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洞乃道家十大洞天之首,太古時代,有一位大羅金仙,號曰“西城王君”,來自上清天彌羅宮。他出身在此山中,幼年得道,然後又在俗世間降妖除魔,屢次封印遠古巨魔於王屋山下,可謂耗盡心力,不得已將他的玄門道術傳於門下弟子,數百年後,西城王君功成身退,重回九天,不複問人間之事。他的衣缽弟子便將他所居住的山洞列為道家洞天福地,直到唐玄宗時期,著名的白雲真人司馬承禎奉唐玄宗李隆基之命,在華蓋峰上修建了陽台宮,一時間,道風盛極天下,前來訪真修道者絡繹不絕,成為天下第一道場!又經曆數百年,薪盡火傳。
天下道統漸漸的轉向衰微,道消而魔長,又迎來了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王屋山陽台宮的宗主元太虛深感道消魔長,力不從心,沒有辦法掃除人間所有魔障,就將宗門中一切事物托付於大弟子李少宗,自己獨自一人閉關苦修,期望能有朝一日,勘破玄關,泯滅生死,早證大道,以無上法力,除一切妖魔,還人間一個太平盛世!
卻說李少宗自從受師尊元太虛之命,小心打理宗門事物,不敢懈怠。身邊又有華清宇,張伯陽兩位師弟協助,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功業,卻也平安無事,樂享太平,數十年來,陽台宮竟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這一日,時值初秋季節,山中樹木半多枯萎,遍山焦黃,滿目落葉。李少宗腳踏著滿山枯葉,呼吸了一口蕭瑟的冷風,不禁心中一動!不由得使用奇門之術掐指一算,暗暗心驚,沉吟半晌,就叫隨身道童,速請華,張兩位師叔到三境殿議事,道童不敢怠慢,急急去請。這三境殿坐落於陽台宮山門之內,是一間九開間的大殿,雕梁畫棟,正中的門梁上懸掛著唐玄宗李隆基手書的“大羅三境殿”的匾額,門梁下,銅鶴玄龜,香煙嫋嫋。殿**奉的是上清祖師元始天尊,兩邊陪祀的是上清門下十二金仙。李少宗端坐在大殿正中的蒲團上,一襲青色道袍,在他左右兩邊對麵而坐的是華清宇,張伯陽二人,也均是一襲青色道袍。三位俗世真人在嫋嫋香煙中,正襟危坐,可謂出於塵世而不染俗塵,俱是一派得道高人的景象!
李少宗乃是大師兄,自然德高望重,他看了華,張兩人,手捋著胸前須髯,道:“師尊閉關已有二十餘年,一直沒有半點音訊,但是今日我卻心有所感,想必師尊舉霞飛升之日不遠了!”華清宇聞言道:“二十年來,我等沒有一日不想著見師尊一麵,如果像師兄所言,最好不過!”說罷,他轉頭望向張伯陽,不由得有點激動,口中緩緩道:“二師兄,師尊當年叫我等各自修行,不可自誤。如今正好請師尊指點,也好讓他老人家評一評,孰優孰劣!”張伯陽微微一笑,淡淡地說道:“三師弟不要性急,他老人家自有公論!”言罷自顧自的捋了捋胡須,便不再多言。李少宗接過話頭,道:“師尊出關是件大事,我等作為弟子還應小心才是。”華清宇不解道:“難道會出什麼事?”李少宗正色道:“師尊此次出關,必然勘破玄關,舉霞飛升,成就大羅金仙之體,此等奪天地造化的功果,實在是神魔共嫉之事,我等身為弟子,雖然在修為上不能助師尊一臂之力,但是護法維持之事理當勉力而為!”兩人聞言點首稱是,異口同聲道:“師兄安排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