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肥瘦身概論(1)(1 / 3)

一、減肥瘦身概論

(一)樹立正確的減肥觀念

十大正確減肥觀念

(1)減肥以健康為前提。減肥不光隻是為了想擁有美麗、窈窕的身材,最重要的是為了身體的健康。不要以為隻要能瘦下來就好,專家提醒你,千萬不要使用不正確的減肥方式而傷害了自己身體的健康。

(2)了解肥胖的原因。造成自己身材肥胖的原因是什麼?一定要先找出自己發胖的原因來,減起肥來才能真正的有成效。通過專業醫師的協助,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3)避免過度激烈的減肥手段。馬上不吃不喝或是猛做運動等,想要借由一次超激烈的減肥手段讓自己快速的瘦下來,結果身材不一定能瘦,身體卻受不了啦,這樣子是不行的。想要讓自己瘦得健康且瘦得美麗,實在急不得,放緩腳步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才行。

(4)每日熱量不低於1 000大卡。即使是在減肥,每日熱量的攝取不要低於1 000大卡。1 000大卡是每人每日最低的攝取熱量底限,不要以為為了減肥就可以不吃不喝,攝取熱量不足,很容易危害到自身的健康,結果得不償失!

(5)避免暴飲暴食。三餐定時定量是減肥很重要的觀念之一。定時定量的飲食可以避免因為少吃一餐而造成下一餐飲食過量或暴飲暴食的情形發生。無限量吃到飽的餐廳是身材的克星,一定要小心,學習自我克製,不要落入了美食的陷阱。

(6)將減肥養成生活習慣。很多人在減肥成功之後,很容易又碰到複胖的情況,這是因為美人們沒有將減肥融入生活之中,所以一旦完成了減肥的使命,放鬆了心情之後,身材便又無情的發胖。學會把減肥當作是一種生活的習慣,窈窕身材才能一直長相伴。

(7)記住!藥物隻是輔助品。藥物隻是用來幫助減肥,並無法治愈肥胖。透過專業醫師的處方,適時的使用減肥藥物確實有幫助美人們瘦身的效果,然而,更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維持好身材的長遠之計。

(8)正確的飲食觀念。低卡、低GI是現在最流行也是最重要的飲食觀念。如何選擇熱量少且GI值低的食物,就要靠美人們自己多多從雜誌、書籍或電視媒體裏補充這方麵的相關常識!挑對了食物,身體的負擔自然就能減少。

(9)習慣少吃之外,多做運動也是減肥的不二法門。美人們要加油,培養每周至少3天的運動習慣,每次運動至少持續30分鍾,身材曲線自然能變得緊實窈窕。千萬不可以忽略運動的重要性。

(10)決心與毅力。說到底減肥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與毅力,光說不練或是半途而廢都是很多人減肥失敗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減肥,先狠狠的下定決心。下定了減肥的決心之後,堅定的毅力也不能少。

正確減肥需遵循的四點要求

(1)根據醫師指導,參考體重指數。一個高效的減肥計劃,必須有賴醫師指導。因為每個人都有由身高決定的標準體重,體重到底多少合適,應由醫師按照減肥者的健康需要做出建議。如果確實需要服用減肥藥物,更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關於人體的標準體重,就是每個健康人體重指數,即“體重÷身高”,是衡量體內脂肪的指標。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對亞洲人重新修訂標準,其指數為18.5~22.9為適中。若能把體重指數掌握在這一範圍內,就能有效地減低與肥胖相關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髒病等。

在減肥前,應依照體重指數確立目標,不能以為體重愈輕愈好。事實上,體重過輕與肥胖一樣,都是健康的威脅。

(2)聽取營養師建議,餐單顧及飲食喜好。如果以為減肥就是減食或節食,控製熱量,吃得愈少愈奏效,那是個錯誤的觀念。正確的節食方法,應由營養師根據減肥者的飲食行為做出科學建議。想要減肥,必須學會辨別食物,了解蔬菜、水果與有殼類食物,因為低熱量,可以經常吃,其他熱量過高的食物能免則免。這樣既能控製熱量,又能維護對食物的興趣。

