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戀愛心理常見問題(1 / 3)

第四章 戀愛心理常見問題

為什麼談戀愛時不應以貌取人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小夥子在選擇對象時,總希望姑娘容貌俊俏、體態健美、風度優雅、儀態萬方,這是很自然的。連馬克思青年時代也為燕妮的美貌所動,曾經將她的頭發比作夕陽的金輝。心理學家認為,愛美是人類共有的天性,男女之間如果沒有一點外貌上的吸引,也是不太容易產生愛情的。那種認為愛情不包含相貌上互相傾慕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換言之,我們承認在正當的愛情中包含著容貌上互相愉悅的因素,也理解正在找對象的小夥子希望姑娘漂亮,以期俊秀捉對、儷影成雙的心理需求。但是,應該指出,如果把姑娘的容貌因素強調到過分的地步,一味追求所謂“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那就不對了。其之所以不對,有以下兩點理由。

(1)心靈美比外貌美更為重要。人的美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外貌美,主要指人的容貌、身體;二是心靈美,主要指人的思想品質、性格脾氣、智慧才能等。在現實生活中,姿容妙曼、儀態萬方(外貌美)而又溫柔賢淑、德才兼備(心靈美)的姑娘固然是有的,但畢竟是鳳毛麟角。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有的姑娘盡管“其貌平平”,卻“德才兼備”;有些姑娘盡管“風姿綽約”,卻“腹內草莽”。換言之,外貌美與心靈美並不存在著一致的規律。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應該怎樣取舍呢?契訶夫說過:“麵貌的美麗固然應當是愛情的因素,但心靈與思想的美麗才是愛情的基礎。”你選擇的姑娘,是你將要與之攜手同行,一同走完人生之路的伴侶,所以,“你可以以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你不能這樣來評論一個人(泰戈爾語)。”生活中“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教訓是太多了。在這一方麵,詩人普希金在愛情上的悲慘遭遇是值得小夥子們借鑒的。普希金在舞會上結識了“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坦麗,一見鍾情。娜坦麗圖的是普希金的聲望和金錢,普希金圖的隻是娜坦麗的美貌。婚後,娜坦麗終日沉迷於舞場,普希金為陪她犧牲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後來,風流放蕩的娜坦麗又與一個叫丹特士的男爵私通。普希金在遭受誹謗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與丹特士決鬥,結果飲彈身亡,年僅37歲。所以,“應該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為珍貴。如果遇見一個美的心靈,縱然他在形體上不甚美觀,也應該對他愛慕,憑他來孕育最適宜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柏拉圖語)。”

(2)外貌美也並非一成不變。像任何事物一樣,人的外貌美也是在發展變化的,這種發展變化表現在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麵。就客觀方麵而言,衣服有破舊之時,容顏有褪盡之日。歲月不饒人,隨著年歲的增加,外貌的美不可能持久。如果愛情的基礎是建立在容貌之上的,則隨著時過境遷人老珠黃,或天災人禍毀了容顏之後,愛情的悲劇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就主觀方麵而言,托爾斯泰說得好:“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從戀愛美學的角度來看,這就叫做由主觀感受上的傾慕而引起的視覺變化。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不少夫妻關係和諧的丈夫在談論自己不美的妻子時常說:“剛開始看著不順眼,現在看慣了,覺得還不醜,甚至越看越順眼。”這就是典型的外貌美在主觀感受上的變化,或者叫做“情人眼裏出西施”。換言之,當你深入了解了妻子並產生了“情投意合”的感情後,她那原來不怎麼美的外貌,也具有了吸引你的魅力。

