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毫無疑問是出了大禍事,但是,楊貴妃卻一些不覺得,她為了被人追回而不快,回入宮中,在生氣中直往長生院。
袁思藝在內苑的中門就告退了,楊貴妃在入長生殿之後,牢騷滿腹,向謝阿蠻說:“豈有此理,我出去一次,他們竟對我這樣子!你看,會不會是皇帝命他們這樣做的?”
謝阿蠻一怔,她是建議人,此時,她終於想到了中間一些問題,不過,她又不緊張,笑說:“算了,等皇帝來時問問,我想,一定是高老頭兒出的鬼!”
謝阿蠻扮了一個鬼臉,“這老頭兒人雖然很好,有時,卻也有些怪氣的!”
“他是好人——”楊貴妃歎了一口氣,“我不知道是誰,但一定和皇上有關的,沒有皇帝的主意,袁思藝可不敢追我來的!”
就在此時,張韜光來告:皇帝立刻會來。他暗示,謝阿蠻應該回避一下。
謝阿蠻伸伸舌頭,欲言又止,轉身向左側的門走,而楊玉環真的不滿了,她憤憤地說出:“我出去一次,有什麼了不得的事啊!值得如此大驚小怪地,好沒來由!”
“貴妃,宮中的事,有時會出人意外!”
這時,又來了報告:皇帝駕蒞——平時,皇帝來,不會有這樣一再報告的,一再報聞是官式,照理,楊玉環應該出迎,但她沒有,她在氣惱中,對宮廷禮節已完全忘記。
皇帝到了,並無特別的嚴重神氣,可是,皇帝的神態與平常卻有些不同,但在和楊玉環相見時,他依然有一些或者是裝出來的笑容。他問:“玉環,我在朝散時,聽說,你出宮去——”
“我出宮一次,”她在氣憤中接口,“我又不是逃走,你卻要人追回!”
“玉環,他們報告,你私出,赴諸王宅,這事和體製不合的,不但會鬧大笑話,而且,還會出更嚴重的事——”皇帝的麵色轉為嚴肅了:“玉環,你應該知道的!”
“我不知道,他們來報告說阿僾病危,我就出去看他。”楊玉環直率地說出。“不論如何,他總是我生的,我不該去看麼?”
皇帝希望楊貴妃自我掩飾一下,把宮中轟傳的問題敷衍過去就算了,可是,楊玉環卻不曾體會君皇的用心,她直言無諱,那樣,使得大唐天子狼狽了,他說:“荒唐啊!玉環,你在宮中的時候也不短了,怎麼連普通的禮節都不知道?怪事,侍從也不告訴你!”
皇帝雖然譴責,可是,最後的一句話還是為她留有餘地,可是,楊貴妃又不能體會,她為皇帝第一次以謹嚴的,甚至是無情無義的態度相對而震動和憾怒。她嫁過兩個丈夫,從第一個丈夫到第二個丈夫,都對她歡順和縱容的,曾經,她知道待皇帝不同於待其他的人,然而,宮廷生活的自然與諧和,使她忘了事君之道,現在,她被皇帝指責為荒唐而有了怒意,一些也不保留自己的情操,隨著,尖銳地說出:“這是荒唐的?一個人的母子之情是荒唐的?”她賭氣了,側轉身,“那是我犯了罪,你就治罪好了!”
皇帝一怔,從來沒有人會在他麵前如此說話的,在兒女私情中,有一些事很平常,而此刻,他忽然覺得,楊玉環這一席話是向他的皇帝權力挑戰!他不能不怒了,他哼了一聲,說出:“豈有此理!”身體有些抖顫,再說:“開國以來,從來沒有一個妃嬪如此過!”
她不肯退讓,近乎乖戾地說出:“那麼,你治罪呀!我不配妃嬪,你可以放逐我出宮;”楊玉環稍頓,冷峻地說出:“我父親死了,長兄在守製,都不在長安,但我家有人在,如楊錡,我剛到過他那兒,那也算是我娘家,放我出去好了!”
皇帝本來不願把事件擴大的,可是,楊貴妃似乎迫上來,他對自己所寵愛的人的好脾氣,終於也崩潰了,他真想上前去打她一拳,那是為了她辜負了自己維護的至情。但是,他沒有,一腔怒火發泄在臨近的長幾上,他順手把幾上的陳設揮掃落地。
器皿墜地的聲響中雜有皇帝似吼的叫聲:“反了!”
突來的事件,楊玉環吃了一驚,可是,她也在氣盛中,雖然麵對著君王,人世間至高無上的一個人,在這樣的場合,一樣不願屈服,在驚心的聲響中,她正麵對著皇帝,又虎虎地說:“用不著毀壞東西,我犯了罪,就驅逐我出宮好了!”
裏麵的聲響驚動外麵的侍從,有兩人進入,而皇帝,於盛怒中轉身,正迎著那兩名內侍,他運用至高的皇權了,在暴怒中隨著楊玉環的指引而運用權力,他叫出:“貴妃忤旨,放還!立即放還本家!”兩名內侍愕然應是,看皇帝向外走,其中一名內侍想挽回,同時也希望確定,急問:“陛下,貴妃——”
“貴妃忤旨,著即出宮送還本家!”皇帝氣促地嚷出,一麵走,一麵又說:“豈有此理!”
