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孕晚期紅綠燈(2)(1 / 3)

產前檢查的時間和次數,在妊娠的早、中、晚期各有不同的要求。此外,還要結合胎兒的發育、孕婦有無並發症等情況增減。初查安排在懷孕的第84天,懷孕到4個月時做第二次複查,在妊娠5~7個月期間每月檢查1次,妊娠7~9個月期間每半個月檢查1次,以後每周檢查1次,共要做9~15次檢查。

常用產前診斷方法有:

1.X線檢查 主要用於檢查28周以後胎兒骨骼是否畸形。因X線對胎兒有影響,現已極少使用。

2.超聲診斷 是一種簡便、無損傷的產前診斷方法,B超應用最廣泛。高清晰度的C超、S超可確診唇裂、齶裂、多趾、尿道下裂等疾病;還可直接觀察胎兒、胎動等情況。

3.胎兒鏡 可於孕15~21周檢查,主要用於直接觀察胎兒,還可對某些遺傳病進行宮內治療。因屬創傷性檢查,國內僅在條件較好的大醫院中開展。

4.羊膜穿刺術 也稱羊水取樣,最佳時期是孕16~18周,取出羊水中有胎兒脫落的細胞進行染色體分析,判斷胎兒情況。

5.絨毛吸取術 經腹部穿刺或經宮頸部取絨毛檢查,檢查內容與羊水檢查相似,但是比羊水檢查提早8~10周,技術難度大。

6.臍帶穿刺術 是經母腹抽取胎兒臍靜脈血,在超聲掃描引導下於17~32周作宮內采血,進行分析診斷。

7.植入前診斷 又稱著床前診斷,主要是對一個受精卵或胚胎著床前進行檢測,從而了解是否存在遺傳病,可使許多存在患遺傳病風險的家庭作出理想的選擇。這項高技術在國外已向臨床應用發展,國內尚未用於臨床,它預示著未來的產前診斷技術將更加簡便、安全。

★宜防妊娠中毒症

妊娠27周之前,每個月隻作一次定期檢查;妊娠第28周,必須每兩個星期作一次檢查,36周之後,每周要檢查一次,所以到醫院的次數會越來越頻繁。這種頻繁的檢查次數,是為了盡早發現孕晚期的孕婦疾病,特別是對胎兒有直接影響的“妊娠中毒症”。如果患妊娠中毒症,孕婦的心髒、肝髒和肺都會遭受侵害,同時胎盤也會嚴重受損;有時會生出早產兒,或造成胎兒呼吸窘迫、昏迷、胎死腹中等悲劇。因為一旦胎盤產生障礙(胎盤水腫,導致組織發生變化),血管會變細,流動的血液就會減少,送達胎兒內的氧氣和營養也會隨之減少。妊娠中毒症狀為水腫、蛋白尿和高血壓。

妊娠期間,血液中的水分會增多,並溢出微血管之外,積存於皮下組織,就會造成水腫。在妊娠後半期,如果孕婦體重每星期增加500克,2周增加1千克以下,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就是腎髒功能不好引起水腫的證據。

妊娠中毒症對胎兒有直接的影響。為了孕婦和寶寶的健康,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理變化,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保持心情的平靜和注意均衡營養,平常的飲食生活要節製食鹽的攝取,熱量高的食物、甜食、米、麵包等主食不要吃太多,要多吃含有良性蛋白質的蛋、牛奶、肉類以及大豆製品等,同時也要考慮食用含有其他營養成分的食物。

每天必須有8小時以上的睡眠,上午或下午至少要休息1小時左右,要注意睡眠的姿勢,如果是仰睡,子宮後側上下軸的血管(下腔靜脈)會受到壓迫,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容易發生障礙,血液就不能順利流回心髒。孕婦血壓降低的同時,胎盤的血液流動也會受影響,便不能輸送足夠的氧氣給胎兒,胎兒就會感覺非常難受。為了使胎兒呼吸順暢,孕婦最好采取左側睡姿。

隻要孕婦多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定期到醫院作定期檢查,就可以避免引起妊娠中毒症。