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戀愛中的“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的佳話,在古今中外愛情史上俯拾即是。確實,生活中有不少男女在邂逅相遇後便一見傾心,不論經過多少曲折都始終相愛,以致最後“終成眷屬”的。婚姻戀愛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作為尋覓美好愛情的開端,而不是作為草率的定情,這樣的“一見鍾情”委實沒有什麼壞處,因為它是符合愛情萌生的某種規律的。保加利亞的著名心理學家瓦西列夫曾指出,青年時代所萌生的愛情絕少是在理性中誕生的,青年時代“對情人的直覺評價有時是驚人的透徹和準確,它使心靈和理智都預感到幸福,這種透徹和準確並不違反理智,直覺就是一種潛在的、十分‘敏捷’的邏輯。”青年人常常從自己純淨潔麗的情思出發,一下子捧出的往往就是可供直觀、體察和品評的本質性珍品,他們很少有或沒有成年人的戒備和功利主義的計算,他們軀體的自然美與精神的流動美會一起毫無掩飾地奉獻給意中人。所以,在素質大體相近的青年人間產生“一見鍾情”毫不足奇,其中導致幸福婚姻的概率未必很低。如據列寧自述,他就是在一次聚會上吃春餅時與克魯普斯卡婭一見鍾情的:“我清楚地記得是在我吃第四個春餅時愛上她的”。

但是,對某些青年人或因舞場諧趣,或因公園邂逅,或因陌路相逢,或因樓前眉語,或因回眸生嬌等原因,把“一見鍾情”視為愛情的終端,草率定情以至完婚的做法則不宜提倡,也毫不足取。這是因為:

(1)它缺少愛情的最基本的基礎,如充分的了解、心理相容的深度和廣度等。青年小夥子涉世未深,在情竇初開伊始,對戀愛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大多數小夥子對自己應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妻子還說不清楚,在頭腦中還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樣,當一個女子或因風姿出眾,或因儀態超群而出現在自己麵前時,感情的湖水便容易掀起巨大的波濤,迅速地產生“我理想的妻子就是她”的想法。此時,對姑娘的認識還滯留在“一見”之上,在對她的思想、品德、性格、脾氣還不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就相愛定情,主觀地認定雙方結合必定美滿,未免失之草率。

(2)它違背了戀愛心理發展的規律。戀愛過程是高級情感的培養過程,盡管各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情感的發展速度也不一樣,但一般都要經過從同誌感——友誼感——愛情這樣一個過程。一見鍾情者超越了前兩個階段,徑直飛躍到愛情階段,在幾度宴前謔語、幾句“卿卿我我”、幾曲輕歌曼舞之後,就火速把感情推向高潮而私定終身。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是“欲速則不達”,實踐證明,這種超速情感往往會導致失誤。

(3)它使人易將戀愛對象理想化。“情人眼裏出西施”是戀愛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心理現象,這種“暈輪效應”是戀愛雙方感情的諧調而造成的感情變化,因而使你總感到姑娘是“完美無缺”的。一見鍾情的小夥子的特點是一當情感駕馭理智之後,更容易用感情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對方,這就可能對姑娘的某些缺點視而不見。認識的狹隘必然造成思想的片麵,從而易為自己的婚姻設計了難卜的情景。這正像莫泊桑所告誠的那樣:“在一時的‘情欲’驅使下的那種‘一見鍾情’的愛情,最終往往會毀滅了愛情本身,從而導致無窮的痛苦。”

如果你在戀愛時發生了一見鍾情的情況,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頭腦冷靜,用理智控製情感。在與姑娘的相處中,要記住:“愛情上最好的一瞥往往隻是一顆火星,長期觀察才能點燃情感的火焰,形成燎原之勢”。換言之,在“一見”之後,要堅持通過長時間的相互接觸了解來檢驗和鞏固這種愛情。

為了有助於使你能正確認識自己戀愛中的“一見鍾情”,茲援引幾年前台灣《聯合報》上關於“一見鍾情”問題討論時一些讀者的意見,以供參考:

△“一見鍾情”就是先讓人“心醉”,然後再令人“心碎”的玩意兒。

△以“一”見鍾情,賭“一”生幸福,太“一”目了然了。

△“一見鍾情”是最嚴重的“一念之差”。

△有歌為證:“想起初相見,似地轉天旋;當意念改變,如過眼雲煙……”

