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起源
1949年以前,關於中華民族起源的研究,僅限於華夏/漢民族;本書從中華民族的整體方麵探討其起源。
民族屬於曆史的範疇。從人類起源到舊石器時代結束,占據了人類曆史99%以上的歲月,在那漫長的時代,當然沒有民族的區分;新石器時代各部落與部落集團,也還不能與國家形成以後的民族區分相提並論。然而以現代科學成就說明中華民族遠古祖先的來源、社會進化與部落集團狀況,是中國民族史應有之義。故本書首先以一編的篇幅,對中華民族的起源作一扼要的敘述。
迄今古人類學的發現與研究的結果表明,在中華大地上,人類起源的各個階段沒有缺環,可以建立比較完整的進化序列;在世界上,也僅僅中國有如此豐富的發現。更引人矚目的是,其體質特征與蒙古人種(黃種)的起源、形成相聯係,說明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應是這些繁衍生息於中華大地的遠古居民。從而證明了中華民族起源的土著特點。
到了新石器時代,文化區係及同一區係不同類型的區分,反映出中華民族起源的多元特點;當時社會進化及其多區域不平衡狀況,又說明中華民族在起源時代已呈現多區域不平衡發展,同時彼此影響,有著多層次的內在聯係與統一性。遠古神話傳說,與地下發現所反映的上述曆史特點,差可相互印證。
總之,中華民族起源於中華大地,既不是來自中華大地以外的任何一方,也不是均起源於黃河中下遊。中華民族是在中華大地上多元起源,多區域不平衡發展,而又存在不可分割的內在聯係與統一性。
中華民族起源的土著特點與多元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