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1 / 3)

亞太經合組織

東亞發生金融危機以來,由於APEC在對付危機方麵無能為力,加上其本身沒有什麼驚人之舉,許多人對APEC的發展表不擔心。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召開,人們對中國能否推動APEC發展特別關注。

一APEC的特征

從APEC的性質來看,它是成員間的經濟合作體,即各成員就符合自己和地區利益的活動進行協商合作,通過推動地區市場的開放和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共同受益。APEC不搞一個獨立的、對外封閉的區域市場,而是奉行“開放的地區主義”(openregionalism),即不搞內部優惠保護型的區域集團。

因此,從目前的發展來看,APEC有著明顯不同於其他地區組織的特征。在活動方式上,確立了自願參與、共同協商的原則,但其活動的內容和範圍又超出本地區,它試圖通過一種獨特的方式實現區域合作與發展的目標。

APEC有兩個輪子:一是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推動貿易和投資活動的便利化;二是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兩個輪子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結構,一起轉動才可以往前走。APEC的運轉不是靠談判或規則,而是靠倡導和協商,采取“自主參與,集體協商,共同承諾”的方式。

APEC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區域組織,不能期望APEC可以像一個正式的地區組織那樣在管理地區經濟發展與合作事務方麵起顯著作用。它的靈活性是一個大優勢,但同時也是一個缺陷,因為這使得它在推動功能上具有很大的“彈性”,形勢順利時推動作用容易,也明顯,形勢不順利時,發揮推動作用可能就難,成效也就可能小。

APEC已經建立起了一套運轉機製。首先,APEC把設定目標作為推動力。西雅圖會議製定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藍圖,茂物會議確立了到2020年(發達經濟體2010年)實現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APEC為實現這個目標製定了行動議程,通過單邊行動(單邊行動計劃)和集體行動來落實議程。第二,APEC有一套製度化的議事和決策機製。在組織亡,APEC靠成員主動承諾擔任主持,主持成員經濟體負責計劃、推動和承辦當年召開的各種會議。事實上,在決策機製方麵,已經形成定期召開的高官會議和部長會議,一年一度的非正式首腦會議。當然,這樣一套機製還不完善,還有許多方麵要加以完善和補充。第三,APEC發展起了一套功能性機構,比如秘書處、各委員會和工作組。當然,這些機構並不像真正的地區和國際組織那樣,擁有眾多的專職人員,行使實際管理職能,但是,它們畢竟肩負著一定的管理、協調、研究分析和組織職能,像經濟委員會、投資貿易委員會,在組織經濟分析預測、協調和組織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議程方麵起著重要的作用。

APEC的機構和議程內容是發展變化的,具有一種“漸增式’’的特征。比如部長會議,除外長和貿易部長會議外,現在擴大到了教育、環境、人力資源、科技以及財政部長會議,討論的議題範圍也大大增加。為了加強對行動議程的監督和推動,APEC增加了修訂和評估機製,比如對單邊行動計劃的滾動式修訂,對落實行動議程的情況進行評議等。當然,盡管如此,APEC還不會發展成一個正式的具有實際管理職能的地區組織,將繼續維持其以協商合作為基礎的地區論壇性質。

二發展中的問題

APEC的靈活機製和“漸增式”發展是推動亞太地區合作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保持其具有活力的一個重要保證。但是,APEC在發展中也出現許多新的問題。

(一)APEC向何處去?

今後,APEC會如何發展?APEC要在2020年實現整個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並為此製定了行動議程。盡管單邊行動計劃可以為成員提供一定的執行靈活性,但是,時間表是定了的。問題在於,APEC的重要議程是領導人先承諾,具體的項目和安排其後再落實,這樣,許多應該細討論的問題(包括落實有很大困難的問題)就需要討論,並為此列出落實行動細則,但是,APEC缺乏落實行動的規約和機製。人們擔心,這樣下去,APEC所定目標就有可能落空。當然,部門提前自由化動議的失敗也表明,APEC並不具備通過談判推動市場開放的能力。

從原則上來說,APEC必須具有靈活性,這是亞太地區的情況所決定的。靈活性不僅體現在成員經濟體在行動安排上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而且也包括APEC本身對已經通過的議程進行調整。但是,從發展的方麵來說,一個地區組織要發揮效力,必然對成員的行動要有很強的機製約束。尤其是對已經確定的議程亦必須有帶有一定的“強製性”機製,不然,APEC就會成為一個“空談俱樂部”。APEC現在已經有20多個成員,今後還會擴大,這樣,成員經濟體之間的差距會變得更大,一致性變小,協調更為困難。如果還是“自主自願”,那麼,輪子就轉不起來了。這樣,人們對APEC的信心也就會降低。

對APEC的真正挑戰是,如果它不能進一步發展其職能,提高其效力,它就會失去人們對其信任和信心,一個沒有實際職能的“空談俱樂部”是不會存在下去的。世界上先後成立的各種形式的地區組織不少,大多數已銷聲匿跡或名存實亡,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發揮實際職能,協議或規劃流於形式,不解自散。這也正是人們對APEC未來前景的一個主要擔心。當然,在地區內差別巨大的情況下,過早使其轉變成一個實體性地區組織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