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Nobody 關於我(1 / 3)

我叫瀟筱葉,在我讓希望世界上隻剩我一人的願望成真前28年,我一直都是個碌碌無為的人。

智障。這是我老師給我的評價。

垃圾。這是我同學給我的評價。

白癡。這是我鄰居給我的評價。

至於我為何會獲得如此殊榮,就不得不提到那個困擾我至今的疾病。

潛在型抑鬱症。

籠統點說,或者按你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說的話…

是的,我有精神病。

確切的說,是精神類疾病。

潛在型抑鬱症,又被稱作低潛在性抑鬱症,英文全稱Low.Latent.Inhibition,簡稱LLI。

這是一種到目前為止都很少出現在心理學家字典中的一種非罕見精神類疾病,該怎麼說呢…非典型中的典型吧…

說到抑鬱症,大多數人會把它歸類為自卑、悲痛、絕望等行列中,大部分精神類疾病中,抑鬱症的自殺概率一直首屈一指。當然我並不是指抑鬱症患者有自殺傾向,隻不過他們似乎更傾向於自殺。

而潛在型抑鬱症則跟抑鬱症是完全兩碼事。正常人在看待事物的時候,會把對自己沒用的東西直接封閉在思考範圍之外。比如你肚子餓了,需要填飽肚子,那麼隻需要去找吃的就可以了。

而潛在型抑鬱症患者如果肚子餓了會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他們會接收到大腦的反饋信息,知道自己肚子餓了,然後很自然的反問自己為什麼會餓?於是這個疑問就帶來了諸多選項,是不是因為剛才沒吃飽;可是剛才明明吃飽了為什麼還是餓了;為什麼一到飯點我就會感覺到肚子餓,是不是潛意識養成的習慣,等等…如果你覺得這樣就結束了,那就太天真了。當他們找食物來填飽肚子的時候還會思考,吃飯麼?為什麼南方人吃米飯北方人卻吃粗糧;吃漢堡麼?這種高熱量食物在致癌率方麵比我吃飯要高出多少概率。

這就是對潛在型抑鬱症最籠統的表達,他們總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麵對所有已知或未知;有用或沒用的信息都要追根究底。一瓶水在常人看來就是一瓶水,可在潛在型抑鬱症患者眼中,他會把單個物質分解開來,進行深度思考,裝水的容器是什麼;這瓶水中所包含的礦物質又是什麼;在沸點過後殘存下來的礦物質為何還保留原始分子形態?

簡而言之,潛在型抑鬱症患者要比普通人在短時間內接收並處理更多信息,而正因為他們過於誇張的聯想,使得患者會在自身一係列縱深非常之大的想象內容中無法自拔,跌入自己創造的深淵中。如果智商低於平均水平的潛在型抑鬱症患者會因為無法接受自己過剩的思考範圍,而變成精神分裂患者。但若智商高於或等於平均水平的患者,他們會成為一個極具創造性的天才。

我,曾經就是這樣一個天才。

直到我父母親手否定了我的一切。

讓我失去飛向天才的翅膀。

----

隻有我的世界

Licence:瀟筱葉

15.關於我

----

國王戰爭的內容先放在一邊,因為如果我一筆帶過這個天馬行空的舉措,你們一定會以為我隻不過是在耍小聰明,才會想到用狗的叫聲去引起盒子裏貓的注意。

萬物皆有因果。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追溯到我幼兒園的時候。

我記憶中第一次因為思考而陷入絕境,是在5歲那年。

當別的小朋友都在操場上撒歡時,我卻蹲在牆角,靜靜的盯著地上的一團黑塊看的入迷。

那是我精心準備的糖果,為的就是吸引一旁的蟻群。由於糖果帶著黏性,蟻群們死活搬不動,可我卻吃驚的發現那塊糖果的體積在緩緩縮小著。於是我拿出早就從老師那偷來的放大鏡,抓起其中一隻螞蟻,發現它的口器中鉗著微小的糖塊。頂著烈日的我就這樣目不轉睛的看著它幼小的身軀在我兩指見不停掙脫,直到手心被一陣劇痛給灼傷,我才猛然甩開它。

恭喜我自己解鎖了放大鏡還有聚光的成就。

接下來的事情很明了了,我仿佛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拿著放大鏡在太陽底下挨個照了遍,最後也引燃了一旁的雜草堆。麵對越發厲害的火勢,我腦海中唯一留下的隻有興奮,直到老師一把奪過我手中的作案工具,我都還在望著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