△“唉!我就是這樣才離婚的,還是多看一眼好。”

怎樣才能知道姑娘愛上了自己

許多小夥子在發出了愛的信息後,因不知道姑娘是否對自己有意而苦惱。確實在世界上,也許沒有什麼東西比男女間初戀時的情感更為玄妙的了,以至於莎士比亞在其《威尼斯商人》中急不可耐地問道:“告訴我愛情生長在何方?是在腦海?還是在心房?它怎樣發生?怎樣成長?回答我,回答我!”但是,盡管如此,戀愛心理學家卻認為,隻要得法,還是可以及時捕捉到姑娘的愛情信息的。這些方法主要是:

(1)激將法。激將法的奧妙在於它所運用的是人的逆反心理。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所著的《婚姻的悲喜劇》中的一位女主人公,在開導她的女婿如何才能驗證妻子是否愛他時說:“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激起她的嫉妒心。這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辦法,如果她的愛情還沒有熄滅,她在這種情況下總要表露出來的。”這是因為,愛情是具有排他性的,“和具有不良後果的醋意相反,嫉妒作為自然而正常的情緒通常隻能觸動人心理的微妙琴弦。”在有意你的姑娘麵前,你若讚美別的女性,她就會感到不悅;你若與別的女性親近,她就會產生隱痛。寶玉和寶釵、湘雲接近,黛玉必然不快,且時有冷言冷語飛出,道理概源於此。正因為這樣,一些婚戀心理學家指出:在戀愛過程中使用激將法了解女性最為有效。但逆反心理畢竟是一種反常心理,因此在運用此法時,尤要謹慎。

(2)觀察法。觀察法是指對你所有意的姑娘的言談舉止進行有目的的知覺方法。具體說來,可觀察以下10個方麵:①她是否經常找借口和你在一起?盡管男女相愛,本來誰都可以主動,但由於傳統社會心理的影響,多數姑娘往往羞於這樣做。明明她心裏很想和你在一起,但總要找個借口把她的動機掩蓋起來,真是所謂“猶抱琵琶半遮麵”;②她是否經常向別人打聽你的情況?這種關心,恰恰是她對你傾注感情的表現,隻不過礙於羞怯,不敢直接向你詢問罷了;③她是否對你們相處時發生的一些瑣碎事情,或者你隨口說的一句話也記得很清楚?普通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記憶與人的情緒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愉快的情緒將有助於記憶。如果姑娘有意於你,那麼,在你身邊時,由於情緒十分愉快的原因,你的言談舉止都會深深印入她的腦海之中——盡管你本人已經遺忘了;④她是否打聽你的過去情況、未來的理想及家中的情況?如果她對你沒有意思,那就犯不著了解這些情況;她之所以想知道這些情況,無非說明你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她的腦海之中,她需要進一步對你獲得全麵的立體了解而已;⑤她是否無微不至地關心你的生活細節?比如,你的衣服沾了土,扣子快掉了,臉色不太好等等。心理學家指出,對男性生活細節的注意和關心往往是女性有意於你的極生動的表達方式;⑥她是否在興趣愛好方麵也有與你接近的趨向?如果有的話,則一方麵說明她受到了你的感染;另一方麵也說明她有主動適應你的願望;⑦她是否會送一些你所需要或喜歡的東西給你?姑娘們很少會像小夥子那樣“大方”,即使送一件表達感情的信物,也不會忽視其實用性。當他注意到你還缺少她認為需要的東西時,會不聲不響地買下來並會利用機會極其“自然”地送給你;⑧如果你取得了成績,她是否比你還要高興?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和挫折,她是否比你還要難過;⑨她是否樂意將你介紹給她的同事、好友和家人?是否樂意請你到她家中做客和在她的社交圈子中“亮相”?如果她對你與她的交往所引起的“輿論”不予理睬的話,則說明她已經不是一般地喜歡上了你,而是有心於你了;當她收到你的愛的信息時,是否有明快的表示?例如,當你借口與她呆在一起時,她感到非常樂意;你送給他所需要的東西時,她顯得十分興奮;你寫信給她,她會很快回信給你,而且“言傳”之外,還有“意會”的內容,等等。這些都是向你傳遞愛的信息的表示。“心有靈犀一點通”,姑娘的一顰一笑,都在向你傳遞著愛的信息,細心去捕捉吧。