在減肥中,由於餐單的全盤改變,戒吃許多食物,影響了飲食行為,導致情緒不好,飲食索然無味,這不利於健康。如果由營養師設計的餐單能顧及習慣與喜好,循序漸進地減少熱量的吸收、培養對高營養低熱量的食物興趣,才是保健的根本。

(3)注意飲食均衡,保證足夠熱量.對於每個人來說,無論是否需要減肥,每天均要攝取足夠的熱量才能應付不同的工作。在減肥中,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不能因為有人說“不吃澱粉,隻吃肉類”或“不吃水果,隻吃蔬菜”等,影響營養師開列給自己的指導食譜,造成偏食,導致營養不平衡。這樣的減肥就算真的讓體重降下來,還是會造成身體不適,有礙健康的。

市麵上的“減肥餐單”所提供的是超低卡食物,容易導致饑餓,降低營養並分散精力,嚴重的會造成頭暈、冒冷汗,影響健康,千萬注意。

(4)鼓勵積極運動,每周科學地減肥0.454~0.908千克。肥胖的成因,主要是進食食物所帶來的熱量多於身體的消耗,使得多餘的卡路裏轉化成脂肪積聚在體內,令體重的磅數上升。堅持進食低脂肪食物,當然有助減少額外熱量,如果要想事半功倍,必須堅持運動,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

市麵上的許多減肥廣告,常標榜“3日減2.27千克”或“一周減4.5千克”,這樣的減肥速度是違背健康規律的。如果將減肥看成是惟一減少進食甚至忍饑挨餓,必定導致身體功能的損傷,得不償失。正確的減肥計劃是每周減肥0.454千克~0.908千克,循序漸進。

正確減肥的四項忠告

(1)聽從專業人士指導。一個高效的減肥計劃,必須有賴於專業知識的指導。對肥胖類型進行檢查後應由美體專家製定個人方案。

(2)有針對性地使用不同的瘦身儀。肥胖分肌肉型、水腫型、脂肪型等,所以應根據不同的肥胖類型側重使用不同的瘦身儀,方能事半功倍。

(3)瘦身定型計劃至關重要。一個好的瘦身定型計劃是瘦身成功的關鍵。使用瘦身儀減肥後,為防止反彈,對瘦身成果進行定型必不可少。

(4)正確認識減肥,樹立信心。減肥是一項綜合工程,必須科學減肥才能保證身體健康。隻有聽從專業人士意見,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長期減肥效果。

減肥的五個新觀點

(1)多吃

傳統的看法認為,要減肥,就必須節食。然而,美國的一位名叫迪安奧尼什的醫師對此提出挑戰,他宣稱自己找到了一種多吃減肥的靈丹妙藥。他在自己不久前出版的一本《多吃減肥》的書中指出,這裏的全部學問在於,當改變了飲食結構而大量吃蔬菜時,進食多少就無關緊要了。這本書短短幾天內在美國就銷售了25萬冊。奧尼什認為,應吃大量纖維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直到有飽的感覺,這樣有利於腸道的蠕動。他向人們推薦的食譜是:

①早餐:穀物食品,脫脂酸牛奶,新鮮水果,鮮橘汁和一杯熱飲;

②午餐:烤土豆,充足的蔬菜,用檸檬、龍蒿和其他新鮮水果調劑的色拉;

③晚餐:西紅柿醬加蒜泥拌麵條、扁豆湯、綠色色拉、全麥麵包和葡萄酒泡梨。

奧尼什說,肉類食品很容易轉化成脂肪在人體內儲存起來,而蔬菜和水果中的蛋白質或糖類卻不易轉化成脂肪。特別是不含糖分的綠色蔬菜對減肥更為有效,因為這樣會使人體消耗的熱量高於一個人吃進的其他蔬菜或水果所含的熱量。

