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孕前紅綠燈 (1)(1 / 3)

[  第一章 孕前紅綠燈

]

一、孕前的22盞紅燈

★忌生育的人

1.男女雙方為直係血親或三代以內旁係血親者不應結婚,因近親婚配後代發生遺傳病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2.性病、麻風病未治愈者,各種法定報告傳染病在規定的隔離期及未治療前應暫緩結婚。傳染病在傳染期結婚可造成夫妻間相互傳染,性病可通過性生活傳播,若懷孕還會危及胎兒,因此,在未治愈前不應結婚。

3.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病發病期間,暫不宜結婚,應待精神病治愈穩定2年以上方可結婚。但同為患精神病治愈的男女不宜結婚。若僅一方是已治愈的精神病患者,雖可結婚,但應嚴格控製生育,以免受刺激後病情反複。

4.患有可矯正的生殖器官畸形、炎症等,應待治愈,功能改善後再結婚。

5.凡患有重要髒器病如嚴重心髒病、高血壓、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炎及活動性肺結核等傳染病的患者,在治愈前不宜結婚,否則對夫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都十分不利。因為母體的疾病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造成流產、早產或胎兒畸形,並可加重母親病情。此外,患有甲亢患者及心髒病女患者在病情未穩定前也不宜結婚,更不宜生育。

6.身體重要髒器功能不全的人如心、肝、腎、肺功能不全失代償期,此類疾病已使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妊娠與分娩必然使患者重要髒器的負擔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即便妊娠與分娩,所得後代質量必定不高,或者無能為力對其後代的成長與教育盡責。

7.遺傳性疾病患者。有些遺傳性疾病是終生性的,所以,生育遺傳性疾病的後代對家庭和社會是不幸、痛苦的。對患有遺傳性疾病和遺傳病遺傳基因攜帶者,應作好谘詢與婚育指導,凡一定能導致或有極大可能導致其後代發生先天性異常疾病或終生難以治愈性疾病者,應避免生育。比如先天愚型、白癡、遺傳性精神病、白化病等。有些伴性遺傳病,在遺傳過程中,後代性別不同,發病情況也不同。如血友病、紅綠色盲等,當後代為男性時發病,後代為女性時將成為遺傳基因攜帶者。所以,對這類情況應加強遺傳谘詢和婚育指導,避免、控製和減少遺傳病人口的出生。

8.惡性腫瘤患者。對於患有惡性腫瘤的人來說,妊娠與分娩對其生命將是雪上加霜,沉重的打擊。而且在腫瘤學上常有腫瘤家族史現象,即同一家族腫瘤的發病率高,雖不一定患相同腫瘤,但提示該家族對腫瘤易感,也可能與遺傳有關。因此,患有惡性腫瘤者應避免生育,以爭取更多的機會治療腫瘤。同時可以避免在出生後缺乏或缺少父母撫養與教育的孩子出生,減少社會負擔。當然,有些惡性腫瘤目前的醫療水平尚不能控製其發展,但有少數腫瘤是可以治愈的,如絨癌,治愈後可在醫生的嚴密監護及精心檢查和指導下妊娠。

★忌忽視遺傳病的風險

據遺傳學家統計,下列父母有生出嚴重遺傳病後代的風險:

1.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研究表明,染色體偶然錯誤的概率在接近生殖年齡後期時明顯增高。我們知道,女性一出生,卵巢裏就儲存了她一生所有的卵子細胞。當她年齡較大時,卵子就相對老化,發生染色體錯誤的機會隨之增加,因此,生育染色體異常的患兒的可能性也就相應增加。統計資料說明,這種可能性約為4.5%。

2.雙親之一為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他們的子女有1/4將流產,1/4可能性是易位型先天愚型,1/4可能性是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僅有1/4可能性出生正常孩子。因此,如果通過染色體檢查,發現夫婦一方是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可以考慮不再生育或在妊娠後進行產前遺傳學診斷,以防止患兒出生。

3.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夫婦。統計資料表明,其染色體異常的概率比一般人高12倍。由於染色體異常的胎兒容易發生流產,所以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婦女應有所警惕,在再次妊娠前應進行男女雙方詳細的體格檢查及遺傳谘詢。

4.已出生一個“先天愚型”孩子的孕婦,其第二個孩子為“先天愚型”的概率為2%~3%。已生過一個常染色體隱性代謝病患兒(如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聾啞、侏儒症等)的婦女,下一胎發生此病的風險為25%。

