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之事,口口相傳,無從得證,唯存臆測,此生之憾。
——題記
這天地萬物自誕生以來,生生滅滅,循環往複,不可揣度。
那浩瀚宇宙中明滅的星辰,那天空飄浮卷動的白雲,那壯麗遼闊的山河大地與浩瀚湧動的生命之海,那因四季輪轉、生老病死而生滅的萬物生靈……甚至那虛無,這一切的一切都共同繪成了這個平常而又神秘的世界。
人類,這片天地的‘主宰’。
踏足在這片古老而滄桑的土地,不禁思緒萬千。久遠的過去這裏是何等景象?千年萬年……甚至更遙遠的未來這裏又會變成何等模樣?
感慨啊!感慨。
每當我們遙望宇宙星空,頓覺自身之渺小,不禁感慨,“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呢?”
從遠古至今,我們都在努力的了解我們身處的這片天地,我們不斷地推翻前論,對這片天地進行著探索、假設、推論……一點點的從一無所知到有所了解,然而隨著了解的越多越深,反而越來越迷茫,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宇宙是如此的浩瀚與古老,人類是如此的渺小,從我們的視界中所看到的又是如此的狹小。其實宇宙的種種奧秘亙古長存,平平常常。可對於人類來說卻是如此的神秘,它可以說一直擺在我們的眼前,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何謂宇宙?
不同時期與地域對於宇宙的看法都是不同的。
諸如:蓋天說、渾天說……
老子《道德經》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周易·係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它認為世界萬物是發展變化的,其變化的基本要素是陰和陽。
《莊子·齊物論》中即曰:“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
在古籍《文子·自然》中記載:“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
由此看出中國古代先人創造‘宇宙’一詞之時,已經把時間與空間統一看待了。
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
現代理論認為:宇宙是由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所構成的統一體。
當然還有‘平行宇宙之說’,隻是此理論還未被物理學所證實。
而對於宇宙中是否存在著除地球以外的生命源地,我們至今無法得到肯定的答案。
生命,生命是偉大的奇跡。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不朽的傳奇。
凡人一世,匆匆而過,卻綻放出了不可思議的生命偉力。
人是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的,在種種的欲念驅使之下,奇跡由此誕生……
人類從茹毛飲血到現今能夠乘坐宇宙飛船上天,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跡。相對於古人來說,這可以說是‘神跡’了。
縱觀整片天地生靈的演化史,你會發現人類本身可謂是弱小不堪,既無爪牙之利,然最終卻立於食物鏈之頂端,可以說是這片天地的主角。
何也?
智慧?
對,正因覺醒了智慧。
單個的人類或許是弱小的,但正因為這一個個的弱小存在,卻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奇跡,現如今的手機、電腦、飛船……甚至核武器,對於古人來說無一不是神話中的事物。
人類通過不斷的探索、積累、總結、創造、學習……一代一代的傳承與延續,將一切不可能成為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燦爛的文明。
從文明的共性而言,每一個文明都是偉大的,不管其所信奉或犯下何種的罪行。
一個文明的誕生是非常不易的,然文明的發展猶若那四季的輪轉,從誕生之日起,似乎就預示著毀滅。
在這漫漫的時間長河之中,有多少文明無聲無息的煙消雲散,又有多少文明……或即將誕生,或正慢慢腐朽,進入毀滅的倒計時之中。
一個文明的毀滅除了天災,但更多的反而是人禍。
可以說人類是擁有無盡潛力的生靈,現而今人類身軀雖依然弱小,然智慧卻給未來帶來了無限可能。
曾有人說:人類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即人性與獸性。可以說人類是理智的,但又是瘋狂的。
在種種的欲望驅使之下人類文明或可得到快速的發展,然當欲望完全蒙蔽人性的理智之時,亦是文明腐朽毀滅之時。
有的文明即便毀滅,或可僥幸留下文明之種,得以延續,不久的將來或可發展、誕生出一個全新的文明。或僅留下些廢墟遺跡,供後來者觀瞻驚歎並引以為戒。然有的文明則是徹徹底底的煙消雲散,不留一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