★宜知羊水過多的危害

羊水為羊膜腔內的液體,是孕育胎兒生長發育的“海洋”。每個人在胎兒時期,無不都在母親的羊水裏浸泡成長。十月懷胎,羊膜穿破,羊水漏出,迎來了一朝的分娩。

孕婦宮內的羊水,具有保護胎兒免受外來傷害的緩衝作用,並有防止胎兒向羊膜發生粘連,保持宮內適宜溫度以及讓胎兒有自由活動餘地的功能;分娩時能傳導子宮壁的壓力。有擴張子宮頸口的作用;破膜後能滑潤產道,利於胎兒娩出。

正常足月妊娠時,羊水量約為1 000毫升左右,如果羊水量超過2 000毫升者,稱羊水過多。羊水量在數天內急驟增加者,稱為急性羊水過多;在較長時間內緩慢增多者,稱為慢性羊水過多。羊水過多較常見的原因是胎兒畸形(如脊柱裂、無腦兒及幽門閉鎖等),根據臨床文獻記載,羊水過多時有60%左右的胎兒是畸形。多胎妊娠、糖尿病孕婦和有新生兒溶血病的孕婦也常合並羊水過多。

急性羊水過多,常發生在妊娠24周左右,子宮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患者常有明顯的壓迫症狀,如腹部脹痛、心悸、氣急、不能平臥。由於腹壓增高,靜脈回流受阻,故下肢和外陰甚至腹壁可出現水腫。慢性羊水過多常發生在孕晚期,病理發展較慢,一般無明顯症狀。但可通過B超和產前檢查發現。

羊水過多的危害很大,羊水過多時常並發妊娠中毒症,臨床表現為高血壓、水腫、蛋白尿,嚴重時出現抽搐和昏迷,威脅母兒生命;由於羊水過多,胎兒在宮腔內活動度較大,容易發生胎位不正;子宮過度膨脹,壓力過高,易引起早產;破膜後,如大量羊水湧出,腔內壓力驟然降低,可引起臍帶脫垂而危及胎兒性命;羊水流出後,子宮腔體積突然縮小,可引起胎盤早期剝離,或因腹壓驟降而發生產婦休克;在第三產程中,可因子宮收縮乏力而致產後大流血。據醫學資料表明,羊水過多孕婦早產率較一般妊娠高一倍;如果加上血型不合、糖尿病等合並症和臍帶脫垂等並發症,則羊水過多的圍產期病死率高達50%。

對慢性羊水過多的患者,可給予低鹽飲食,並口服利尿藥物如雙氫克尿塞25毫克,每日1次,也可服中藥白術散,方為白術20克,澤瀉、茯苓皮、陳皮各100克,共研細末,每日早晚各服10克,小米湯送下。食療方“赤豆苡仁粥”對慢性羊水過多亦有良效,可取赤小豆5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加水共煮成粥服食,每日1次,待妊娠足月時,任其自然分娩。但如果胎兒有畸形,或急性羊水過多者,均應及時終止妊娠。

★臨產前宜做好產時衛生

臨產,意思是說分娩開始的重要標誌是出現規律性和陣發性子宮收縮,間歇5~6分鍾左右,持續30秒鍾以上。為確保分娩過程的順利進展,待產過程中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1.清潔衛生 需換穿醫院的衣褲,以防交叉感染;需剃去陰毛,以保會陰清潔;需灌腸,以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並避免分娩時由於排出糞便汙染外陰部而引起產後感染。

2.排尿 貯藏小便的膀胱位於子宮前麵。膀胱膨脹可影響胎頭的下降和子宮收縮,因此,臨產後每隔2~3小時即應解小便1次。

3.飲食 在分娩期特別是第一產程,時間長且陣痛頻繁,產婦體力消耗大,應進食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如麵條、粥、蛋糕、巧克力等。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體力完成第二產程。否則,產力會減弱,產程要延長,順產有可能因子宮收縮乏力而變成難產。一些產婦由於宮縮陣痛而不願進食,護士應耐心勸導,在宮縮間歇盡量多吃一些。還有一些產婦在做胎心監測或破水需臥床不能自己進食,護士應給予協助。第二產程時可吃一些巧克力,大多數產婦不願進食,不必勉強,以免引起嘔吐。正常分娩後稍做休息,應進食易消化的半流食,如雞蛋掛麵、蛋羹、藕粉等以補充消耗的體力,在三餐之外,還可加餐2~3次。