5.孕婦為嚴重的性連鎖疾病(如血友病)患者時,男性胎兒全部是患者,女性胎兒雖不發病,但為此病基因攜帶者。如孕婦為性連鎖疾病基因攜帶者時,男性胎兒50%是患者。

6.經常接觸放射線或化學藥劑的工作人員。對上述有出生遺傳病和先天畸形胎兒風險的父母,應做好遺傳谘詢和產前診斷,對異常胎兒采取選擇性流產的辦法避免患兒出生。而對那些有出生嚴重遺傳病患兒風險的父母說來,惟一的辦法就是采取積極的避孕措施。倘若夫婦都是罕見隱性致病基因攜帶者,則應采取絕育手術,從根本上阻斷遺傳病患兒的出生。

★必須禁忌的食品

孕前的飲食和用藥很重要,因為它們是孕育健康寶寶的必要前提。健康的寶寶需要夫妻雙方具備優質的精子和卵子。研究表明,不少食物和臨床藥物都對精子、卵子的質量有不良影響。

1.避免吃各種“汙染”食品 應盡量選用新鮮天然食品,避免食用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的食品。水果等要洗淨後才食用,以避免農藥殘留。

2.避免吃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食品 咖啡、可可、茶葉、巧克力和可樂型飲料中均含有咖啡因。計劃懷孕的女性或孕婦大量飲用後,均會出現惡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咖啡因還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刺激胎兒興奮,影響胎兒大腦、心髒和肝髒等器官的正常發育,使胎兒出生後體重較輕。因此,建議計劃懷孕的女性與已經懷孕的孕婦盡量少吃此類食品。

3.禁煙、酒 研究表明,酗酒、吸煙會導致低體重兒、流產及產婦在產後的行動障礙。男性若經常飲用葡萄酒、啤酒或烈酒,會降低睾丸激素分泌量,且增加精液中不良精子的數量。而煙草的尼古丁及醇類物質對睾丸的生精上皮有直接毒性,可引起精子發育畸形、數量減少。這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所形成的胎兒,其發育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4.避免吃醃製食品 這類食品雖然美味,但內含亞硝酸鹽、苯並芘等,對身體很不利。

5.避免吃致敏食物 這類食物對胎兒的影響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但事實上,致敏食品很可能會引起流產、早產,導致胎兒畸形等多種惡性後果。因此,孕前的媽媽應該慎食。

6.其他 罐頭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劑和防腐劑,是導致畸胎和流產的危險因素。火鍋在短時間內的加溫並不能將存在於肉類中的致病菌或寄生蟲完全消滅。油條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明礬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鋁可通過胎盤侵入胎兒大腦,影響胎兒智力的發育。鋁在體內的增多,還會抑製孕婦對鐵質的吸收,可加重貧血。因此,孕婦也應盡量避免食用此類食品。

★忌高糖食物

計劃懷孕的夫妻,尤其是希望自己寶寶健康的母親,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懷孕前應調整好飲食結構。

懷孕前,夫妻雙方尤其女方,若經常食用高糖食物,常常可能引起糖代謝紊亂,甚至成為潛在的糖尿病患者;懷孕後,由於孕婦體內胎兒的需要,孕婦攝入量增加或繼續維持懷孕前的飲食結構,則極易出現孕期糖尿病。孕期糖尿病不僅危害孕婦本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危及孕婦體內胎兒的健康發育和成長,並極易出現早產、流產或死胎。寶寶出生後,孕婦成為典型的糖尿病患者,而寶寶可能是巨大兒或大腦發育障礙患者,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忌忽視受孕環境

受孕的環境是指受孕夫婦的身體內外環境以及生殖細胞生長發育到受精時這一段時間的狀況。身體的內外環境是可以人為創造的,受孕的時間與安排也是可以人為控製和調整的。良好的受孕環境包括:穩定的情緒、充沛的精力、振奮的精神、清新溫爽的氣候、安靜整潔不受外界條件幹擾的居住處所,以及穩定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時間。因為受孕是兩性已發育成熟的生殖細胞的融合,所以,生殖細胞的發育成熟也應處在良好的環境中,創造良好受孕環境應從創造生殖細胞發育成熟的良好條件和環境入手。保證機體的營養和能量的需求,維持和保證機體代謝的正常進行。

