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續)

英國和愛爾蘭

英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在近一百多年的時間裏,它經曆了旅遊發展階段的全過程,因而具有典型意義;愛爾蘭在旅遊地理上與英國有較密切的聯係,因此把它們放在同一個單元闡述。

一、英國

英國麵積約24.2萬平方公裏,人口5740萬(1990)。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但也有少數人信奉天主教。此外,還有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猶太教和佛教。

現在,英國的旅遊發展處於最高級階段。英國國內旅遊異常活躍,每年進行國內旅遊的人次約為該國人口的2.5倍,國內旅遊地密集,旅遊基礎設施(如旅館、碼頭、海濱道路和房屋、公路、鐵路運輸等)完善。不僅如此,英國人出境進行國際旅遊的人次也非常之多,每年約相當於該國人口的一半,因而成為重要的國際旅遊客源國。這些國際旅遊者不但去歐洲各地,而且去遙遠的亞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他們的足跡遍布世界。

英國由大不列顛島(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三部分)和北愛爾蘭,以及海峽群島、馬恩島等島嶼組成。

(一)英國的旅遊資源區

英國國內旅遊地理格局是本世紀60年代完善起來的。國內度假旅遊高度集中於英格蘭,且主要集中於英格蘭南部,即沿南海岸自東向西直到康沃爾半島,這裏既有適宜的氣候,又有明媚的陽光。其次,集中於北部人口稠密的工業區,如布萊克浦為西北部的旅遊者服務,北威爾士沿海為默西賽德和伯明翰的旅遊者服務,斯卡伯勒為東北部的旅遊者服務。這種分布狀況表現出旅遊客流方向向南和向沿海的特點。到英國的外國旅遊者,規模相對較小,他們集中於倫敦、斯特拉特福、牛津和劍橋等城市地區,以及其他一些曆史古城。

旅遊地的這種分布反映了氣候和人口分布兩個因素。首先,蘇格蘭和威爾士雖然有許多景觀和沿海旅遊資源,但是氣候潮濕、雲量多、氣溫偏低,且天氣不穩定;第二,英國人口多集中於東南部,大部分人是就近進行度假旅遊的。

1.英格蘭英格蘭在大不列顛島中部和南部。其北部西側的奔寧山脈,海拔400~500米,自北向南逐漸降低,向南變為丘陵和平原;同時,西坡較陡,東坡平緩並逐漸變為丘陵和平原。境內有很多短小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泰晤士河,流經倫敦注入北海。英格蘭東南部集中了全國70%以上的人口。泰晤士河以南,天氣溫暖、相對較幹燥、多陽光。英格蘭的北部,天氣較涼、潮濕多風,同時離主要人口集中區較遠。南、北之間是過渡性的地區。

英格蘭的國內旅遊與入境國際旅遊的空間格局完全不同。

國內度假旅遊高度集中於南部,即西起康沃爾半島(英格蘭西南),向東直到倫敦和泰晤士河下遊河段之南的地區。這裏有優越的氣候和景觀旅遊資源,每年接納國內度假旅遊者人數占全國的40%。其餘地區的度假旅遊者到達量要少得多。國內商業旅遊則主要集中於倫敦、伯明翰地區(國內展覽中心)和康沃爾半島(這裏許多旅遊地有良好的會議設施)。其中以倫敦最為重要。

入境國際旅遊者所選擇的旅遊地主要是倫敦,以及從倫敦向西北方向直到威爾士以東一帶。除倫敦的許多名勝以外,英國王室所在地溫莎堡、牛津和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都在這一範圍內。

縱觀英格蘭的旅遊空間格局,可以發現各地的旅遊功能不同。倫敦作為曆史、文化旅遊地對於國際旅遊者最為重要;作為商業旅遊地對於國內、國際旅遊者都很重要;而對於國內度假旅遊則居於次要地位。英格蘭的東南部和西南部是第二個重要的旅遊地區,它們擁有各種各樣度假、商業和沿海旅遊設施,但又以國內度假旅遊為最重要。在英格蘭其他地區,旅遊地基本呈均勻分布,但是最北麵旅遊地到達人數最少。

在英格蘭範圍內,旅遊者的移動除符合一般規律(旅遊客流向南、向沿海)以外,有相當大比例的英格蘭旅遊者在自己的居住地及其附近地區旅遊。英格蘭東南部是整個南部旅遊區的主要客源地。同樣,其他地區也有類似情況,如英格蘭東中部的米德蘭地區,旅遊者中約1/4是米德蘭當地居民。

