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初升,清晨的海浪還未叫醒忙碌的人們,水靈山腳處的一座道觀內已傳來讀書聲。這道觀實在是小,入了山門就是一個大概三十多米見方的院子,正中間擺著一古舊的青銅丹爐,一看就知道很多年不曾開過火。過了院子即是主殿,殿內也沒擺著雕像,隻有幾個牌位。此時就在主殿前,麵朝丹爐坐著六個孩子,而丹爐前正有一位穿著道袍的中年男子一隻胳膊斜靠著丹爐,另一手中拿著一卷書在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哎呀這句話說的真好,看看這古人的學問。夏言,你來解釋解釋這段話的意思!臭小子就知道欺負你妹妹!”那懶散的道人握住書卷指著其中一個孩子,佯裝生氣。
隻見那叫做夏言的小朋友手裏正抓著她前麵小姑娘的頭發,二人皆十一二歲的模樣。夏言穿著一身樸素的灰色布衣,衣服稍大,明顯看出很舊但卻非常幹淨。他低著頭,被點名也沒抬起來,隻是專注地看著手裏握著的頭發,大聲回答道:“我沒欺負蝶兒,我在幫她紮鞭子呢。是吧蝶兒!”
小姑娘聽道士提到他倆,本就正不知所措,此時又見夏言讓她說話作證,更是羞的臉紅,小聲說:“我都說不用了,你非要紮。”
夏言見蝶兒沒幫著自己,也不生氣,將手中頭發快速編了個蝴蝶結,嘟囔了一聲“完成”,然後站起來笑著對道士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說好聽的話都不能信,不好聽的話才可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就是說好人都不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肯定不是好人。”
坐他旁邊的是一位又矮又胖的小孩,看起來才隻有七八歲,聽到這似懂非懂得說:“那夏言哥哥肯定不是好人,老是編故事從我這騙吃的。昨天還說吃小螃蟹會招來巨大的螃蟹用大鉗子把我夾回海裏,害我嚇得把半桶剛抓的小螃蟹都給他了。”
孩子們哄地就笑開了,蝶兒也扭頭看了一眼夏言,她穿著淺綠色布裙,人很瘦但麵色紅潤,頭頂是夏言剛用頭發紮好的蝴蝶結,雖然年紀不大但已能看出是個清麗的美人胚子。她低聲說:“就知道是你騙來的,還說是自己去抓的。哼!”說完便回過頭去。
夏言也不臉紅,轉身對剛才的矮胖小孩說:“我可沒騙你,巨大的螃蟹又不是沒有,你老抓它孩子,說不準哪天就來抓你呢。我還沒怪你把它們給我,萬一害我或者害蝶兒被吃怎麼辦。”
矮胖小孩抬頭想了想,似乎覺得有那麼些道理,忙對夏言說:“那夏言哥哥是好人,剛才也說不好聽的話是應該相信的,我以後再也不抓小螃蟹吃了。”
周圍小孩一聽笑的更歡了,就連靈兒也忍不住噗嗤笑出了聲。那道士更是笑的捂住肚子,好一會兒才止住,忙擺手讓夏言坐下,重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道袍,抬頭道:“好了好了,剛才夏言解釋的意思大致是對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至於阿莊,你肯定是被夏言騙了。等傍晚讓他陪你一起去抓螃蟹把你昨天的補回來。”
矮胖小孩一臉疑惑,也不知道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被騙了,還是在想夏言哥哥到底是不是個好人。
那道士繼續說:“剛才我說的那段話,意思是真實的言辭不華美,華美的言辭不真實。善良的人不詭辯,詭辯的人不善良。真正了解一件事的人不廣博,廣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有道的聖人不私藏,他盡力去幫助別人,這樣自己才會更充實;他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會更富有。自然的規律是有利於萬物而無害的,人的行事,要順著自然的情況努力但不要去爭奪。都記住了沒?”
夏言大聲喊著“記住了”,然後戳了戳前麵的夏蝶:“蝶兒,今天課業結束跟我一起去抓螃蟹吧,這樣今天你又有螃蟹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