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的下一站
預測未來的危機
《國際先驅論壇報》發表總部在紐約的一家金融谘詢公司總裁傑弗裏·貝爾的文章言: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發生的金融和經濟危機都有它們各自的潛在因素,目前最令人注意的,卻是經濟欣欣向榮的美國在明年的增長也可能因此而放慢。世界各地的新興市場,正受到利率上升、貨幣貶值與股市下跌的嚴重打擊。最新的受害者是俄羅斯、韓國和巴西。人們不久前普遍認為,問題隻會局限於亞洲經濟之虎,事實證明了這是大錯特錯。人們如今以為,發展中國家發生的情形,對美國和歐洲聯盟的影響不會大。這個看法看來同樣會被證明是過於樂觀,因為在一個又一個市場裏,靠大量舉債維持的財務局麵正在迅速崩潰,使銀行壞帳的風險越來越高。例如,在國際市場裏,人們正注意到,韓國銀行擁有大量價格大跌的俄羅斯和巴西證券。同樣地,巴西銀行投資購買了大量俄羅斯證券。一個新興市場投資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資產的例子多得不可勝數。人們一般的說法是,借錢一直是輕而易舉,而為了償付這些資金的高利率,金融機構再把資金投向其他地方收益更高的證券。可是,在爭奪籌集現金的過程中,這樣的財務局麵正在迅速崩潰,使一個國家麵對的壓力迅速造成另一個國家的負債代價大跌。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問題根深蒂固,正在俄羅斯和拉丁美洲造成市場問題,而通過利率上升,正導致經濟緊張。各國政府正被迫引進財政預算配套,收緊政府收支政策。與此同時,一直在大量買賣國際證券的銀行正麵臨大量虧損與變現能力的壓力。這種全球感染的新途徑正在方興未艾。結果將是東南亞經濟迅速緩慢下來。流向新興市場的新資金看來1998年將會減少。新發行的債券正在取消,資本市場的活動正在慢慢停了下來。在1998年,東南亞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降到1到2%,今年上半年是6到7%;南美洲將會受到不利影響,尤其是巴西。這一來,鑒於東南亞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對出口市場的爭奪將會加劇。如果循環就到這裏為止,一般看法是,對美國和歐洲的影響相對地不會大。企業將麵臨出口競爭更激烈的局麵,但轉到新興市場生產會比較便宜。消費人肯定會由於進口貨價格下降而受惠,看來沒有直接理由股市會受這種情形嚴重影響。但鑒於日本目前所發生的情形,外加1998年大西洋兩岸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慢下來,這樣的圖景可能過於樂觀。甚至在泰國出現危機之前,日本經濟實際上已經停止增長,經濟衰退的前景如今如假包換。銀行正麵臨更多壞帳;日本出口市場減少了許多,盡管由於日元幣值下降,日本出口貨競爭能力會加強。最重要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滑向經濟衰退不是什麼好消息,尤其是如果日本金融部門問題越來越多。矛盾的是,美國經濟增長非常強勁,西歐又加速增長,對股市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美國經濟眼下的增長率是近4%,失業率是4.7%,勞動力市場正在收緊。盡管麵臨這些壓力,在華爾街,人們普遍認為,財務環境眼下動蕩不定,聯邦儲備局無論如何提高不了利率。聯邦儲備局采取任何行動的話,可能會使股市大幅度下跌。但要是經濟繼續以這個百分比增長,或者是除非經濟自動緩慢下來,聯邦儲備局最終非提高利率不可。無論是出現哪一種情形,美國經濟1998年將不得不放慢,而到時外國競爭恰恰會非常激烈,對物價下降的壓力甚至會更大。這對利潤率的影響可能相當大,導致人們重新估計股市價格。在歐洲,德國聯邦銀行和英格蘭銀行並沒有等待提高利率。英國經濟目前的增長率是4%左右,歐洲聯盟的經濟增長終於加快了,1998年國內總產值增長率預計是3%。一般預料,為了準備歐元的發行,德國聯邦銀行將再度提高利率。問題是,發生這樣的事的時候,由於世界經濟普遍緩慢下來,歐洲出口增長將會逐漸消失。這一切因素綜合起來,意味著世界經濟增長正遇到越來越多的風險。新興市場的危機,正顯得比幾乎所有人的預料更加深刻,範圍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