英國絕大部分人口分布於從英格蘭東南部起,經倫敦、伯明翰,到曼徹斯特這一西北-東南向地帶內。以倫敦為中心的主要輻射交通運輸線路,便於旅遊者向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流動。從曼徹斯特到康沃爾半島的布裏斯托爾及半島南岸埃克塞特的公路,有利於旅遊者從北麵向英格蘭西南部流動。

英格蘭的主要旅遊資源區如下:

1)倫敦。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它跨泰晤士河下遊兩岸,包括附近29個城鎮,統稱大倫敦,人口700萬以上。倫敦始建於公元43年,11世紀成為商業和政治中心,18世紀為世界最大海港和國際貿易中心。市中心的倫敦城,是英國的金融中心,這裏有全國最大的銀行、交易所和多種企業經營機構。西倫敦是王宮、議會、政府部門所在地。東倫敦是碼頭、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從倫敦橋以下至河口的泰晤士河兩岸為倫敦港區,沿岸上百公裏,船塢、碼頭、倉庫林立。倫敦有許多著名建築物,如倫敦塔(建於1078年)、白金漢宮、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等。城東南有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為地球經度起算點)。

旅遊點多集中於倫敦西部和中西部。旅遊者中除商業旅遊者外,都是為了觀賞曆史建築物、文化和傳統事件遺址,享受商店、飯店、夜總會和其他娛樂設施而來。這些旅遊點絕大部分在倫敦城中心以西。每年夏季旅遊高峰期,這裏的交通擁擠堵塞嚴重。雖然有2/3以上的國內旅遊者投宿於親友家,但對旅館仍造成很大壓力。停留性旅遊者在全年各月中分配較均衡,因為不僅有夏季度假旅遊,而且有日益發展的春、秋季短期休假旅遊。但是,夏季的一日遊者和入境的國際旅遊者人數眾多,從而導致到達者人數猛增,7~8月達到最高峰。嚴重的交通堵塞已經引起了旅遊者與當地交通設施不足之間的矛盾。旅館床位的明顯不足也是嚴重問題之一。

希思羅機場是進入英國和歐洲的重要門戶,它位於倫敦西部邊緣,因而使得國際旅遊者在西部集中的現象更加突出。機場附近也出現旅館短缺現象。

倫敦東部是該旅遊點的第二個集中區。倫敦市中心是證券市場和英格蘭銀行所在地,還有聖保羅教堂、倫敦塔和倫敦橋等。這些地點吸引了大量的度假旅遊者和一日遊者。倫敦城東南的格林尼治旅遊點吸引力較小,而倫敦舊碼頭則是一批旅遊點的核心地點。歐洲許多城市被遺棄的市區內碼頭已改做它用,倫敦也不例外。倫敦舊碼頭改造的主要措施,一是將住宅建設和商業性土地利用推向市場;二是改善交通,發展旅遊業。在發展旅遊業方麵,首先是以碼頭小鐵路將其與城市商業區聯係起來;同時通過新建的倫敦機場(位於泰晤士河北岸,舊碼頭之南),將碼頭與倫敦市以及歐洲大陸旅遊目的地連結起來。這種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改善,無疑將促進倫敦舊碼頭的旅遊業。在此基礎上,舊碼頭的旅館開發隨之興起。再者,舊碼頭曆史建築物的保護和維修,水上運動和其他休憩設施的開發,將有力地把度假旅遊者和一日遊者吸引到倫敦這一地區。

據估計,旅遊業每年為倫敦掙得47億英鎊的經濟收入,並使大約20萬人就業。然而,旅遊業也為倫敦帶來環境問題。當局采取的措施趨向於使倫敦範圍內的旅遊點盡可能的分散,以減輕局部地區的壓力。

2)康沃爾半島。英格蘭西南部的這個半島,就旅遊者投宿狀況來說,是英國僅次於倫敦的旅遊區。這裏基本上是自然風景區,主要旅遊資源是溫和的氣候、自然景觀、沙灘和未完全開發的海岸。

