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契引(1 / 2)

詩曰:

鴻蒙開辟精氣亂,混元初分天地生。

黃帝驅邪施木母,老子傳經弄金公。

造化會元功難成,大羅金仙位可欺。

不知成事艱難履,需領仙人指路情。

傳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間無不是昏渺冥陌,黯淡無光。自盤古大神開辟天地後,鴻蒙中漸漸清明,混沌裏道統初生。經女媧和泥而造人,曆黃帝驅邪而定主。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間無數會元須臾,天地中不盡仙神得道。

屆天地之數者,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論一日而曰,天開於子而閉於亥時,日出於東,午時立當天中而漸西移;日落於西,經時轉月,玉兔替金烏當亥時,旦日,於此反複,演天時之變化。《西遊釋厄傳》曰:“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曚而萬物否矣”。此言道盡日常之機變。

然天時有變,地利亦變。凡太陽金烏之精與太陰玉兔之華普照世間,天地萬物無不受此日精月華,天地精氣,久而久之,山川河流,漸塑其型。那山川之內,吸天地靈氣藏於地底,經無數歲月蘊化靈石,此靈石者,可分下,中,上,極三品,每品靈石細分又一二三品,極品之上另有仙石;那河流之內,亦有寶物無數。無數歲月中,天地間靈氣氤氳,陸地上仙花靈草長滿洪荒平原,山川內參天靈木拔地而起,無數險山險水遍布世間,卻又有數不盡的洞天福地交雜其中。生地,死地,福地,絕地,大荒之地,詛咒之地,傳承之地,無靈之地,飛升之地,每一塊獨特的地域都散布在不為人知的角落……

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燧人取火免鮮食,軒轅禮樂婚姻連。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常言天時地利人和,諸元會內天時地利即成,人和則生。《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無量量劫內,過幾般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子天醜地人寅出。

混沌初生之時,世間萬物具無,天地間連成一片。孕育在混沌世界中的盤古大神用開天賦劈開混沌,曆經一萬八千年的歲月後,天地逐漸穩定。大神感天地間萬物皆無變化身洪荒,以雙眼為日月,頭發成繁星點點,鮮血變成江河湖海,肌肉變成千裏沃野,骨骼變成草木,筋脈變成道路;牙齒變成金石,精髓變成珍珠;氣為風雲,聲為雷霆,汗成雨露,頭與四肢化成了五嶽獨尊,脊梁卻成了天地間的支點不周山。在盤古精氣耗盡而倒下的一瞬間,其身軀化出三道清氣與十二道濁氣。清氣上升化為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濁氣下沉融合盤古精血化為十二大祖巫,分別為:蓐收。句芒:共工、祝融、天昊、玄冥、強良、翕茲、帝江、燭九陰、奢比屍、後土。盤古開天辟地之後,洪荒空間漸趨穩定,混沌中逐漸演化出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在演變過程中,幾種元素交合融變,最後入混沌世界孕育盤古一般,孕育出了三大混沌神獸:龍,風,麒麟。三大神獸精交牝牡,繁衍出鱗甲,飛禽,走獸三族。洪荒由此三族共同統治的時代來臨。三族成員地域不斷增加,隨著時間的沉澱,不可避免的爆發爭霸大戰,第一次無量大劫龍漢初劫爆發,戰後洪荒遭到嚴重破壞,生靈十不存一,無數洪荒異種,先天神獸在此劫中無聲消亡,至此,三族無力再統治洪荒世界,漸漸退出洪荒舞台。無數歲月過之須臾,鴻鈞得道,前後布道三次,講道結了,鴻鈞封聖,賜下七道紫氣為成聖基石。鱗禽獸三族沒落後,巫妖兩族興起,此兩族本乃世仇,曆經繁衍,種族勢大,一時間摩擦四起,紛爭不斷,在漫長的戰亂中,逐漸形成了巫管地,妖管天得統治格局。在之後的爭鬥中,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等一次次巫妖碰撞使第二次無量劫拉開序幕。不知多少年廝殺後,戰爭終於落下帷幕,十二祖巫,妖皇帝俊,東皇太一每部紛紛隕落。此役之後,洪荒大陸碎裂為九塊,其中五塊被打散,統稱海外十三島,其餘四塊大陸稱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共工撞斷洪荒天柱使得巫族汽運大損,雖有後土化道幽冥海,將自身變為六道輪回供亙古無數死靈轉世投胎但也未曾拯救巫族於無量劫之中,無數大巫身死道消,隻留得大巫三千年一出得傳說。至此,盤古為萬物創造一個世界,鴻鈞萬物製定一個規則,而後土給萬物一個死後的傳說,洪荒有了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完備的運轉體係,天界,人間界,冥界三界各領一方。巫族沒落,大地無主,人族當興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三皇五帝治人的時代來臨,人間界伏羲演八卦教化萬民,神農嚐百草救民傷病,軒轅戰蚩尤一領九州,在這一片盎然中三皇證了自己的道也帶來了人族的蓬勃發展。而天界中,與巫族一樣,隨著妖族的低迷,以帝俊,太一為首的第一帶天庭破產,第二代由昊天,西王母為首的天庭受鴻鈞之命組建。然而此時後洪荒時代內大能無數,天庭之威無法貫徹天地,玉帝王母求助鴻鈞,老祖賜下封神榜打神鞭,第三此無量劫封神之戰由此爆發。此戰中,截教戰敗身死之人封神受令於天庭,闡教歲勝卻也元氣大傷,十二金仙於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天庭成為最大受益者,不僅補充了無數截教門徒,還得到了闡教如哪吒楊戩等一批實力不弱的大羅仙。除了天庭之外,最大的受益者當屬西方教,此處不談,隻在天道推演中隱隱知曉仙佛西東間可能會有一次極其慘烈的無量之劫。第三次無量劫結束後,一個較為完整的天庭神仙體係出現了,分規三清六禦,五方五老,四大天王,四值功曹,四大天師,各路元帥,五方揭諦,太陰太陽,五鬥星君,六丁六甲,九曜星君,十二元辰,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將等。而冥界,即地府,也在封神之後役體係漸趨完善。洪荒破碎成三界之後,隻有兩處是三屆相勾連的地方,一個是南天門,一個便是幽冥海。幽冥海在後土化身六道輪回後便和地府一起稱為幽冥地獄。封神戰役後,地藏王菩薩在幽冥海和地府交界處陰山大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闡教十二金仙之廣成子下地府身化十殿閻羅。這是西方教與闡教之間的妥協產物,道教一方承認了地藏的入住。而西方教也沒有撼動道教在三界的統領地位。沒有多少的轟轟烈烈。地府在一陣作秀式的爭奪中有了一個投胎轉世的穩定體係。直到第四次無量劫西遊之劫到來,地府因石猴勾銷生死簿一事,嚴密的妥協機器出現了一絲裂隙,西遊五聖成真取得佛位後,這個佛道妥協的世界間隙越來越大,佛道相爭,禍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