4.行動與休息 如果胎膜未破,宮縮不強,待產婦可以起床走動。下床活動可促進子宮收縮。倘若胎膜已破,則必須臥床休息,不能起床,不然,很有可能並發臍帶脫垂而危及胎兒生命。為了保存精力,在宮縮間隙要抓緊時間休息,閉目養神最好。

5.情緒 精神狀態影響產程進展。緊張、焦慮和恐懼常使子宮收縮不協調或子宮頸口遲遲不擴張,產程因而延長。所以,臨產後必須穩定情緒,保持精神愉快,多想想即將出世的小寶貝就會高興。宮縮時應安靜泰然,切忌煩躁不寧、呻吟喊叫而額外消耗精力。

★分娩前宜做好準備工作

對多數孕婦來說,從老人、長者、同事、朋友以及鄰居那裏都會聽到,有時家裏的親人也會代為做好準備。準備越充分、越周密,越有利於分娩或母嬰生活。但除了那些已經成為經驗之談的所謂“硬件”準備工作外,還應做好如下“軟件”準備工作:

1.應該什麼時候給醫師打電話。

2.醫師和護士下班後如何能找到他們。

3.是先給醫師打電話還是直接去醫院。

4.家離醫院有多遠。

5.乘什麼交通工具去醫院。

6.是否有人時刻守護在孕婦身邊。

7.在上下班時間交通擁擠時,從家大約需多長時間到達醫院。

8.最好預先演練一下去醫院的路程和時間。

9.尋找一條備用的路,以便當第一條路堵塞時能有另外一條路供選擇,盡快到達醫院。

10.是否將家裏的事情安排好,請人幫助照顧孩子、寵物和料理家務。

11.工作的事情是否安排好了,應該讓領導和同事知道孕婦的預產期。

★臨產前宜做好乳房準備

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食物,母乳不僅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而且還具有增進嬰兒免疫力的作用。母乳喂養對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起著不容忽視的奠基作用。所以在妊娠後,必須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從懷孕後第5個月開始,應做好乳房的護理,為將來嬰兒出世後能順利地哺乳做好準備。為母乳喂養創造有利條件。

妊娠後婦女必須注意乳房、乳頭的清潔,每天用毛巾蘸溫水擦洗乳頭及乳暈。如有乳頭內陷,在擦洗後用手指牽拉,嚴重乳頭內陷者可使用吸奶器吸引,若手法不能矯正者,可進行手術矯正。

另外,按摩也是乳房護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從妊娠第5個月開始,乳腺組織迅速增生,按摩乳房可以鬆解胸大肌筋膜和乳房基底膜黏著狀態,使乳房內部組織疏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乳腺小葉和乳腺管的生長發育。增加產後的泌乳功能,並可有效地防止產後乳汁排出不暢、淤積及“奶癤”的發生。

產前可在每晚入睡前用對側手掌順時針方向按摩乳房,並從乳房基底部向乳頭方向搓揉,推進。按摩前先洗淨雙手,先對一側乳房進行按摩;另一側用衣被覆蓋,以防受涼。按摩可自己進行,也可由親屬幫助。手法由輕到重,用力要柔和,切忌粗暴按揉。按摩的時間、次數可逐漸增加,通常每次10~15分鍾,而產後按摩可在白天每次哺乳前進行。分娩前,用植物油或礦物油塗敷乳頭,使乳頭表麵的積垢和痂皮變軟,再用肥皂水和熱水洗淨。