針對通過節食來減肥的傳統觀點,奧尼什一針見血地指出,當進食量減少時,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就會降低;而新陳代謝的速度下降,就會使人產生疲勞、動作遲緩、情緒低落和緊張不安,還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營養不良,解決的辦法,就是改變所吃食物的種類、多吃蔬菜和水果。這樣,進食時攝入的數量和以前相等,雖然攝入的熱量減少了,但新陳代謝的速度不會下降,從而使人保持身心健康和精力充沛。

(2)一日一美餐

控製飲食是防治肥胖症的常用方法,但限食太過,一方麵會使人難以忍受“口腹之欲”的煎熬,另一方麵還可能因節食過度造成營養失調而損害健康。前不久,日美科學家經研究提出這樣的新觀點:一日一美餐或擇時進餐,可以使人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

日本九州大學開創的“一日一美餐”減肥法,意思是每天都允許人痛痛快快地美食一頓。專家認為,一天吃一頓好的(但攝取的熱量是有限的),另兩餐則需按減肥食譜進餐。一頓以茶、果汁、湯及牛奶等含大量水分的東西為主;另一頓則吃些營養類食品。由於每天都有一頓吃得心滿意足(可根據個人生活習慣放在哪一餐吃),減肥人士也樂意另外兩餐受些限製。實驗證明,當人的食欲得到滿足後,過去那種對食物的異常欲望就會減退或消失,減肥效果令人滿意。據觀察,接受這種減肥法的肥胖者平均每月可減體重3.3千克。

美國一位從事減肥研究的學者指出,吃飯時間的選擇,對於體重的增加或減少來說,要比人體攝入熱量的數量和質量顯得更重要。研究發現,人體的生理活動通常是早晨比下午強,下午又比晚上和夜間強。人體新陳代謝高峰時間是在早上8~12時。因此,在吃飯時間上作些選擇,就能達到減肥效果。此減肥法又叫“進餐時間差”減肥法。研究人員經實驗觀察也證明,在人們的一日三餐中,下半天進食對體重的影響要比上半天大。比如,早上吃2 000卡熱量的食物並不影響人的體重,而晚上則會增加體重,這是因為人體胰島素值到傍晚達到最大限度,容易致使脂肪大量沉積。所以,為防肥胖,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過好。有關專家的建議是:晚餐不能超過一天食量的30%,而早餐則至少應到35%。

(3)源頭上減肥,多靶點保健

國際醫學界形成共識,肥胖是慢性代謝病。評價減肥效果,應以“代謝合適度”為準則。減肥不僅僅是減體重,更重要的是要解決由於肥胖而引起的一係列代謝異常,包括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壓、高胰島素血症等等。

國內醫學界提出的新觀點是:“源頭上減肥,多靶點保健”。

①對外源性攝入的脂肪,通過抑製胰脂肪酶活性和分泌,來抑製人體對脂肪的分解、消化和吸收;

②對積存在體內的脂肪,應使脂肪細胞縮小,脂肪數量減少,從根本上防止反彈;

③對未被人體吸收的脂肪、代謝廢物和毒素,通過增強腸蠕動,使之加速排出體外,達到全麵調整脂肪代謝平衡;

④調節代謝,促進人體代謝平衡。

(4)消除腦疲勞

說到減肥,稍有文化知識的人都會知道,其措施無非就是節食和運動而已。“節食”,是為了減少能量攝入,使肥胖失去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運動鍛煉,則是為了更加快捷、更加有效地消耗多餘能量,燃燒體內脂肪。如此雙管齊下,的確可使減肥初見成效。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減肥效果往往不易鞏固。一是難於長期堅持,二是容易出現身體不適,如免疫力下降、易感冒等。然而,最令人惱火,也最危險的卻是,往往會不自覺地走向節食的反麵——恢複為“過食”,結果自然是比減肥前胖得更加有聲有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日本醫學專家提出了新論點。他們認為,肥胖不隻是能量收支的不平衡(即過食和少運動),還與個體受到外在環境作用、改變自身行為有關。他們提出了關於肥胖發病的新假說——“腦疲勞”學說。

