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寧緊了緊身上的包裹,看了看浸入夜色的山林,心中忐忑,他本是長山國中蘇長史蘇煥門下弟子,因恩師囑托,連夜出城,帶著身後包裹中的東西,前往大燕國與寒山國交界的十萬萬桃林。
他薑寧本是孤兒,機緣巧合下拜入蘇煥門下,識文斷字,修齊文經史,如此大恩,等同再造,當聽到蘇煥的要求時,薑寧鄭重點頭,不含猶豫。須知,十萬萬桃林離長山國數十萬裏,一來一回,怎麼也要荒廢許多時日,而今年的國試就要開啟,此行必然錯過,數年苦修就此荒廢,一腔抱負隻能待四年之後。
離開長山國都,已經十天了,薑寧本與一行商隊結伴,前日因商隊已然到達目的地東山關,薑寧就此離開,在東山關停留一日,便再次出發,如今行走在東山關外,三山交彙的良山古道,算算日子,再過兩日就可以看到大燕國門戶,良山關。
第一次獨行於山林夜色,寒風露重,雖夜色撩人,卻架不住孤寒霜冷,薑寧抱著身子,走在山林,睜大眼睛四處尋覓,當日在東山關聽聞良山中曾有廟宇遺存,尋思著如果見到,便有了躲避寒冷的地方。
也不知是否運氣,剛剛翻過一片山林,就見到遠處月色下,一幢幢黑影,遠遠看去那裏應是廟宇無疑,薑寧心中歡喜,疾行片刻,就見到一塊古廟殘碑。
“槐廟?好奇怪的名字……”,看到古廟廟門,薑寧皺了皺眉,槐字不詳,以此為名,此廟倒是奇怪的緊,本要細細查看,卻有寒風冷冽,薑寧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抱緊身子,也不再細看,徑直走進了廟門。
步入其中,可見雜草叢生,大殿外一顆三人粗槐樹古意盎然,至於大殿內中擺設,香火器具散亂一地,而廟中大殿屋簷,有一半漆黑,似乎遭遇過大火洗禮,泥像坍塌,碎做兩半,薑寧走進廟中,探頭看了看後堂,一處院落,一口枯井,三兩個茅舍似乎幽邃清冷,微微猶豫,薑寧便在大殿中尋了處遮風的地方,稍稍清理一下,便坐了下來。
也許是連日勞累,也許是心神困乏,剛剛坐下沒多久,薑寧就覺雙眼沉重,腦袋如同灌鉛一般,搖搖欲墜,不多時,薑寧已然閉著眼,沉睡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寒風傾訴,熟睡中的薑寧縮了縮身子,感受著四周涼意,微微醒轉,朦朧視線中忽有一道倩影飄過,薑寧悚然,瞪大眼睛再看,大殿空曠,哪有白色倩影?
往四周尋覓,安靜如常,薑寧皺眉,心道自己眼花了?搖搖頭將腦海中殘留的困意驅散,薑寧心中放心不下,起身走到殿外,抬頭見明月珠圓,白玉無暇,有光華如瀑,傾瀉而下,一時之間,心中慨歎,為何他鄉明月如此之美!
心中讚歎,忽然發覺光華傾瀉,似乎落到了後院!?看到這裏,薑寧心生好奇,轉身走向後院,當視線落在後院地麵上時,薑寧抬起的腳陡然頓住,因他所見。
清冷庭院,枯井生輝,月色如水,似乎落到枯井之中,至於井邊,密密麻麻布滿了諸如蟾蜍,蜈蚣,長蟲,蜘蛛,蠍子等山間毒蟲,令人奇異的是,月色傾瀉,落入枯井,每三次之後,便有蘊氣從枯井中溢出,逸散院落,頃刻間覆蓋毒蟲,卻又在頃刻間化作屢屢氣意,為毒蟲們吞噬……
此情此景,詭異非常,薑寧心中詫異,退後兩步,忽覺徹骨寒意,眉間憑空凝結出細密冰淩,艱難眨了眨眼,薑寧扭頭向後看去,妙齡女子,麵白唇紅,身下無足,白影飄零!!
一時之間,喉嚨哽咽不能言,胸口煩悶,如大石壓墜,寒意侵襲,無法言語,本以為就此了結,卻不料女子再無動作,心中忐忑,忽然瞥見後院中再生變化,枯井中原本應該被毒蟲吞噬的蘊氣忽然抖動起來。
蘊氣抖動,似乎震顫,就見到蘊氣倒卷回枯井,所過之處,毒蟲盡化枯骨……
薑寧心中訝異,想到枯井中莫非有東西?正思量時,忽覺寒意加倍,如墜冰窟,身後倩影飄忽中向枯井而去,餘下薑寧渾身凍結,由下而上,似乎要化作冰雕。
倩影向前,探身就要沒入其中,忽有一道輝光射出,推著倩影撞擊在後院中一處茅舍,將之撞毀,薑寧眼見於此,心中五味,今日所見,已然超出他的認知,此時下半身已然凍作冰雕,眼看著就要蔓延到胸口位置,一時之間,生死難料。
就在薑寧心中兩難之時,被倩影撞毀的茅舍中陡然傳來一聲清越。
“咄!!”
一語畢,薑寧下身冰雕應聲而碎,見此情景,薑寧眼皮微跳,看向茅舍方向,就見到那白衣倩影悄然佇立,與那雙幽藍的眸子對上,薑寧腦海一震,退後兩步。
待到站定,再看白衣倩影的目光,薑寧心中一緊,他已猜到,女子放開他,所為的是讓他下去枯井,稍稍猶豫,就覺寒意再次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