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兒童肥胖——小兒患上了成人病(1 / 2)

第一講 兒童肥胖——小兒患上了成人病

近年來,素有“兒童成人病”之稱的肥胖症在我國發病率顯著增高,在北方的某些城市,其發病率已經突破20%,嚴重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肥胖具有遺傳性,父母肥胖,其子女多有肥胖的可能。研究調查表明,父母一方肥胖的,其子女肥胖發生率為32%~33.6%;父母雙方均肥胖的,其子女的肥胖發生率為50%~60%。這是因為肥胖者進餐後,胰島素的釋放往往反應延遲,不能同步分泌胰島素,引起餐後血糖較高。肥胖孕婦出現餐後高血糖會使胎兒攝取葡萄糖增加,而妊娠的最後3個月,胎兒攝取過多的葡萄糖會使脂肪細胞數量增加,增加了其成為肥胖兒的可能性。

兒童肥胖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兒童健康的重要問題。肥胖可造成機體的一些器官、係統的功能性損傷,兒童活動能力和體質水平下降,同時也影響著兒童的精神心理活動。此外,許多兒童肥胖還存在發展為成年肥胖的可能,進而使高血壓病、冠心病等的發病率明顯升高。

肥胖被列為“十大營養問題”榜首

一項由100名營養學專家參與的“國人十大營養問題”大型調查結果顯示:肥胖首當其衝成為十大營養問題之首,87%的專家將肥胖列為第一位。排在肥胖之後的依次為:營養與心腦血管病、營養與糖尿病、營養與高脂血症、熱量過剩、缺鐵、中小學生的營養問題、缺鈣、營養與腫瘤和膳食纖維不足。調查還顯示,出現上述營養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常吃快餐、挑食偏食和吃得太油膩。

你知道正常兒童的體重是多少嗎?

要弄清兒童是否肥胖,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標準體重是多少。可以用下列公式進行粗略地估算:1~6個月嬰兒:標準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6;7~12個月嬰兒:標準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5;1歲以上兒童:標準體重(kg)=8+年齡×2。知道了孩子的標準體重之後,再根據公式:(實測體重/標準體重-1)×100%,若超過了標準體重10%,可以看作超重;若超過20%則是肥胖了。但孩子的體重與身高有密切關係,因此,在診斷肥胖時要結合身高考慮。

你知道什麼叫肥胖嗎?

肥胖症是指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按身高計算的平均標準體重20%者。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為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的30%~50%為中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的50%以上為重度肥胖。例如:一個3歲的小兒,體重是15kg,如果所測身長是100cm,按照100cm身長的標準體重是14.37kg,這個孩子的體重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如果這個孩子所測身長為90cm,按照90cm身長的標準體重是11.96kg,這個孩子就屬於肥胖兒。

兒童肥胖症多嗎?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兒童肥胖正成為一個新的公共衛生問題。一項在北京、上海、濟南、哈爾濱進行的兒童及小學生肥胖情況調查顯示,兒童肥胖率、超重率分別為12.1%和11.9%,小學男、女生肥胖率分別為14.8%和9.3%,超重率分別為13.2%和11%。調查顯示,男生發生肥胖的危險性約為女生的1.5倍,男生肥胖率在 12 歲時達到峰值,為19.3%;女生肥胖率在13歲時達到峰值,為13.1%。調查還顯示,小學生肥胖率為13.6%,明顯高於學齡前兒童10.7%和初中生10.2%的肥胖率。我國少年兒童肥胖率東北地區最高,為13.2%;華東地區次之,為12.2%;中南地區最低,為10.2%。據湖南省青春期醫學中心對長沙市中小學生的調查發現,肥胖發生率為10.8%。分析兒童肥胖率持續上升的原因,初步認定與不吃早飯、看電視、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有關。每多看1小時電視,兒童肥胖發生率約增加1.5%;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家庭兒童的肥胖率為12.8%,遠高於父母文化程度低家庭兒童9.2%的肥胖率。盡管可以初步認定上述因素導致肥胖,但基因、遺傳等可導致兒童肥胖的因素至今仍知之甚少。鑒於我國兒童肥胖已達到流行水平,並可能是青少年 2 型糖尿病發生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應采取必要而有效的措施,控製肥胖在少年兒童中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