所謂“腦疲勞”,是指一個人的大腦接受了周圍環境過量的信息,以致處理不力,使大腦新皮質與大腦邊緣係統及間腦之間的平衡關係遭到損害,出現信息流的增大和紊亂。如果這種“腦疲勞”長期不加糾正,就會引起各種行為異常,出現不自覺的、甚至是下意識的過食和懶得運動,肥胖也就“應運而生”。顯然,在信息高度湧流、價值觀出現根本變化的今天,一個人如果缺乏相當的定力,缺乏充實的思想,而被五顏六色的世界誘惑得心神不定,就極易出現“腦疲勞”。比如,有的人百無聊賴地坐在電視機前邊捱時間邊吃零食。有人為躲避競爭,退縮到父母的羽翼之下,以胡吃猛喝掩飾自己的焦慮和不安……這都是形成肥胖的原動力。因此,單靠強迫節食和運動來減肥,效果往往不可靠,也易出現反複。真正有效的減肥方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要消除“腦疲勞”。二是要采取患者能夠接受,甚至是非常喜歡的減肥方式循序漸進。為此,有3個原則值得我們借鑒。

①“即使是對他們有利的事情,運動或好的食物,如果不喜歡就決不做或不吃。”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反對與人體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不是有意拒絕運動和合理膳食,而是說,不能為了某一目的而強迫自己,引起內心反感,誘發新的“腦疲勞”;

②“即使是對健康不利的事情或食物,如果喜歡得不能割舍或不能停止,就先維持現狀(絕不禁止)”。換句話說,減肥不能急於求成。不能突然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應該是循序漸進。也許經過一段時間,你就會自覺地放棄原先不利於健康的不良嗜好與習慣;

③“對健康有利且自己非常喜愛的事情(或食物),就要開始做(或吃),即使開始一種也好”。這第三點最重要,也最關鍵,接受它,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當然,這種行為改變是和風細雨的,心情舒暢的,自覺自願的,不會使自己厭惡和反感。若能堅持下去,既有助於恢複愉快心情和滿足感,激活大腦邊緣係統,消除“腦疲勞”,也有助於自己慢慢養成有益健康的行為習慣。

其實,根據“肥胖很可能是某種營養素缺乏,是整體營養攝入不全麵、不平衡”的觀點,我們完全可以在質和量方麵,按照身體需要充分進食,同時實現減肥的目標。我們毋須特別節製飲食就能達到既讓自己心滿意足(起碼無明顯饑餓感),又能有效減輕體重的目的。而且,這種機製一旦形成,便能使減肥效果穩定持久地保持下去。據日本專家報告,按照上述方案減肥,不但效果良好,而且可保持精力充沛。隨訪3年一直無反彈,堪稱理想減肥方法。由此看來,減肥不一定刻意與自己過不去,不一定要給自己定下太多的條條框框,左不能吃,右不能嚐。其關鍵還是在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從根本上糾正自己的行為異常。如果你能心情舒暢地投入運動鍛煉,而不是愁眉苦臉地“趕鴨子上架”,如果你一步一步讓自己在科學平衡的食譜中感受美味和快樂,而不是強迫自己勉強進食,此時此刻你的減肥才是真正大功告成。

(5)輪步運動

輪步是一種全新的運動減肥理念,這種理念從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和運動力學的觀點出發,通過對一些人體運動體態的舉證,較全麵地闡述了人體肥胖的成因,並提出了一種直觀的、切實可行的全新運動減肥方案,該方案的要點在於:矯正不良行走姿態可以有效抑製人體脂肪的增加;正確的訓練方法會產生纖長的肌肉質和修長的體形;有效的體能消耗必須與人體殘存熱量相匹配。