皇帝最後的說話,應是肯定的詔命了,那內常侍一凜神,心知事件已無可挽回,他依照宮廷體製說出:“貴妃謝恩——”
楊玉環雖然也在驚悚中,但她並未依照內常侍的唱呼而移動身體,她以尋常夫妻的觀念看事,丈夫驅逐自己,還有什麼恩可謝呢?
“貴妃……”那內常侍惶惶地叫著——這樣的事發生在宮廷中是他所全料不到的。現在,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皇命放出,可是,在宮廷的曆史上,沒有把一位忤旨的貴妃輕易放逐出宮回本家的,再者,處分貴妃,也需要有正式詔命,可是,皇帝親口所說,他又不能不遵從。由於不知所措,他叫了一聲,訥訥然無法再說話了。
楊貴妃在憤懣中,恣放地說:“皇帝立刻放我出宮,你去備車——我的本家,哦,在長安城內——”她稍思,再說:“去駙馬都尉楊錡宅!”
“貴妃……”內常侍欲建議找人緩和,但是,他想到了自己是直接受皇命的,隨便說話,就會獲罪。
而此時,謝阿蠻膽怯地出來了,她看著貴妃說:“皇帝真沒道理……”她的話才出口,被內常侍喝止了,同時,已有人備車,入告,緩和的可能性已失去了。
一宗史無前例的嚴重事件,兒戲地出現在大唐宮廷中,後宮最尊貴的貴妃,乘了表有她階級的宮車,被逐出宮,沒有人能為此事說話。楊貴妃本人,就著了隨身的衣服,在衝動的怒氣中上車,兩名宮女在惶惑中受內常侍的暗示,奔著相隨而上車。
唐宮中著名的舞伎謝阿蠻被突來的事變所怔住,見宮車離去之後,她呆立著,手足無措,一名女官出來,推撼著她,低說:“小鬼,你出麵去找高力士,向皇帝陳情——”
“我去?“謝阿蠻稍思,“高公公不大喜歡我的,這事真糟,我想,你去說的好,看看有什麼辦法挽回,我想,皇帝不象真的不要貴妃了!”
“是啊,所以要趕快去設法挽回,我有職位,不能說話的,你不妨,到處亂走亂說話慣了的,沒有人會罰你,再者,剛才是你隨著貴妃出宮的!鬧事情,也有你的份。”
“那就是我去好了,不過,高公公不見得肯聽我的——他對我,從來就不大看重!”謝阿蠻發著牢騷。“好,我去找他再說,大不了挨他罵一頓。”
當宮中轟傳著楊貴妃忤旨而被逐出宮時,楊貴妃在一天中,同一個上午,再到了楊錡的家。
她曾經大怒,但在宮車中過了一段時間,怒氣消失了,有一些自傷——她想到平常時日皇帝對自己的寵愛,人們稱為罕見的,然而,一宗在她以為很輕微的事件,卻引致如此的後果,她對自己的任性沒有譴責,她遺憾於一個皇帝的情愛無常。她不依照宮廷的思路想事,她隻從自我的直觀出發,她想:出宮就出宮算了,有什麼了不起呢!
於是,在再到楊錡住宅時,她很平靜。楊錡已經回來,他和太華公主在恐懼中出迎,而楊貴妃卻輕鬆地說:“我被皇帝驅逐出宮,我的貴妃完了!”
她的輕鬆使楊錡夫妻大感意外,他們不敢接口,依禮招待了內侍,送走他們後,再到內室和貴妃相見,太華公主的憂惶已表現在臉上,一見,急促地問:“貴妃,真個不嚴重嗎?”她從楊玉環的神態看,似乎不嚴重,可是,以她本身的經曆,宮中逐出貴妃,必然是極嚴重的,逐出,應該隻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大致會是處死。但是,她又有些淆惑,被逐出的妃嬪依然乘著有徽飾的車輛,這是可怪異的,和宮廷的製度不合;其次,送貴妃來的內侍、從者,既未宣讀詔諭,又無正式的禮節,似乎是茫茫而來,又茫茫而去,使她不解。
楊玉環對自己的事是否嚴重,心理上缺少概念,她雖然在宮中日久,由於本身不接觸權力,對於許多儀製多有疏忽,現在,當著太華公主的詢問,她苦笑著搖頭說:“我也不知道嚴重或者不嚴重,我剛回宮,皇帝就來了,毫無理由地和我吵嘴,鬧了起來,他大發脾氣,要把我趕出宮;他一個人氣虎虎地先走了,我跟著就出來!”她說著,歎了一口氣,合上眼皮說:“皇帝的情份真的靠不住,唉——”
她又沉吟,如忽然記起地問:“對了,剛才,壽王側妃陪我來此地,我被他們趕著回去,她呢?”
“魏側妃剛走不久,我們讓她換了衣服,又派人去查看了,再讓她回去的,此時,應該已回到壽王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