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裏夫人
一、不幸的童年
在世界偉大科學家的行列中,居裏夫人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她高潔的品格尤為世人所敬仰。愛因斯坦曾這樣說:“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裏夫人是唯一不為榮譽所顛倒的人。”
居裏夫人原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她祖上原是擁有幾百公頃土地的波蘭貴族地主,18世紀末,沙皇俄國夥同德意誌、奧地利瓜分波蘭,致使波蘭亡國。國家的多災多難使人民生活受到巨大影響,斯可羅多夫斯基家族的財產越來越少,等瑪麗亞的祖父約瑟·斯可羅多夫斯基降生後,家道已經衰落。為了改變日益困窘的家境,約瑟棄農研究學問,希望借此改換門庭,光宗耀祖。後來便在盧布林管理一所男生學校。
瑪麗亞的父親叫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他長大後仿效祖父,在聖彼得堡大學讀書,後回到華沙教授數學和物理學。1860年,他與一位年輕、聰明而又美麗的女子結婚,按照當時習慣,人們稱她為斯可羅多夫斯卡夫人。她出身波蘭小貴族,受過良好教育,在一所私立學校畢業後做了教師。她本性善良,風度嫻雅。她開辦一所寄宿女校,出色的管理才能使她的學校遠近聞名,城裏上等人家的女兒紛紛到她的學校讀書。1867年11月7日,她最小的女兒呱呱落地,波蘭人喜歡使用愛稱,於是家人便親昵地稱她“瑪妮雅”,她就是後來揚名全球的大科學家——居裏夫人。
瑪妮雅生活在教師之家,父親嚴肅、慈愛,他在中級學校教了30年書。他的生活態度一絲不苟,無論做什麼事,他事先都有一個頗為周密的計劃。例如帶孩子們外出度假,他一定製訂一個旅程表,凡是重要的景點,都一一標出。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識,他總是及時了解自己所教授的物理學的發展動態。他對語言文學也頗有研究,不僅能講法語、英語、德語等幾國語言,還經常自己親自寫詩,每當周末,一家人圍著茶爐談話,他便給孩子們大聲朗讀波蘭愛國主義詩人密茨凱維奇等人的作品。瑪妮雅在這樣一個學術氣氛很濃的家庭中成長,使她自幼便養成了愛好讀書的習慣。當她隻有四歲的時候,她的二姐布羅妮雅和她一起學習字母。一天早晨,布羅妮雅在父母前朗讀一段文章,瑪妮雅嫌她讀得結結巴巴,便從姐姐手裏搶過書,非常流利地讀出第一頁的第一句,使她的父親大為吃驚。作為教師,他們夫婦都覺得女兒四歲便開始學習未免太早,於是,以後每當瑪妮雅伸出小手去拿屋裏的大字書本時,父母便有意引導她做別的遊戲,他們總是這樣說:“你還是去玩木塊吧,”或是“你的洋娃娃在哪裏?……我願意你到花園裏去。”
瑪妮雅到了入學年齡,她在西科爾斯卡女士開辦的寄宿女校學習。這裏環境幽美,紀律嚴格。所有女孩都穿藏青斜紋嗶嘰製服,露出潔白的衣領。瑪妮雅在班裏年齡最小,但各科成績總是名列第一,對於這個出色的學生,老師總是格外喜愛。