①不良行走姿態會導致人體吸收能力增大。由於遺傳、少運動或吸收能力強等原因而產生肥胖的人們,也包括那些肌肉異常發達的健美先生們,他們的行走姿態明顯與眾不同,其共同特征為:在行走時雙肩晃動明顯,雙腿較分開,兩足掌明顯呈八字前移,展現出一幅憨態可掬的胖態。自然界中的企鵝、狗熊等動物同樣也具備這種體態特征。減肥專家川介祜津(日本)的研究表明,肥胖正是由於這種八字步的不良走姿而導致的。這種不良走姿迫使人體的骨盆充分打開,使得經過骨盆處的下行動、靜脈血管不受骨盆閉合時的擠壓,其應有的對血液流動的調節、疏導功用失效,造成下行血液流動不受節製,暢通無阻,使得過多營養成分被細胞充分吸收,人體因而發胖。常言說胖的人喝涼水都長肉,講的就是過多營養成分被人體細胞充分吸收使人體致胖的道理。骨盆打開,使人體吸收能力增強的現象是顯而易見的。女性在生產前後,由於其自身生理需要使得骨盆自然打開,這一方麵為順利產下嬰兒打開方便之門,另一方麵恰恰是為女性短期內吸取大量營養以補充生產前後的大量消耗作出必要的生理調整。明白了這個道理,女性並不要擔心生孩子後會產生短暫的發胖,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因生理原因女性的骨盆會自然閉合,適當地運動和形體訓練後,女性體形就可恢複原狀。當然多生孩子肯定會使骨盆異常打開,這對女性來說絕對不是件好事。

②鍛煉方式的迥異會產生不同的體形。有些胖者想通過運動達到減肥的目的,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很多人在鍛煉期間,體重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體形不顯苗條反而更加粗壯,究其原因在於訓練方法不對路。

中國武術中的形意拳講究神形兼備、形隨意動,練什麼就像什麼。這些功夫高手們的神形和體態無不和他們所模仿的動物具有相似的神韻和體形。凡是以練力量和爆發力為目的的訓練,其運動特征為:運動節奏較快,發力突然而猛烈,腿部運動多以腳前掌後蹬發力為主;上身運動多以氣運丹田屏住呼吸,上肢突然發力為主。因而造成下肢及臀部肌肉的異常發達,肌肉纖維呈短粗形,而腹部由於用氣過度而呈圓形。這種體形特征可以從短跑、自行車、舉重及相撲運動員身上得到驗證。凡是以耐力為目的的訓練,其運動特征為:運動節奏較慢,運動時間較長,動作柔展而耐久,發力多以巧勁為主;腿部運動時足跟、足底板、足前掌協調施力;上身運動時氣提胸口,上肢以舒展擺動為主。因而使得肌肉纖維被充分拉長,人體身材呈修長形。這種體形特征也可以從長跑、競走、武術中的太極及武當運動員身上得到驗證。

③運動消耗的合理性。減肥的方法固然很多,歸納起來不外乎有3種,即節食、藥物和運動。我們不讚成前兩種的原因是在於其代價較高,使用不當容易造成人體生物功能紊亂,嚴重者會危及身體健康。人體每天的營養攝入量為2 000~2 500千卡,如果不運動,每天有200~300千卡的熱量無法消耗,從而有可能轉變成脂肪。對於那些認為隻有劇烈運動、多出汗才能達到減肥目的的人們應該明白,當劇烈運動過後,人們因體能過量消耗而產生的疲勞,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更多的營養補充,長此以往,其結果總體上往往達不到人體所應該消耗掉的熱量。故合理的運動消耗對減肥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隻有持之以恒地進行正確的有氧耐力運動訓練,並且每日的訓練消耗量控製在400~500千卡左右才能有效地減輕體重。

④實施運動減肥的最佳途徑——輪步運動。綜上所述,不良的行為姿態、不正確的訓練方法、訓練量的不足或過量都不會達到減肥的目的。那麼有沒有一種科學的、簡單易學的、趣味而有效的運動形式來滿足肥胖者的運動減肥要求呢,答案是肯定的。

