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000名中學生學法現狀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科技教育的迅猛發展,學法問題逐漸為人們所重視並開展了大量研究。從現有文獻看,既有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的相關研究,也有對學法運用現狀的微型調查。我們歸納所占有的資料發現,在學法領域仍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問題,例如:學習主體對學業水平的學法歸因情況怎樣,中學生學法運用及教師對學生學法指導現狀如何,能否通過橫斷研究方法探討學法在個體發展中的內化曆程等等。對這些問題的探索,既可為理論界深層次的研究提供事實,也對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改進學法指導方法具有現實意義。本調查試圖對這幾個問題作初步探索,以期為學法研究及學法指導提供一些事實材料,為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為培養跨世紀人才作出貢獻。
二、方法
(一)對象。本項調查運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在樂山市內隨機抽取5所學校(含重點學校及一般學校)1000名中學生(初二、高二兩個年級)作為被試。專家從回收問卷中篩選出了有效卷823份進行統計分析,並以此結果作為本報告的分析依據。
(二)材料。根據調查目的,本調查采用自編限製性問卷進行調查。調查項目包括學生對學法重要性的認識,基本學習方法運用水平,被試學業水平,以及從學生角度看教師對學法的程度四個內容共計12個小項目。正式開展調查前,筆者將設計的問卷在小範圍內進行了試測,並據此修改完善了問卷,形成了正式調查卷,本報告即為正式卷統計的分析結果(表略)。
三、結果及分析
(一)中學生學法認識的總體水平及傾向性。
學習方法是否為影響學業成績的有效變量之一?中學生對此怎樣看?本調查設計了問題“你認為影響中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並依據經驗給出了五種原因(A身體素質B學習方法C教師授課質量D家庭社會環境E基礎知識)供學生選擇。結果不管初中學生還是高中學生,也不論男生還是女生,他們的學業歸因都具有明顯的一致性,即均認為學習方法是影響自己學業成績的第一位原因,自己已有基礎知識是第二位原因,教師的授課質量是第三位原因。這表明,學生們都充分認識到學習方法對學業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麵,這極有益於教師的學法指導在學生心理結構中積澱,另一方麵,它告訴我們學習方法是影響學生有效學習的主要矛盾,教師教學中隻有抓住這個主要矛盾才能提高教學效益,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傳授。
調查還表明,對學業的影響初中生多認為家庭環境的作用大於身體素質的作用,而高中生則認為身體素質因素大於家庭環境因素的作用。這是什麼原因呢?從學生身心發展分析看,初二學生正處於“第二次心理斷乳期”,自身的獨立性尚不強,需從家庭中獲得心理上的依靠支持;加之初二學生學習負擔不如高中重,身體發育變化剛剛開始,自身情緒等心理變化對學業影響不明顯,因而初中生更看重家庭環境因素對學業的影響。而高中學生不僅度過了心理斷乳期,自我意識更強、更成熟,而且學業負擔很重,學習緊張,身體的變化極易影響學業,因而高中學生更重於自身狀況對學業成績的影響。
(二)中學生自陳運用基本學習方法的現狀及特征。
中學生運用學習方法的現狀怎樣?有什麼傾向性的特征?課題組隻就學習過程中各環節(製訂學習計劃、預習、聽課、筆記、複習、作業、小結、課外學習等8個環節)運用方法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學生自陳運用學習方法情況有下述傾向性特征:
1、基本學法運用的正向性及其發展的相似性。
不論初中學生還是高中學生,其運用學法水平的自我評價總體傾向是持肯定的態度(初中生比高中生更明顯,得分率更高),但其得分率卻又很低,表明基本學法的運用水平不高。這個結果和前述學生對學法的認識結果表明,學生存在著對學法的高認知與低水平運用的矛盾,即學法認識與學法運用意向不一致,學法運用不完全是以認知為基礎和前提。可見,教育實踐中教師開展學法指導既有一定心理基礎,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