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結局(1 / 2)

看到孫策和蕭儒的艦隊之後,在北岸漢軍陣中坐鎮的諸葛亮臉上喜色頓顯,立刻對身邊的傳令官快速的說道:“快!用旗語通知伯符他們,讓他們迂回到南岸登陸,在曹操身後擺開陣勢,切斷曹操的退路!”

在接收到諸葛亮的旗語之後,孫策和蕭儒立刻調轉方向,沿著黃河急轉直下,駛出二十裏之後,在黃河南岸登陸,然後整頓兵馬,殺回到了戰場之上,在曹操主力大軍的身後,擺開了戰陣,和敖烈所部遙相呼應,對曹操大軍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隔著整條黃河,當諸葛亮看到孫策按照自己的計策,切斷了曹操大軍的退路之後,心中頓時感到一陣安定。安定過後,諸葛亮用略顯緊張和興奮的語氣,對身邊的傳令官說道:“催促我軍加快速度陸續渡河,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黃河南岸,困死曹操!”

眼看著北漢王朝一統天下的大業,即將畢其功於一役,就連一向以謹慎、穩重出名的諸葛亮都有些無法克製自己內心的情感了,緊張和興奮這兩種並不相同的情緒,同時浮現在了諸葛亮的心頭。

在諸葛亮的命令下,上到老將黃忠,下到小將薑維,除了負責保護諸葛亮等文臣謀士安全的將士外,其他的人全部趕往了黃河南岸,一些善於鳧水的將士,甚至等不及戰船的擺渡,脫光了身上的戰甲,連同武器一起放在木板上,然後推著木板向黃河南岸遊了過去。

半個時辰之後,北漢將士大部已經渡過了黃河,來到了黃河的南岸。數十萬大軍開始在岸邊集結,此時身份最高、資格最老的黃忠站了出來,臨時擔任起了大軍的總指揮官,將數十萬大軍分成左、中、右三個緊密相連的戰陣,沿著敖烈所部衝殺的腳步,向著曹操的主力大軍推進。

曹操大軍身後,孫策也做出了和黃忠如出一轍的舉措,二十萬大軍平鋪開來,向著曹操的主力軍碾壓了過去……

兩部北漢精兵分列前後兩個方向,同時對曹操大軍展開了狂攻,一場空前的較量,就此進入了高潮,雙方合計近兩百萬將士,在黃河的岸邊,展開了無休無止的廝殺,每時每刻,都會有人倒下,將自己的鮮血,注入黃河岸邊的沙土之中。黃河這條曆史最為悠久的古河,成為了這場戰爭的曆史見證者。

廝殺,從日出延續到了日落,在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戰場上終於平靜了下來。在兩部北漢精兵的包夾之下,曹操未能向上次戰勝袁紹一樣,再次在官渡揚名天下,而是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失敗者。

當戰火逐漸平息,曹操披頭散發的站在戰場中央,此刻跟隨在他身邊的,隻剩下區區數萬人而已了,餘者,不是被北漢將士們斬殺,就是成為了北漢的俘虜,或者是趁亂逃出了戰場,毫無尊嚴的拋棄了軍人的尊嚴。

敖烈渾身浴血的坐在照夜雪龍駒的馬背上,來到了曹操的麵前。盡管經過了一整天的廝殺,強悍如敖烈者,也早已是疲憊不堪了,但是此刻,敖烈的腰身依然挺得筆直。勝利已經在望,已經分裂了數十年的天下,就要在敖烈的手中重新被捏合到一起,敖烈有著絕對的驕傲,可以挺直腰杆去麵對天下間任何一個人。

當敖烈和曹操的目光交織在一起,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滄海桑田的感概之色。沉默了良久之後,敖烈率先開口說道:“孟德兄,你輸了。”

曹操默默地點了點頭,丟掉了手中的倚天劍,伸手捋了捋鬢角處散亂的頭發,然後直視著敖烈說道:“沒錯,你贏了。從見到你的第一麵開始,孤就有一種感覺,你會是孤此生唯一可堪對手的敵人,隻是孤沒有想到的是,最後的勝利者,卻不是孤,而是你。”

敖烈將手中的霸王槍垂下,深深地看了曹操一眼,隨後對曹操說道:“誰勝誰負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從今以後,天下間的百姓再也不會受戰亂之苦了。至少,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們的生活將會是安定的。”

曹操忽然笑道:“墨寒老弟,如若今天的勝利者是孤的話,你還能如此輕描淡寫的說出勝負皆不重要這樣的話嗎?”

敖烈認真的答道:“當然。就算今天是你勝了,本王一樣會這麼說。對你我而言,勝利者與失敗者是有差別的,這一點本王並不否認。但是對全天下的百姓而言,誰勝誰負真的已經不再重要了。哪怕最後一統天下的是你,百姓們也會因此而脫離戰亂之苦,你說是嗎?”

曹操歪著頭想了一下,說道:“言之有理。‘安得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大批寒士俱歡顏,吾願足矣’,你這句話說的真的是很有道理,孤輸的心服口服。孤在臨死之前,還有最後一個請求,希望墨寒老弟能夠應允。”

敖烈目視曹操,平淡的說道:“孟德兄盡管說來。”

曹操劈手從身邊的一名虎衛軍手中奪過一條長槍,雙手握緊槍杆,用槍尖指向敖烈,朗聲說道:“最後一個請求,就是能夠和你公平一戰!不管後世人如何評價孤,說孤是英雄也好,奸雄也罷,但是孤卻不想死在其他人手中,要死,也要死在像你這樣的大英雄槍下!”

敖烈手中已經垂下的霸王槍緩緩舉了起來,平舉在胸前,用無聲的行動,向曹操表達出了自己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