★在哪些情況下不宜受孕

1.男方超過55歲或女方超過40歲,不宜受孕。超過以上年齡生育的子女,畸形及低能兒的發生率顯著提高。

2.精神不舒暢時,不宜受孕。

3.正在患病,或病後初愈、身體還未康複時,不宜受孕。

4.疲勞過度時,不宜受孕。

5.患慢性病服藥期間不宜受孕。

6.飲酒後不宜受孕。因為酒精可損害生殖細胞,導致胎兒畸形或低能。

7.初冬至初春不宜受孕。因早孕階段最怕病毒性感染,一旦孕婦罹患,畸胎率顯著增高,而冬春是病毒感染的多發季節。

8.放射治療或接觸有害物質後,不宜受孕。

9.望月不宜受孕。望月即陰曆每月的十五,月球引力場對地球的影響最大,最易使人的情緒發生波動。人的情緒激動不安,影響精卵細胞的發育成熟,這時受孕,就可能影響胚胎的發育。

10.雷雨交加時不宜受孕。因雷電可以產生極強的X射線,尤其是大雷雨時,產生的X射線足以引起生殖細胞染色體的畸變。所以雷雨天交合受精,或野外交合受孕,對胎兒都不利。

★新婚後忌立即懷孕

新婚後立即懷孕往往不能保證優生。因為結婚前後,夫妻雙方都為婚事操勞缺乏休息,吃不好,精力消耗也很大,會覺得精疲力盡,需要在婚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來消除疲勞。如果婚後不久,身體狀況未達到最佳時就懷孕,對胎兒生長的先天條件將會產生不良影響,因為夫妻倆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會影響精子和卵子的質量,並影響到精子和卵子結合後的胚胎、胎兒。

新婚夫妻在洞房第一次過性生活時就受孕,是必須忌諱的。新婚夫婦在結婚儀式上迎送親朋好友,忙了一天,身體和精神狀況都處於疲憊狀態,有的甚至達到了難以支持的程度,並感到十分缺覺,困倦難忍。這時受孕對生殖細胞極為不利,易出現癡呆兒,因為這時人的精神處於最不佳時刻。在新婚宴席上,新郎新娘都要喝酒,甚至多喝幾杯,酒後受孕對胎兒十分有害。還有,新婚夫婦初次性交,沒有經驗,精神緊張,很難達到性高潮,這也對胎兒無益。

受孕應在安逸愉快的生活中。受孕前具備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保證夫婦雙方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精神愉快,使情緒處於舒暢和輕鬆狀態,並保證有充分的食物營養、睡眠和休息。因此,新婚夫婦不宜急於懷孕,因為這時尚不能提供生個好娃娃的條件。

★忌生育年齡過小或過大

葡萄胎是一種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病態妊娠。它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凡葡萄胎在子宮內的病灶局限於子宮腔內者為良性,如果病灶已侵入子宮肌層或穿入附近組織或有遠處轉移者則為惡性。臨床資料顯示,妊娠年齡越小,懷葡萄胎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20歲以下的少女懷孕,葡萄胎的發病率最高。這是由於青春期的卵巢剛剛開始發育,卵泡成熟不盡完善,容易排空卵所致。空卵,是指卵子沒有卵黃。空卵也能受孕,但受精後不能形成胎兒,隻能形成絨毛。此種絨毛在子宮腔內的增生繁殖極快,所以患者血或尿中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相當高,由此而引起的“早孕”反應也相當嚴重,不少患者還會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及全身水腫。由於龐大的葡萄狀水泡充滿宮腔,可使腔內壓力急驟升高,子宮迅速增大,脫落的絨毛極易進入母體血液循環,這就使更多的絨毛或滋養細胞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從而易變為絨癌或惡性葡萄胎。

高齡生育對婦女心態所帶來的影響是根據不同情況而定的。如果一個高齡孕婦的生活條件較差,工作壓力很大,又缺乏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和幫助,麵臨妊娠、分娩和哺育的艱辛,就很難感到自信,有些產婦甚至出現抑鬱症。可見,與婦女的生育年齡相比,生活條件、工作壓力等環境因素給婦女心態帶來的影響更大些。近年來,國內外婦女的生育年齡都呈現上升趨勢,且婦女文化程度越高,生育年齡越大。但以往的研究顯示,35歲以上的婦女分娩的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小於18歲和大於35歲的孕婦都屬於高危妊娠人群。目前,國際公認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5~30歲,因此,已婚育齡婦女盡可能選擇在這個年齡範圍內懷孕和分娩。當然,超過30歲的高齡已婚婦女,仍然可以通過加強孕期保健的方法,生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應停止使用辛辣食品