(3)試探法。所謂試探法,即像氣象工作者向天空放出預測天氣用的探空氣球那樣,來探測姑娘的心理。在你的婉轉試探麵前,姑娘也可能婉轉表態。此時,“喜歡”、“可以”、“願意”……意思容易被人領會;“不喜歡”、“不行”、“不願意”……意思往往不容易被人領會。常見的洞察對方“不”的藝術有以幾點:

第一,沉默。當你試探對方的意思時,對方沉默不語。這表明對方不同意,起碼說明對方還沒有下定決心、拿定主意。

第二,另有選擇。例如,你試探對方是否喜歡某一個愛情故事時,對方卻回答她喜歡另一個愛情故事。

第三,拖延。例如,你問:“今晚你能來嗎?”回答:“以後再說吧!”

第四,推托。例如,對方回答說:“你人還可以,就是嫌粗俗了點。”

第五,回避。對你的試探,有意回避。如罔顧左右而言他地說:“今晚天氣很好”,“這花挺香”之類。

第六,轉移。故意轉移你的情感,有意將你的情感納入同誌或友誼的渠道。

(4)了解法。通過一個自己和對方都很熟悉的人,去了解對方的要求和心意。為了避免尷尬,你不妨策略一點地向中間人講明自己的要求,並囑托中間人含蓄一點地去試探對方的心思。此種方法,亦可稱為“投石問路”。

談戀愛時怎樣觀察女友的人品

在談戀愛時,了解女友人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於戀愛時雙方往往揚長避短,不輕易向對方袒露自己;又由於戀愛時雙方感情往往難以駕馭理智,常常戴著“情人眼裏出西施”的變色眼鏡去看待對方,所以,要想真正了解女友,是一件頗為困難的事情。但是,倘若能正確使用觀察法,即從以下七個方麵來觀察女友的表現,在得出綜合印象後再經過自己的分析加工,當不難把握女友的人品。據我國婚姻家庭心理學學者研究,這七個方麵是:

(1)觀察女友的家庭環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的環境、氣氛等直接關係並影響著子女的思想品質。在一個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積極向上的家庭,與一個你爭我吵、互相欺瞞、風氣不正的家庭中,子女品行的形成和發展是大不一樣的。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任教師,其品行極大地影響著從小在其身邊長大的兒女的品行。俗語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這種說法未必絕對正確,但至少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兒女品行對父母品行的依存關係。無怪乎魯迅先生也說過,要想知道未婚妻的樣子,隻要看看你的嶽母便知道了。

(2)觀察女友的待人接物。以誠待人,與人為善是眾人稱道的心靈美的表現,以假處世、傲慢冷淡、虛情假意,則是人們所厭棄的東西;對事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抑是主觀片麵、感情用事,也是衡量一個人思想品德的一個重要方麵。很難想像,一個在待人接物時主觀片麵、喜歡感情用事而又愛撒謊欺騙、弄虛作假的姑娘會真心實意地愛上你。

(3)觀察女友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態度。一個姑娘如果工作馬虎,不愛學習,對生活缺乏興趣和信心,則她很難說是一個好姑娘;而一個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姑娘,也絕不會有什麼出息和作為。如果她做了你的妻子,則既不會給你以感情上應有的滿足,也不會是你事業上的好同誌和好助手。

