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音色:
請學生結合前麵的聲樂作品,總結歸納:人聲音色:
女聲:女高音、女中音;男聲:男高音、男中音;童聲。(板書)
聽賞:《藍色的多瑙河》。
引導學生聽辨樂曲中各種樂器的音色,感受單純音色及混合音色。
請學生根據樂曲談談對樂器音色的感受,並可用色彩表現。如:長笛、小提琴、雙簧管的音色,給人以甜美、開朗的感覺,用什麼顏色表現?銅管樂給人以雄壯、激昂的感覺;中提琴、英國管、大提琴的高音區給人以略帶悲傷的感覺,分別用什麼顏色表現?
由於聽覺上的差別,形成了千差萬別的“主觀評定”,因此任何音色,當其作用於不同的人時,所引起的感覺是不盡相同的,在此可以有不同的見解。
2.音樂藝術(板書)13'
(1)聲音的藝術:
設疑:音樂區別於繪畫、詩歌、雕塑、舞蹈等最基本的特征是什麼?
(學生討論,舉例說明其他藝術的特點,與音樂藝術進行對比。)
引導學生作結論: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音樂是通過藝術化的聲音組合表現出來的。任何音樂美都蘊涵在藝術化的聲音組合之中,這和其他藝術是很不相同的。繪畫通過線條和色彩來表現;文學詩歌通過語言文學來表現;雕塑通過造型來表現;舞蹈通過人體的動作來表現;而音樂是通過藝術化的聲音組合來表現,因此說,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這是最基本的特征。
(2)時間的藝術:
“各種音樂要素都必須在時間過程中體現”。請學生解釋這句話,並舉例。
節奏、音的長短交替,是以時間為依托的,速度指的是節奏的頻率,是以時間作準繩的。旋律的行進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展現其流逝的,和聲的進行是在時間過程中完成的——音樂是時間的藝術。
(3)聽覺藝術:
放一段演奏的錄像,將聲音關閉。
提問:如果讓一個人欣賞音樂,他首先應具備什麼條件?
(健全的聽覺,正常的心理,一定的文化素養)
結論:音樂藝術的感情內涵需要通過聽覺去感受,它同人的生理、心理密切相關。文化素質、閱曆、性別、年齡、音樂知識水平的不同,民族、地域的不同,都可形成對音樂理解方式的差異。馬克思說:“對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所以,音樂是聽覺的藝術。
(4)情感的藝術:
請學生談樂曲《藍色的多瑙河》所表現的情感。
設疑:音樂為什麼能表現人的情感(分組討論)?
結論:音樂和人的心理情感活動具有形態上的一致性,都是運動的、不可見的、有節奏的、隨現即逝的。因此,才為音樂以比擬的方式表現人的情感運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如《江河水》的悲痛、《病中吟》的抑鬱、《鬧元宵》的喜慶、《春江花月夜》的優美等,音樂能給人以情感的移入,能更直接有力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譽為“最情感的藝術”、“人類情感的速記”。三、課堂小結2'
音樂是憑借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並通過人類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的情感體驗的藝術門類。總之,音樂無不是通過藝術的聲音組合表現出來的,它既構成了音樂完美的形式,又內涵著藝術表現,它成為最內在、最純淨,與人的心靈最能直接相通,最為耐人尋味的一種藝術,在諸種藝術中,顯示著它自身的美。因此,音樂曾使數以億萬計的人為之動情,為之感奮,為之傾倒,也曾使人類精英、偉大的思想家、文學藝術家、科學家為之發出由衷的讚歎。音樂藝術是人類最偉大、最動人的創造之一。
四、作業
練唱教材中《祖國頌》片段。
(第二課時內容從略)
發揮音樂藝術教育的優勢促進兒童發展
李晉瑗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晉瑗)
促進幼兒發展是幼兒教育的任務,是確定教育目標、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幼兒教育的多種教育內容、多種教育形式都在各盡所能,發揮各自的優勢來促進幼兒發展。音樂教育則要盡音樂藝術之所能,發揮音樂藝術教育之優勢來促進幼兒的發展。音樂藝術之所能,音樂教育之優勢,都可從音樂藝術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為此,從事幼兒音樂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幼兒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又要熟悉音樂藝術的特殊性,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幼兒音樂教育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本文想著重談談與音樂教育密切相關的音樂藝術特殊性中的幾個基本問題。
一、音樂是以聲音為物質材料構成的藝術,人們用聽覺感知音樂
這是音樂區別於美術、文學等其他藝術的基本特征,也是體現音樂藝術特殊性的基礎。音樂的聲音主要是樂音,樂音有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特性,這些特性為使音樂藝術具有豐富多采的藝術表現力奠定了基礎。因此,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把握聲音藝術的特點來做教育工作,譬如,音樂中的聲音要有準確的音調,無論歌聲、琴聲都要注重音準,音樂的聲音要動聽,不僅要選擇動聽的旋律還要注重演唱演奏時音色的美。在音樂活動中要善於運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樂表現手段來表達音樂的情感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