1825年沙皇尼古拉接替皇位,他下令把波蘭改為俄國的一個省。波蘭人民不甘心忍受奴役,武裝起義風起雲湧。沙皇對此采取嚴厲鎮壓,起義領袖被處絞刑,參加起義的革命誌士被大批流放到西伯利亞。同時又派遣大批官吏、警察監視波蘭人民,嚴禁出版有反抗思想的報紙和書籍,並且不允許波蘭學生學習本民族的曆史和語言。但是愛國的情感是封鎖不住的,教師們常常偷偷在課上用波蘭語講述波蘭曆史。有一天,曆史教師安多尼娜·杜巴爾斯卡女士在課堂給學生們講死去多年的波蘭國王斯塔尼斯拉斯·奧古斯特·波尼阿脫夫斯基的事跡,教室裏鴉雀無聲,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著。忽然,傳來輕輕的電鈴聲,兩聲長,兩聲短,這是沙俄派來的視察員又來巡視的信號。學生們馬上敏捷地將桌上波蘭文的筆記本和書收拾在一起搬出教室,換上剪刀和線軸,低頭做著縫紉活兒。不一會兒,校長西科爾斯卡女士陪著視察員霍恩堡來到教室,他先是檢查了幾個學生的桌子,沒發現什麼違禁書本,然後便坐在椅子上準備提問。由於瑪妮雅功課好,讀書多,俄語又說得最流利,所以,通常由她來回答視察員的問題。這一次她照例被教師叫起,霍恩堡首先讓他用俄文背祈禱文,然後又讓她說出一長串沙俄皇帝及皇族的名字和尊號,瑪妮雅板著臉孔,毫無表情地但又一字不差地回答了所有問題。最後霍恩堡突然提出一個令人憤怒的問題:“誰統治我們?”瑪妮雅不願回答這個侮辱性的問題,她停頓了一會兒,霍恩堡又生氣地大聲重複了這個問題,瑪妮雅壓抑住痛苦與反抗的感覺,用低低的聲音回答:“亞曆山大二世陛下,全俄羅斯的皇帝。”當她這樣說的時候,她的臉變得蒼白。視察員走後,她再也忍不住撲在老師懷裏痛哭。這顆幼小的心靈,過早體驗到屈辱和悲哀。在短短幾年中,不幸的事情接二連三地降臨到瑪妮雅一家人的頭上。
1873年暑假過後,瑪妮雅的父親斯可羅多夫斯基帶全家返回諾佛立普基路,準備辦理開課事務。他忽然得到通知,他的薪水減低,副監學頭銜以及住房一同取消。他知道這是由於自己平時袒護那些在作業裏出現“波蘭性語句”的學生而遭到有關當局的迫害。與此同時,斯可羅多夫斯基被一位親戚遊說將自己全部積蓄3萬盧布拿去投資所謂神奇的蒸汽磨,結果賠得一幹二淨。這真是雪上加霜。為了維持家庭必要的開支,斯可羅多夫斯基先生被迫接收寄宿學生,由他提供食宿和課外輔導,以便增加經濟收入。這些寄宿生的到來,不僅攪亂了家庭生活的寧靜,而且還帶來可怕的疾病。1876年1月,一位寄宿生患斑疹傷寒,很快傳染給瑪妮雅的兩個姐姐素希雅和布羅妮雅,幾個星期之後,布羅妮雅掙脫了死神的魔掌,而大姐素希雅卻被傷寒奪去了生命,年僅9歲的瑪妮雅生平第一次和悲痛欲絕的家人為姐姐送葬。而此時她的母親也已是重病纏身。
斯可羅多夫斯卡夫人生下瑪妮雅之後,便患上結核病,雖然經過多方治療,仍不見好轉。她是個堅強的女性,盡管病情漸重,但她仍然忙碌,她的衣服依舊十分整潔,她的臉上看不見一絲的憂鬱,以至常常使人產生錯覺,認為她身體健康。但她從不擁抱孩子,以免把可怕的疾病傳給孩子,所以瑪妮雅從小沒有得到過母親的親吻,母親至多用手指慈愛地撫摸她的額頭,每當瑪妮雅緊緊拉住母親的時候,母親總是輕輕推開她的手。瑪妮雅雖然弄不清母親這樣做的原因,但她知道母親身患重病,所以每當她晚上做祈禱時,總是加一句“保佑我母恢複健康”的禱辭。