分娩後1周內是確立母乳喂養的關鍵時期。產後最初幾天,乳房內部發生急劇變化,乳腺小葉開始分泌乳汁,但乳汁的分泌與新生兒吸吮能力尚未協調適應,年輕的媽媽又缺乏給新生兒哺乳的實踐經驗,往往會造成乳汁淤積成塊、乳房腫痛。如果在產後2~3天內積極進行乳房按摩,則可使乳房、乳頭內部組織疏鬆,使乳汁能順利通過乳腺管彙集於乳竇處,便於嬰兒吸吮,防止因乳腺管不通暢引起乳汁淤積脹痛,保證母乳喂養順利進行。

★宜做好分娩的精神準備

分娩是令人激動的時刻。十月懷胎的小生命終於要結束“宮廷”生活而來到人間了。每位孕婦為迎接這一時刻的到來都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應該充滿信心地迎接和經曆分娩過程。產婦對臨產要有正確的認識,子宮要一陣陣收縮,子宮口才能一點點開大,孩子才能生下來,所以臨產過程需要一些時間,用不著害怕和著急。雖然每個人生孩子的快慢不一樣,但相差並不太多。

接近預產期時,如果出現陰道血性分泌物,規律宮縮是臨產的表現,應到醫院檢查,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住院。如果陰道流出較多水,是早破水,應立即平臥,由家人送到醫院,絕對不能坐起、行走,以免臍帶脫垂,危及胎兒生命。第一產程時有些產婦因腹痛而大聲喊叫,煩躁不安,消耗大量體力,其實產婦在兩次宮縮之間盡量放鬆、休息,宮縮時按摩腰骶部可以減輕疼痛。第二產程時,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用力。正確姿勢為仰臥、雙腳蹬在腿架上,雙手拉住床旁的把手,宮縮時,先深吸一口氣,然後閉上嘴像排大便一樣地向下用力,氣用完後,再換一口氣繼續用力,一陣宮縮可以換2次氣,宮縮間歇時,全身放鬆,安靜休息。屏氣用力的動作可以增加腹壓協助子宮收縮。

一般說來,初產婦需要1天時間(大約12~18小時),經產婦需要半天時間(約12小時左右)。臨產時,產婦應與接生的醫護人員很好配合,才能確保母子平安。分娩是個生理過程,當感覺陣發性腹痛時這個過程就開始了。一般第一胎的分娩過程大約需10~16小時。陣痛是子宮有規律的收縮引起的,開始間隔時間長,疼痛輕,此後逐漸間隔縮短,疼痛加強。宮縮時由於神經的傳導和韌帶的牽連,產生腰酸、腹痛、下墜感,宮縮間隙期,這種感覺明顯減輕。待子宮口開大到10厘米時(開全),每次宮縮伴有大便感,孕婦相應地使用腹壓,迫使胎兒逐漸下降至娩出,這個過程曆時1小時左右,胎兒娩出後一般半小時以內胎盤也相繼娩出,至此全部分娩過程結束。

產痛是伴隨宮縮而來的生理感覺,但它的程度固然與宮縮強度有關,更與每位孕婦的心理準備程度有關。如果對分娩過程有正確的認識,同時配合宮縮做深呼吸運動,聽音樂等均能減輕產痛的程度,醫院也有無痛分娩儀、鎮痛床等設施均可減輕產痛。因此,希望孕婦對分娩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充滿信心,在醫務人員的配合下定能順利地完成分娩過程。

★宜做好分娩的物質準備

懷孕到了末期,一定要做好物品上的準備。預產期前後2周隨時都可能臨產,所以在預產期2周前就應把需要的東西整理好,如準備換穿的內衣褲、襪子、吸奶器、洗盥用具、產後用的消毒衛生紙、衛生巾、衛生帶。還應準備些雞蛋和紅糖,紅糖要先蒸過,以免喝了瀉肚。每晚臨睡前要把暖水瓶、洗臉盆、洗漱用具都放在一起以便隨時可拿。現款或記賬單也應準備好。各醫院讓帶的物品不完全相同,最好在產前檢查時就詢問清楚。嬰兒衣服一般出院時才需要,但也應事先整理放好,並向家人交待。嬰兒用物主要包括衣服、被褥、尿布,應選用質地柔軟、吸水、透氣性好的純棉布製品,用布帶代替扣子,寬大以便穿脫為宜,衣縫應朝外,以防摩擦皮膚。線頭要剪去,以免纏繞嬰兒的肢體,數量要充足,以便換洗。清潔護膚用品應選用專供嬰兒使用的產品,以免刺激嬰兒稚嫩的肌膚。