輪步運動是一項創新運動,輪步運動以人體自重及雙腳行走時的交替著力來驅動穿著於腳上的輪步鞋雙輪向前滾動,真正實現人在滾輪上的自如行走。輪步鞋與輪滑產品不同,更是有別於其他健身器械。輪步運動有別於其他運動的健身減肥特點在於:輪步運動是一種集競走、長跑、登山、輪滑為一體的有氧耐力運動,運動消耗量極大,據測算,每小時消耗熱量可達650千卡;輪步運動以類似於太空行走的足部著力方式(幾乎不用後蹬力)使全身肌肉纖維被充分拉長;輪步運動所必需的平行直走具有強製性矯正不良走姿“外八字”步的特殊功用,進而有效抑製脂肪增加;輪步運動每行進一步都會產生瞬間“軟著陸”現象,這對足底板乃至全身具有玄妙無比的按摩撫慰作用。

因此從事輪步運動,你既不需要控製飲食,也不需擔心會出現以往運動中的枯燥和艱辛,更不必為每天花很多時間來進行運動減肥而發愁。在正常行走速率的前提下從事輪步運動,僅需20~30分鍾即可消耗體內殘餘熱量;對大多數肥胖者而言,每天若能堅持40~60分鍾的輪步行走,定能收到令人刮目的顯著效果。借助於輪步鞋,行走不再枯燥乏味,人們可以在行走時感受到全新的運動樂趣,並在愉悅中收到非凡的健身功效。

減肥戰略ABC

大多數人的肥胖與飲食及飲食方法不當有關。因此,不妨從購買食品、製作、食用和分配飲食等方麵製定適合自己的減肥戰略。

(1)超市戰略。購物前先吃飽。如果你覺得饑腸轆轆時去超市購物,這時的結果必然是見什麼買什麼,不計後果的購物帶來的惡果就是體重的增加,為避免這種後果,建議購物前先吃飽。

製定購物清單。如果上超市前你拿出一份購物清單,而單子上的食品又都是你確實需要的,那麼就可以避免許多誘惑。

勿買成品食品。你如果正在減肥,就不要購買半成品或成品食品,因為這些食品的脂肪要比你在家中親自下廚烹製的食品高得多。

(2)廚房戰略。降低脂肪。再也沒有比透過食用脫脂食品達到減肥目的更好的辦法了。在烹製雞肉等肉類之前,先去除脂肪。如果你想讓其味道更鮮美,可以加入一些檸檬、芥末等增強口感。

定量烹製。你可以事先做出足夠多的食物,分成小份存放在冰箱裏,每次食用前,隻取一份,這樣可以保證每次進食量的均衡。

改變方法。實驗證明,采用蒸煮方式能保持蔬菜或其他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利於健康。

(3)食用戰略。選擇食品。冰箱裏可以裝滿許多低脂食品,如脫脂酸奶、無糖果醬、全麥麵包、脫脂火腿、蔬菜及新鮮水果等。

食用時間。饑餓的感覺一般會持續20~30分鍾,這時你會想出各種想吃的食品,並毫無節製地吃掉它們。所以為了減肥成功,你應該給每道菜都規定一個食用的時間且細嚼慢咽。這樣在你還沒有感覺太撐時,饑餓的感覺已經消失了。

減肥成敗九因素

減肥者的努力能否如願以償,相當大的程度上會受到一些潛在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有:

(1)減肥信心有多大。減肥的難度絕不亞於戒煙。它是一個需要苦心經營的極其艱難的綜合工程。要求減肥者在實施時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否則將可能功虧一簣。

(2)心理素質好不好。減肥過程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心理素質十分脆弱的減肥者,很難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漫漫減肥路,其實是對人的心理素質的檢驗。一個有充分心理準備並能經得起“磨難”的人,才有希望減肥成功。