家庭的不幸,並沒有使瑪妮雅的學習熱忱有所衰減。每天晚上,她便和姐姐及其他住在家中的寄宿生一塊讀書學習,她總是提前做完自己的功課,餘下時間或是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更多的時候則是獨自一人坐在桌邊讀書。她對讀書有一種特別的愛好,經常專心致誌,旁若無人。有時姐姐和寄宿生們故意在她旁邊大聲喧嘩,但她連頭也不抬。於是有一天,她們想出一個逗弄瑪妮雅的新辦法,她們輕手輕腳走到瑪妮雅身邊,在她附近搭起一個高高的椅子架,然後悄悄離開,躲在一邊看熱鬧。瑪妮雅全然不理會她們所做的一切。半個小時後,她讀完書中的一章之後,抬起頭來,當她剛剛移動身體,便聽到一聲轟響,椅子架倒塌了。姐姐海拉高興地叫起來,而瑪妮雅剛剛從沉醉的書中醒來,她沒有哭,也沒有發怒,隻是默默撿起書本,轉到另一個房間,當她從那些惡作劇女孩們身邊走過的時候,平靜地說了一句:“真無聊!”那神情像個小大人。瑪妮雅讀的書內容廣泛,書本為她展開了一個新奇的世界。她沉浸在書本之中時,便忘記了可惡的學校視察員,忘記了疾病和死亡的恐怖,忘記了寄宿生給家中製造的惱人的騷動。但是書本並不能驅散因母親重病而籠罩在全家頭上的烏雲,瑪妮雅熱烈而虔誠的祈禱也阻止不住那日益臨近的可怕事情的發生。
1878年5月9日,瑪妮雅和姐姐、哥哥及父親一起站在生命垂危的母親床邊,母親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世,她用盡最後力氣看著她如此眷戀的丈夫和兒女,低聲說出她生命的最後一句話:“我愛你們。”
瑪妮雅又一次穿上黑色的喪服,這個剛剛十歲多點的女孩,兩年多的時間,先後失去了母親和大姐。她覺得上帝是這樣的不公平,先後奪取兩位善良親人的生命。這可怕的打擊使這個兒童失去了她這個年紀應該享有的快樂與幸福,但是瑪妮雅並沒有因此而絕望消沉,相反,多災多難的生活環境培養了她的獨立精神和堅強性格,使她成為一位不向命運低頭的女性。
二、家庭女教師
1883年6月12日,瑪妮雅中學畢業,因為成績優異,她榮獲金質獎章。在隆重的畢業典禮上,瑪妮雅身穿禮服向同學們致告別辭,她得了一大堆獎品,這使她的父親感到十分自豪。最小的女兒已經長大成人,她即將走上社會,選擇一份職業。在此之前,辛勤苦讀多年的女兒也該享受一下,於是,斯可羅多夫斯基決定讓瑪妮雅到鄉間休息度假一年。這使她感到無比快樂,她暫離了喧囂的城市,來到美麗、寧靜的鄉村,她和夥伴們到樹林中去散步,玩起了童年的遊戲。她們蕩秋千、遊泳、采摘花草,還學會騎馬。這年冬天,她來到斯德齊斯拉夫叔父家裏。她參加了狂歡節的慶祝活動,她興奮地坐上雪橇,戴上麵具,參加化裝舞會。這個正值花季的十六歲少女,恢複了她活潑的天性,鄉間多姿多彩的生活令她心醉,她在給姐姐布羅妮雅和女伴卡霽雅的信中描述了她快樂的心情。1884年7月,剛剛返回華沙的瑪妮雅又接受她母親過去的學生德福略瑞伯爵夫人的邀請,到她鄉下的別墅度過最後兩個月的假期,很快瑪妮雅和姐姐海拉便來到伯爵夫人美麗的住所。周圍是緩緩流過的河水,岸邊的垂柳隨風輕輕擺動,田野一望無際,多美的景色啊!更令她們興奮的是伯爵夫婦為孩子們設計的花樣翻新、名目繁多的遊戲活動,特別是在他們結婚十四周年紀念日,應孩子們的要求,他們舉行了一次規模很大的跳舞晚會。在這場舞會上,海拉和瑪妮雅盡情地跳著,她倆興奮得雙頰通紅,可愛的瑪妮雅居然把一雙嶄新的紫皮舞鞋跳得掉了鞋底。這是這位偉大女科學家一生唯一一段盡情歡樂的美好時光。14個月徹底放鬆的休假之後,她精力充沛地返回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