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 冠心病的前世今生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病。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冠心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同時,冠心病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提前,很多中青年人也罹患冠心病。
什麼是冠心病
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髒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冠心病是多種冠狀動脈病的結果,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占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的絕大多數(95%~99%)。因此,習慣上把冠狀動脈性心髒病視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同義詞。
為什麼會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人體其他器官一樣,冠狀動脈血管也會老化硬化。在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等危險因素的作用下,人體血管逐步老化,人體內血管的內皮細胞受到損害,導致內皮功能異常,然後血小板在局部黏附、聚集、釋放各種血管活性物質,引起血管內膜增生、單核細胞在局部浸潤,血管中層平滑肌細胞變形增殖,它們吞噬脂質形成泡沫細胞,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圖1-1)。
血管老化,一方麵會導致血管狹窄,造成供血供氧不足,出現胸悶胸痛、頭暈、乏力等症狀;另一方麵血管脆性增大,彈性降低,極易發生血管或血管內斑塊破裂,造成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為什麼要重視冠心病
研究顯示,20世紀至2010年間,我國男性冠心病發病率較以往同期增加了26.1%,女性增加了19.0%。近年來,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趨勢,是我國居民死因構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為威脅我國公眾健康的重要疾病。雖然目前冠心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仍未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但由於我國人群主要冠心病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的不利變化,我國離成為一個冠心病發病大國為時不遠。據統計,我國每年死於各種冠心病的人數估計超過100萬。
人們往往談“癌”色變,不少人在聽到癌症的診斷後就像接到了死亡判決書。但是,提到冠心病,多數人卻毫不在乎,認為無甚大礙,離死亡遠著哩。
其實,據權威統計資料顯示:至目前,我國冠心病的死亡人數是癌症的2.5倍,而且冠心病的致殘率更是明顯高於癌症。
另外,很多冠心病病人往往是突然死亡,根本沒有搶救治療的機會。例如馬季、侯耀文、高秀敏等觀眾喜愛的著名演員,他們都是在家中發病,來不及送到醫院就匆匆離開了人世。而絕大多數癌症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卻有長達數年的治療時間。
所以,冠心病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防治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
冠心病有哪些症狀
冠心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常見病和多發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讀者朋友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盡早發現冠心病。其中,勞累或情緒激動後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樣不適是冠心病存在最主要的症狀,但是並非所有心前區不適都是冠心病,冠心病引起的心前區不適症狀有以下幾個特點:
1.部位 多位於胸骨後和心前區,有時為後背部;也有不常見的部位如雙側肩部、下頜、牙、咽部、上腹部甚至頭痛,這些部位不典型,容易形成治療延誤,甚至有生命危險。
2.性質 為壓榨樣或憋悶樣不適,刺痛、刀割樣疼痛多並非冠心病引起。
3.持續時間 經典的冠心病症狀持續時間為5分鍾到30分鍾,一般來說幾秒鍾多並非冠心病引起。但是若持續1~2小時伴有持續性胸悶較劇烈應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發作。
4.緩解方式 如果活動誘發的心絞痛休息片刻即可緩解,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分鍾即可緩解,持續不緩解非冠心病或急性心肌梗死。
5.誘因 多為勞累、情緒激動、寒冷引起。
病曆記錄
鄭總是一家公司老總,每天都很繁忙,近1個月鄭總總是情緒激動或勞累後覺得牙疼,他以為是“上火了”,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吃上幾片鎮痛片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去,可是近幾天牙疼越來越頻繁,鎮痛片似乎並沒有多大的作用,終於有一天他倒在公司的談判桌旁。同事把鄭總送到醫院,在醫院經過詳細的檢查,診斷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醫生說,運動後牙疼要警惕冠心病,如果再晚送來10分鍾,病人可能就沒命了。鄭總不禁疑惑起來,我沒有胸悶氣短,也沒出現胸痛的症狀,牙疼為什麼也診斷為冠心病呢?
專家提示:運動後牙疼要警惕冠心病
眾所周知,心絞痛的典型症狀是胸前區壓榨樣疼痛,但有研究顯示,約30%的高齡冠心病患者表現為上腹痛、左肩痛、頭痛,甚至咽喉痛、牙痛、耳痛等不典型的症狀。
體力活動、運動、情緒激動或者飽餐、受寒等都會增加心肌的耗氧量,這就需要冠狀動脈提供更多的血液供應,如果冠狀動脈已產生粥樣硬化、血管管腔狹窄、彈性變差,無法保證其為心肌提供足夠的血液供應,心肌缺血、缺氧,就會表現出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冠心病導致的運動後牙痛,往往是牙床的一側或兩側疼痛,以左側為多,常常難以確定具體是哪顆牙,牙齦、臉頰不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