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1 / 2)

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地球。如人們要靠山川大地獲取生活資料以維持生命,要從地球中開采礦物資源製造生產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以便發展生產,要與地球上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作鬥爭。因而,人類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加深了對地球的認識,並且逐漸形成了一門以地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地球科學(geoscience)。

地球科學簡稱地學,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六大基礎自然科學之一。地球科學以地球為研究對象,包括環繞地球周圍的氣體(大氣圈)、地球表麵的水體(水圈)、地球表麵形態和固體地球本身。至於地球表麵的生物體(生物圈),由於其研究內容廣、分支學科較多、且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獨立成一門專門的基礎自然科學——生物學。但生物的起源與演化、生物體與生存的地球環境之間的關係也屬於地球科學的研究範疇。

地球科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科學。它不僅承擔著揭示自然界奧秘與規律的科學使命,同時也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如何利用、適應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學的方法論。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球科學的研究內容和領域也不斷地深入和擴展,逐漸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學科組成的綜合性學科體係。地球科學目前主要包括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理學、氣象學、水文學、海洋學、土壤學、環境地學等學科。其中,地質學(geology)由於其研究領域廣博、分支學科較多,並且以研究地球的本質特征為目的,因而成為地球科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以至於人們有時把地質學和地球科學作為同義語使用,其實兩者的含義是有差別的,它們具有包容關係。隨著科學的發展,地球科學還會不斷地誕生新的學科和出現一些邊緣學科。

地理學(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麵的各種地形、地理環境及其結構、分布和演變規律,並涉及到自然和社會兩個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地理學一般可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組成部分。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地形、地理環境的結構及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地誌學等。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和社會與自然地形、地理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學、社會地理學、人口與聚落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曆史地理學等。

氣象學(meteorology)以地球周圍的大氣圈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大氣的各種物理性質、物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其研究內容也很廣泛,包括許多分支學科和應用學科。主要的分支學科有大氣物理學、天氣學、氣候學、高空氣象學、動力氣象學等,主要的應用學科有衛星氣象學、無線電氣象學、航空氣象學、海洋氣象學、農業氣象學、林業氣象學等。其目的在於揭示大氣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的發生、發展本質,從而掌握並應用它為人類生活和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水文學(hydrology)和海洋學(oceanography)以地球表麵分布的水體為研究對象。水文學主要研究地球上江河、湖沼、冰川、地下水以及海洋等各種水體的數量、質量、運動變化與分布規律,以及它們與地理環境、生態係統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相互聯係。海洋學是以海洋作為一個獨立體進行研究的,它實際上是從地球科學的其它幾個分支學科中獨立出來的,這是由於海洋在現代地球科學、人類生存環境和未來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的緣故。海洋學是研究海洋中發生的各種現象和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各門學科的總稱,根據研究內容不同可分為海洋物理學、海洋水文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海洋氣象學和海洋地質學等。

土壤學(soilscience)以地球表麵發育的土壤層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土壤的物質組成、結構、類型、分布和形成發展過程。根據具體研究內容和應用領域的不同,土壤學也有一些分支學科,如土壤生物學、土壤地理學、土壤氣候學、土壤物理學、土壤化學、土壤地質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