把培育森林,提高森林覆蓋率,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來加以考慮和安排。要繼續組織發動全國人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付出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加速建設以森林為主體的綠色屏障,實現“綠化祖國”和“大地園林化”的奮鬥目標。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1980年發出的《關於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指示》中,向全國人民提出了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0%的長遠奮鬥目標,並要求到本世紀末力爭達到20%。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並且改變森林分布不均的狀況,就能夠較好地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從而為農業、牧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為全國人民提供優美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木材和林產品的供應狀況將會大大改善。當然,實現這個目標是艱巨的,但是也具備許多有利條件。首先,中國發展林業的潛力很大。全國有多種多樣的優良喬、灌木樹種,適宜各種自然類型的地區發展。東南半壁自然條件好,適於培育多種大森林。其次,自然生態演變的過程,已使越來越多的人對森林的作用認識更為深刻。多年來造林、育林的實踐,為今後更好地造林、育林提供了豐富的經驗。第三,更為重要的是,近十餘年來,國家對保護森林、發展林業采取了一係列的重大決策和措施,為加快林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把這些有利條件變為現實,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麵做好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森林作用的認識

要實現上述目標,要求人們對森林的作用有明確的認識。森林作為維護良好的陸地生態環境的關鍵因素,人類是處處離不開它的防護作用的。一個國家的林業發達與否,對國家的富足,民族的繁榮有著密切關係;有了發達的林業,也是社會文明的標誌之一。正是從這個意義出發,國家已把植樹、種草、種花,綠化、美化、保護環境作為重大國策提出。並確立了新的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發展農業和進行農村改革的前提條件。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無論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還是保持生態平衡,都與森林有密切的關係,森林所承擔的任務十分重大。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培育森林和整個林業工作,首要的任務是保衛國土,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氣候,減少水旱、風沙、霜雹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的破壞作用。此外,森林有豐富的物產,能為國家和人民提供多種用材、多種林產品和油料、藥材、肉食等;發展薪炭林,是解決農村能源匱乏問題最重要而又較快、較省的一個途徑;綠化、美化城鎮和鄉村,能使人們生活在優美的環境裏。

上述任務既是森林的多種功能和社會效益的主要體現,又是自然規律與社會需要的統一,在進行林業建設,培育、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中必須兼顧這些任務,全麵作出安排。而要全麵完成這些任務,第一步就需要在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前提下,有一個農林牧協調發展的科學規劃。根據因地製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作出合理的生產規劃布局,以消除盲目地農林、林牧爭地,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土地資源。根據自然條件,劃為林區的縣、鄉,應實行以林為主的方針;山區發展林業條件好,應發展以林為主體的立體農業。在生產方式上,應改革刀耕火種、廣種薄收、輪墾輪種的落後耕作方式,禁止毀林開荒、陡坡開荒;開墾的陡坡地,應按國家規定限期退耕還林。森林植被稀少的北方幹旱地區,應從植樹種草入手,改善生態環境,以林促農、促牧,達到全麵發展。從林業建設本身來說,應徹底擺脫以生產原木為中心的思想,改變重采輕造、重森工輕營林的偏向。從森林的多種功能來看,生產木材固然是一個重要的方麵,但嚴格說來,提供木材隻是森林的一個副產品,因為林業的主體是森林,沒有森林也就沒有木材可取。因此,在林業的生產建設中,必須擺正采伐利用與森林培育的關係,堅持以營林為基礎的方針,加強營林和更新工作,按照用材林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製森林采伐量,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2.堅持科學造林,提高造林質量

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的中心環節,是大力植樹造林,種草種花。多年的經驗說明,要使造林綠化取得較好的實效,必須解決好造林綠化的速度與質量的關係問題,實質上也就是科學造林的問題。中國有十幾億畝荒山荒灘需要造林,加上現有林地中需要補植的麵積,任務十分繁重。加快造林綠化的速度,是四化建設的迫切需要,一定要千方百計努力爭取。但是速度與質量是辯證統一的整體,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沒有質量也就談不上速度,這是長期以來許許多多的事實所證明了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須認真處理好這兩者的關係,在爭取速度的同時,切實注意科學造林,在講求質量的前提下求速度。務必要把工作做得紮紮實實,講求科學,講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