(3)遺傳因素。假如把許多可伸可縮的減肥因素比喻是減肥工程的軟件,那麼,遺傳則是最“沒有商量”的硬件。要是父母們在年輕時就以肥胖著稱,那麼,他們至少留給子女們50%以上的肥胖基因。由此,“鑄”定了的肥胖身材日後是很難改變的。

(4)“胖齡”有多長。越是從兒時就發胖的,日後減下來就越困難。專家們調查過肥胖的嬰幼兒,他們中有80%的人就是日後發胖的“料”,而且成年後因“胖齡”過長便不易減肥。相反,中年後才發胖的,減肥就容易得多。

(5)體重超重大不大。體重超重程度和減肥的成功率也是成正比的。一旦大於或等於127千克,就成了“難治性”肥胖,減肥的難度相當大。

(6)女性減肥更艱難。

肥胖有著明顯的性別“歧視”。女性的生活習慣、情緒波動、社會環境和社會地位等因素,決定了她們在減肥中要比男性更加步履艱難。

(7)婚姻是否美滿。相比之下,婚姻美滿和婚後生兒育女者,減肥成功率較高。相反,未婚、婚姻受挫折或婚後無子女者減肥要困難些。

(8)時間不饒人,3個月內見分曉。飲食減肥頭3個月是減肥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若飲食控製得當,每周能減肥1千克以上,則前途光明。

(9)綜合措施有多少。科學嚴謹的減肥方法,是減肥成敗的重要環節。通常多種減肥措施比一種減肥方法的效果要好得多。當然,綜合措施也要注意程序編排的科學性。

一個想要減肥的人能否如願以償,從上述因素的多少便不難預測。可以看出,除了遺傳因素是“致命”的障礙難克服外,其他因素都是可以爭取的。因此,肥胖者隻要善於發掘和運用它,就可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塑身的五大偏見

(1)運動停止會有“反彈”現象。事實上,“反彈”的罪魁禍首是不科學的飲食。運動鍛煉所消耗的脂肪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以前囤積的多餘脂肪和訓練同期攝入多餘熱量所囤積的脂肪。所謂的反彈是停止訓練後,仍然不注意自身飲食的科學調配,攝入過量的食物,造成多餘熱量重新轉化為脂肪,囤積在體內的結果,使得體重再度增加。因此反彈現象是不科學的飲食造成的!

(2)舉重訓練會讓女孩子變得很強壯。事實上,舉重訓練讓漂亮女孩和鬆弛的脂肪說再見。舉重訓練可以定向性地改善體形體態,如讓身體變得堅實、防止胸部下垂、改善辦公一族的“駝背”現象、增加肌肉等。對於成年女性來說,內分泌腺體以分泌雌性激素為主,而雌性激素是不能使肌肉很強健的,加之同重量的脂肪所占空間是肌肉的5倍。因此,女孩子隻要訓練方法得當,就可以減去鬆弛的脂肪、收緊身體,而不必擔心自己變得強壯了。

(3)做做有氧鍛煉就可以改變體形了。事實上,綜合訓練才能塑造“魔鬼身材”。如果隻是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等持續性的運動,加之吃得少,可能會使體重降低,但結果是隻能使體形從一個較大的梨子變成一個較小的梨子。舉重訓練不僅可以大大提高代謝率,而且可以改變體形,把肩膀練得寬闊些,於是腰就看起來更細。你可以練得腰腹部輪廓分明,雙腿堅實,讓自己變得有力量、有自信。

那麼,改變形體的最佳選擇就是要將有氧運動和舉重運動二者相結合,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4)吃得少,減得快。事實上,過度節食既傷身體又會將“S”形體形變成“搓衣板”。節食的人每天攝入的物質不足以供給自體的消耗,不得不榨取身體裏的營養物質,久而久之,就會感到疲憊、虛弱和易怒。同時免疫係統也會遭殃,會因營養不良而造成各種代謝和腺體分泌都不再旺盛,對女性來說雌性激素分泌不足就代表毛發幹枯,皮膚缺乏彈性、沒有光澤,胸部幹癟下垂,身體缺乏曲線——變成“搓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