作為一個主要旅遊區,該半島所接納的國內旅遊者占全國的2/3以上,國際旅遊者約一半左右。旅遊高峰季節十分明顯,國內旅遊者的42%和國際旅遊者的47%在7~9月間到達,此時旅遊地和公路都十分擁擠。該區內較大的旅遊勝地隻有托貝一個;其他還有許多較小的旅遊地,如道什利、廷茅斯、紐基、邁恩黑德、海濱伯納姆等;此外,還有美麗的古老漁村,如科洛韋利、波爾佩羅以及度假村等。

半島的南岸有斷崖、沙灘和沙嘴,河口具有良好的劃船條件。北岸較崎嶇,在小的沙質海灣之間常常分布有石質斷崖。沿海的許多地方尚未開發。在內地,波狀起狀的鄉村地區有許多曆史村落。該地區的國家公園提供了若幹開闊地麵:達特穆爾高地的特點是有大片陰涼、開闊的高沼地,時而有岩體突起其間;靠北部的埃克斯茅地形則較和緩,高沼地限於丘陵的脊部,而丘陵為深穀所切割,穀內布滿森林;還有其他一些地方提供了麵積較小的開闊地。所有這些景觀都為徒步旅行、乘馬車旅行、鄉間旅行和其他鄉村度假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地點。

在這一地區,過去和現在一直都有許多行業為旅遊業服務。例如,普利茅斯以北的19世紀采礦場得到恢複而作為旅遊點,德文郡的幾個蘋果酒廠向旅遊者開放。其他還有各種各樣的人工旅遊點,如微型鐵路、模型村落、遊樂場、英國海濱會議中心等。這些旅遊點具有多種多樣的特點,規模小但數量多,隻有少部分每年可接納50萬人以上的遊客,旅遊者可有多種選擇。大部分旅遊點位於沿海一帶,這些地方都容易到達,住宿地集中。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沿海的旅遊壓力和擁擠程度甚大,所以地方當局限製在沿海,而鼓勵在較遠的內地進行新的旅遊開發。與此同時,由於該地區的經濟過分依賴於度假旅遊,所以英國和當地有關部門試圖通過增加多樣化的旅遊供給(如在較大的旅遊勝地開展會議和商業旅遊)來促進這裏的經濟發展。這一地區的旅遊住宿地規模一般都不大,大多數旅館不到10個房間,因而容易受國內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嚴重打擊。目前它們有向養老院或自助飲食旅館轉化的趨勢。

3)南部沿海地區。這裏所說的南部沿海地區,指除康沃爾半島以外的英格蘭南部地區。英格蘭南部沿海基本上是低地,懸崖很少,隻有比奇角、懷特島和多塞特郡的珀貝克海岸有局部懸崖分布。在樸次茅斯東麵的塞爾西附近,海岸有沙質和礫石海灘,其中大部分已在19世紀時開辟成傳統的海濱旅遊地,近期有的地方開發為驅車通勤者或退休者的居民點。

在懷特島與陸地之間的索倫特海峽海岸開發不多,因為沿海由泥質沼澤地和河口構成,不適宜海灘旅遊,但港口適宜於開展航船活動。向內陸,鄉村景觀無多大吸引力,可是在一些地方有森林和石南叢生的荒原,吸引了許多旅遊者和一日遊者。除了沿海外,該地區主要旅遊目的地是坎特布雷教堂和索普公園,兩地每年的旅遊者到達人數都在100萬以上。前者在曆史和建築上有重要意義,而索普公園是一現代主題公園,由采礦場改造而成。肯特、薩塞克斯、薩裏都與倫敦有很好的交通聯係,它們既能滿足停留性旅遊者,又能滿足來自倫敦的一日遊者和駕車通勤者的需要。布賴頓有一個5000座位的會議中心,迪爾和伊斯特本有全天候遊樂設施。

英格蘭東南角與歐洲大陸之間海上交通聯係十分密切。最短、最頻繁的輪渡路線是從多佛爾、福克斯通到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港口。但從希爾內斯到荷蘭的弗拉辛,從紐黑文到法國的迪耶普也有輪渡。海峽隧道的開通,對從歐洲大陸到英格蘭東南部來的一日遊者具有極大吸引力。然而,從大陸來的旅遊者大部分隻在英格蘭東南部中轉過境而不停留。

航空旅遊者也有類似的情況。倫敦第二國際機場蓋特威克位於這一地區的薩裏,每年旅客達1900萬人以上(占英國航空客流量的22%),但其絕大多數都直往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