很多人都喜歡吃辛辣食物,這在平時似乎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計劃懷孕的夫妻,尤其對已經懷孕的孕婦而言,就會成為健康懷孕的嚴重障礙。

科學研究表明:辛辣食物可以引起正常人的消化功能紊亂,如胃部不適,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發生痔瘡。懷孕後,由於胎兒的一天天長大,本身就影響孕婦的消化功能和排便,如果孕婦始終保持著進食辛辣食物的習慣,其結果一方麵會加重孕婦的消化不良、便秘或痔瘡的症狀,另一方麵也會影響孕婦對胎兒營養的供給,甚至增加分娩的困難。

因此,計劃懷孕的夫妻,為了您能夠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在計劃懷孕前3~6個月應停止吃辛辣食物的習慣。

★丈夫忌缺乏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對男性的生殖內分泌功能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影響到精液的質量。

1.錳的不足或缺乏 能引起睾丸組織結構上的變化,使生精細胞排列紊亂,精子細胞的結構發生異常。

2.銅的不足或缺乏 銅能明顯影響精子的存活率和活動度,銅缺乏能減低精子穿透宮頸黏液的能力,也能導致精子濃度的明顯下降。在不育男子的精液中,銅離子濃度有明顯的改變。

3.鋅的不足或缺乏 鋅在人體中含量約為1.5克,男性主要集中分布於睾丸、附睾和前列腺等組織中,精液中含量尤為豐富,比血漿的鋅含量高出50~100倍。鋅缺乏可導致睾丸萎縮,精子數量少,質量差,使生殖功能降低或不育。即使精子有授精能力,其妻的流產率也高,且易引起子代的畸形。缺鋅影響生殖機能的主要原因是其影響精子代謝和精子膜穩定性。給缺鋅的男性補充鋅劑後,精子的數量和質量均有明顯的改善。

4.硒的不足或缺乏 硒的不足可引起睾丸發育和功能受損,附睾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缺硒的男性性欲減退,且其精液質量差,影響生育質量。

★想要孩子的夫妻忌飲可樂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對目前出售的三種不同配方的可口可樂飲料進行了殺傷精子的試驗,結論是新婚男子飲用可樂型飲料會直接傷害精子,影響男子的生育能力。若受損傷的精子一旦與卵子結合,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或先天不足。

醫學家們將成活的精子加入到一定量的可樂飲料中,一分鍾後測定精子的成活率。試驗表明,新型配方的可樂飲料能殺死58%的精子,而早期配方的可樂型飲料可全部殺死精子。

他們對新婚女子飲用可樂型飲料也提出了忠告,奉勸她們少飲或不飲為佳,因為多數可樂型飲料都含有咖啡因,它在體內很容易通過胎盤的吸收進入胎兒體內,危及胎兒的大腦、心髒等重要器官,同樣會使胎兒致畸或患先天性癡呆。

因此,新婚夫婦以及想要孩子的夫妻,除應禁忌煙酒外,也不宜飲用可樂型飲料。

★長期服藥者忌急於懷孕

有些婦女身體有病,需要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如激素、抗生素、止吐藥、抗癲藥、抗癌藥、抗精神病藥物等,這些藥物會不同程度地對生殖細胞產生一定影響。卵子從初期卵細胞到成熟卵子約需14天,此期間卵子最易受藥物的影響。因此,長期服藥後不要急於懷孕。一般說來,女子在停服藥物20天後受孕就不會影響下一代。各種藥物的作用,在人體內貯存的時間以及對卵細胞的影響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20天是個最低極限,有些藥物的影響時間可能更長些。長期服用藥物的婦女在計劃懷孕時,最好聽從婦科醫師的指導來確定懷孕時間。

一般認為,藥物致畸的劑量是介於胎兒受到暫時損害和導致死亡的劑量之間,而在多數情況下,致畸的劑量範圍是狹窄的。孕期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可能使相關的酶增加,繼而使藥物在體內的量降低;另一方麵,重複應用某種藥物,由於代謝活力減退或藥物的蓄積,可導致致畸作用的加強。

孕期常用藥物有鎮靜劑、鎮痛劑、抗嘔吐、抗酸劑、抗生素、利尿劑,以及保胎藥如孕激素等。有些藥物的致畸作用已比較肯定,有些則尚有疑問,應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