(4)觀察女友的言談舉止。一個姑娘的言談是美好動聽、實事求是,還是粗言穢語、誇誇其談;其舉止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還是粗野橫蠻、流裏流氣,與她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養有極大的關係,而且,這些也往往易從日常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細節和小事上表現出來。所以,能否善於從這些小事和細節“見微而知著”,對於正確地了解女友的人品也是非常重要的。

(5)觀察女友對父母兄長的態度。前蘇聯著名教育不家馬卡連柯說:“一個青年人如果不愛他的父母、兄長和朋友,他就永遠不會愛他選來做妻子的那個女人。”這裏指的是男性,其實女性也是如此。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不懂得尊敬、愛護的姑娘,結婚以後能夠真心實意地愛自己的丈夫?

(6)觀察女友一人獨處和在公共場所的表現。一個人在無人監督的環境裏的所作所為,最能反映出其思想本質和心靈深處的秘密;而一個人在公共場所裏的表現,諸如能否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有無舍己為人的集體主義情感等,也是其人品的真實流露。

(7)觀察女友的穿戴打扮。雖然“穿衣戴帽、各好一套”,但穿戴打扮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審美趣味,性格特點等心理世界。一個姑娘如果整日價塗脂抹粉、描眉點唇、珠光寶氣、穿戴時髦,則會給人以追求享受、奢侈浮華,甚至舉止輕佻、作風輕浮的感覺;而如果一個姑娘不修邊幅、邋裏邋遢,則可能說明她不善生活、馬虎散漫,等等。當然,對穿戴打扮的觀察不宜過早下結論,因為有的姑娘不修邊幅,恰恰是過分專住於事業的結果;有的姑娘服裝時髦,追求新奇,但人也是銳意進取、富於開拓精神的。

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向姑娘表示自己的愛情

在摸透了姑娘的心思後,確知姑娘也是愛你的,就進入了求愛階段。此時,就要不失時機地向姑娘表明自己的愛。布萊克有詩道:如果在時機成熟前強超時機,/你無疑將灑下悔恨的淚滴;/但如你一旦把成熟的時機錯過,/無盡的痛苦將使你終身哭泣。愛情就如一個蘋果一樣,在它還沒有成熟的時候,你就強行摘取它,那嚐到的隻能是酸和澀;若是在它已經成熟的時候,你還不去摘取,那它就會落在地上腐爛了。所以,盡管歌德說:“天下哪個少男不善鍾情”,但生活中我們每每不難發現,有些小夥子盡管遇上了自己傾心愛慕的姑娘,由於不懂得怎樣向姑娘求愛,結果或則因時機不當;或則因方法不妥;或則因怕碰釘子,讓人恥笑;或則因怕遭拒絕,受到侮辱;或則因缺乏勇氣,羞於啟齒等原因,使愛情失之交臂。巴爾紮克說:“愛情不隻是一種感情,它同樣是一種藝術。”既然稱為藝術,就應該找到和學會掌握這種特殊藝術的規律。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向姑娘表示自己的愛情呢?

(1)把握好表達愛情的時機。所謂把握好表達愛情的時機,關鍵在於要能正確判斷姑娘是否愛上了你。例如如果對本章第三題中的10個觀察問題你的答案基本屬於“否”的話,那說明求愛的條件尚不成熟,不宜操之過急;反之,如果答案基本上屬於“是”的話,那就表明時機已經接近成熟,可以試一試了。

(2)注意表達愛情時的態度。要想使姑娘喜歡你,你自己表達愛情的態度首先應該堅決,這樣才能使她相信你的愛是堅定的、成熟的。所謂“山盟海誓”就是這個意思。漢樂府詩《上邪》就是一首很著名的表達愛情的誓詞,詩中寫道:“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態度這樣堅決,怎能不叫情人動心!如果你語言含混,吞吞吐吐,猶猶豫豫,這種情緒自然會傳染給對方,獲得佳音的機會至少減去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