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將近,又是一年畢業季。
新海理工大學正門外,零零散散的身影進出著校門。
學生模樣的身影看起來沒什麼區別,唯一不同的,有些人還可以不停地進出校門,有些人,離開了就真的離開了。
“這就畢業了。”
劉家明朝校門內看去,茂盛的鬆柏和老舊的主樓擋住了他的視線,但校園內的所有景色依然清晰地出現在他的腦海。
在這裏生活了四年,所有的東西都太熟悉了,熟悉得平時都懶得看上一眼,而今天,他就要跟這些熟悉的畫麵說再見了。
“舍不得走了?要不再回去念兩年,哥陪你也行。”劉家明身邊,一個穿著光鮮、高大帥氣的男生調侃著。
“拉倒吧,就當我為咱學校的女生做件好事了。”劉家明笑著說。
“哈哈,那是魅力,你不懂。”
“是是是。”
“哈哈,走了,從今天開始,哥要去拯救社會上的大把美女了。”
“電話聯係吧。”
“對了,工作的事你看看,咱兄弟倆一起幹,以後再把老三叫來,咱哥三那還不無敵!”沒走兩步,男生回頭道。
“恩,再說吧。”劉家明笑著揮了揮手。
這個男生叫陳雷,劉家明大學的兩個鐵子之一。
陳雷家裏條件很好,老爸在新海市開著一家建築公司。
富二代,長的又高大帥氣,陳雷大學四年連處帶約的女生起碼幾十個,在大學玩了個遍,這小子又要去禍害社會了。
除了陳雷,劉家明大學另外的一個哥們兒叫賀東升,就是剛剛陳雷提到的‘老三’。
賀東升家是南方一個小山村的,家裏很貧困,大學四年,賀東升的學費和生活費基本都是他自己勤工助學還有獎學金的錢。
如今畢業,因為成績優秀還有各種證書,賀東升簽了一家南方非常不錯的公司。
兩天前,一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賀東升就提前去那家公司報道了。
否則,剛剛的一幕,應該是三個人。
相比於陳雷和賀東升,劉家明的情況則介於兩者之間。
跟陳雷一樣,劉家明家也在新海,不過是農村的,但家裏條件還行,是村裏的養牛大戶,不說有錢吧,也算是個小康家庭。
家庭環境決定了劉家明的大學四年,既不像陳雷那麼揮霍瀟灑,也不像賀東升那麼勤奮刻苦。
不是學霸,也不是學渣。
沒有閱女無數,也沒一直靠自己的右手。
總之,劉家明的大學四年過的很普通,是大學生中最普遍的那一類人,這也導致了劉家明畢業後的工作問題不像陳雷和賀東升那樣順利。
因為新海理工大學隻是所普通的二本院校,劉家明學的建築專業又不是學校的主打專業,再加上這兩年建築行業不太景氣,然後他又不像賀東升那樣成績優異……種種原因導致了劉家明現在還沒找到工作,所以剛剛陳雷才說,讓劉家明要不先跟他一起去他老爸的公司上班。
劉家明沒拒絕,但他不會去。
劉家明現在想的是,既然沒找到像樣的工作,那幹脆就先不找了,反正他對建築行業也沒什麼興趣,趁回家這幾天想想自己到底喜歡和適合幹什麼,等想明白了再去找份工作。
“走嘍,我的大學。”
工作的事慢慢再說,劉家明也不糾結這個,又看了眼熟悉的校園,便叫了一輛出租車去車站了。
……
劉家明的家在大富鎮小西村,離新海市80多公裏,屬於新海市最邊緣的鄉鎮。
過了大富鎮,就是省城北陽市。
僅對大富鎮來說,其實去新海和去北陽的路途差不多。
所以,如果不是辦事,僅買東西的話,大富鎮很多人都會去北陽,畢竟省城要比新海繁華不少。
“小兄弟,去哪?”
新海勉強算個三線城市,這還多虧了新海理工大學兩萬多名師生對市區經濟的拉動,小城市的車站自然沒有那麼人潮洶湧,劉家明剛下車,就有出租車司機上來招呼。
“我坐客車。”司機師傅滿臉笑容,劉家明也淡淡回了句。
這些出租車都是往各個鄉鎮跑長途的,有時候湊巧趕上幾個人一起打車還行,若是劉家明自己打車回家,那價錢至少是客車的五倍。
買票進了候車室,發車時間還有十多分鍾,劉家明找處人少的地方坐了下來。
候車室還是四年前的樣子,可劉家明卻從一個懵懂大學新生變成了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青年。
時光悄然溜走,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觸景生情,劉家明心裏忽然有點感慨。
目光在候車室轉了一圈,劉家明才注意到在他斜對麵,一個女生正低頭看著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