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解酒排毒類(1 / 2)

第十四章 解酒排毒類

中醫認為,酒為百病之長,既可致病,又可治病。嗜酒成性,飲之過量,容易生熱,生痰,生濕,釀久不化,痰熱蘊而成酒毒,每致胸膈痞悶,吐酸噯嗝,大便酸臭,小便黃赤;或酒毒上攻,引致腦暈耳鳴、中風不語、偏癱肢麻等症。西醫常見於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膽囊炎、胃腸炎及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

因此,常用防醉解酒,清肝解毒之法,以驅除肝膽血中酒毒。所謂解酒排毒,即指通過采用具有清肝利膽,通便祛脂,解酒祛濕的食品、藥物作用於人體,進而達到祛除血中酒毒功效的方法。

第一節 解酒排毒靚湯

紅蘿卜酸梅湯

【原料】 紅蘿卜1個,酸梅4枚,白砂糖適量。

【製作】 紅蘿卜,去皮、去蒂,切片,用水洗淨。酸梅用水洗淨,與紅蘿卜放入瓦煲內,用適量水,猛火煲滾,改用中火,煲10分鍾,酌量加入砂糖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此湯有清熱解毒、化積滯、解酒毒、生津止渴、防止腸胃積的作用。適用於酒後消化不良、煩躁、心窩發熱、肚腹穀脹、喉幹口涸、發熱等。

【說明】 身體虛弱、胃酸過多、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者,不宜多飲。

酸菜滾魚湯

【原料】 酸菜150克,剝皮魚1條,生薑2片。植物油、食鹽各少許。

【製作】

(1)選剝皮魚,去內髒和鱗皮,用水洗幹淨,打幹水,用少許食鹽醃放片刻,放入鍋中,下油,將魚身煎至微黃色,鏟起。

(2)酸菜用水浸透,洗幹淨,切小段。生薑用水洗淨,刮去薑皮,切2片。用適量水,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繼用慢火煲約20分鍾,以食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此湯開胃消滯、生津止渴。適用於煙酒過度,飲食不佳,而致納少、肚腹脹滿、胸悶不適等。

【說明】 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用。剝皮魚又名大眼魚,性味甘、平,有補益脾胃、營養身體的功效。

銀芽羅宋湯

【原料】 綠豆芽100克,番茄2個,紅蘿卜(大)1個,椰菜120克,薯仔(大)1個,牛尾1條。

【製作】

(1)牛尾去皮,斬件,放入滾水中5分鍾後撈起。紅蘿卜、綠豆芽、番茄、椰菜、薯仔用水洗淨。紅蘿卜去皮、切片;番茄去蒂,切塊;椰菜切;薯仔去皮,切片。

(2)將牛尾放入瓦煲,用適量水,慢火煲約4小時,放入紅蘿卜煲1小時,然後放入薯仔、番茄,略煲片刻,最後放入綠豆芽、椰菜,煮熟,加入食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此湯具有健脾開胃,醒酒解酒,補腎壯腰功效。適用於飲酒後食用。

八珍醒酒湯

【原料】 蓮子10克,白果5克,百合5克,桔子瓣50克,核桃仁10克,紅棗20克,青梅10克,山楂糕50克,白糖50克,冰糖50克,白醋5克,桂花汁、食鹽各少許。

【製作】

(1)蓮子去皮心,掰成兩半;白果、青梅、山楂糕、核桃仁去衣切成丁;百合掰成瓣;紅棗去核;將蓮子、白果、百合、紅棗分別置小碗內上屜蒸熟。

(2)鍋中放入清水燒開,加入白糖及冰糖使之溶化,再加入蓮子等果料,煮開後將白糖、桂花汁及食鹽加入,用少量水澱粉勾芡。再煮開,即可出鍋。

【功效】 清熱解酒,醒脾和胃。適用於男子酒後消食,解酒醒腦等。

橘味醒酒湯

【原料】 橘子罐頭半瓶,蓮子罐頭半瓶,青梅25克,紅棗50克,白糖300克,白醋30克,桂花少許。

【製作】

(1)紅棗去核洗淨,置小碗內加少量水上屜蒸熟,青梅切丁。

(2)將橘子、蓮子罐頭連湯汁一起倒入鍋內,加青梅、紅棗、白糖、清水、白醋、桂花等一起燒開,等糖化開後,用水澱粉勾芡,出鍋即成。

【功效】 顏色鮮豔,酸甜可口,解酒醒神。適用於男子飲酒後食滯不爽,口惡心欲嘔,神昏嗜睡等。

穀芽麥芽鴨肫湯

【原料】 穀芽30克,麥芽30克,新鮮鴨肫2個,臘鴨肫2個,蜜棗2枚,食鹽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