以往有過難產、產前或產後出血、骨盆狹窄、胎盤不下、胎位不正、雙胎、做過剖宮產手術的孕婦,或者此次懷孕有高血壓、妊娠中毒症等異常變化的孕婦,應當到醫院分娩,以免發生意外。有慢性病,尤其有合並心髒病、慢性腎炎以及體格虛弱的孕婦,也不能在家裏生孩子,一定要去醫院。在預產期前2個月左右,應該準備好孩子和孕婦所需的物品,處理好其他事項。

★孕晚期宜心理嗬護

進入孕晚期以後,孕婦子宮極度膨脹,各器官、係統的負擔也接近高峰,因而,孕婦心理上的壓力也更大。

由於體型變化和運動不便,孕婦心理上產生了一些變化,有許多孕婦會產生一種興奮與緊張的矛盾心理,從而導致情緒不穩定、精神壓抑等心理問題,甚至會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無力,即使一切情況正常,也不願活動。

由於臨近預產期,孕婦對分娩的恐懼、焦慮或不安全加重,對分娩“談虎色變”,擔心發生臨產先兆時來不及到醫院,因而稍有“風吹草動”就趕到醫院,甚至在尚未臨產,無任何異常的情況下,纏住產科醫生要求提前住院。

所以,孕晚期心理保健應注意以下問題:

1.了解分娩原理及有關科學知識 克服分娩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讓孕婦自己了解分娩的全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對孕婦進行分娩前的有關訓練。許多地方的醫院或有關機構均舉辦了“孕婦學校”,在懷孕的早、中、晚期對孕婦及其丈夫進行教育,專門講解有關的醫學知識,以及孕婦在分娩時的配合。這對有效地減輕心理壓力,解除思想負擔以及作好孕期保健,及時發現並診治各類異常情況等均大有幫助。

2.不宜提早入院 毫無疑問,臨產時身在醫院,是最保險的辦法。可是,提早入院等待也不一定就好。首先,醫療設置的配備是有限的,如果每個孕婦都提前入院,醫院不可能像家中那樣舒適、安靜和方便;其次,孕婦入院後較長時間不臨產,會有一種緊迫感,尤其看到後入院的孕婦已經分娩,對她也是一種刺激。另外,產科病房內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住院者的情緒,這種影響有時候並不十分有利。

所以,孕婦應穩定情緒,保持心緒的平和,安心等待分娩時刻的到來。不是醫生建議提前住院的孕婦,不要提前入院等待。

3.作好分娩準備 分娩的準備包括孕晚期的健康檢查、心理上的準備和物質上的準備。一切準備的目的都是希望母嬰平安,所以,準備的過程也是對孕婦的安慰。如果孕婦了解到家人及醫生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且對意外情況也有所考慮,那麼,她的心中就應該有底了。

孕晚期以後,特別是臨近預產期時,孕婦的丈夫應作好準備,使妻子心中有所依托。

★臨產時宜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陣痛開始以後,家庭成員尤其是丈夫忌驚慌失措。初產婦從陣痛到分娩需經曆8~12小時不等。可以利用時間整理準備住院的物品,同時陪同孕婦利用正確的呼吸減輕疼痛。應在妊娠28周前後開始準備分娩用品,提早準備以避免臨時忙亂。

孕婦分娩用品包括:①開胸睡衣2~3件;②腹帶,分娩後支持腹部用,可用寬的多扣鬆緊帶,或布製多頭帶1~2條;③脫脂棉或紗布適量,為產後洗會陰用;④其他如衛生巾、拖鞋、洗漱用具、應急食品;⑤嬰兒簡單衣服、包被、尿布、小毛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