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曦明白李寒峰所說為何意,但他依然是想了解療傷功法。他本身對於穴位和藥草都有所感悟,出於好奇,對於療傷功法也是有所希冀。畢竟三者皆可作為治病療傷之用,若是能結合起來,效果或許會更好。
雖然此時他不能達到運功療傷的條件,但療傷功法的法訣卻是可以先了解一些。法訣是一種告訴人們該如何做的表達方法,並不是一種過程。法訣需要去看,而練功需要去行動,故而看法訣比練功容易多了。
由於張穎曦的武功太低不足以學習療傷功法,觸及不到那個層次,所以對於療傷功法的法訣也不可能完全看懂,隻能粗略了解一些。至於自己內心的模糊之處,還是需要以後待自己觸及到那個層次後再慢慢摸索。
李寒峰見到張穎曦表情堅定,便不再多說,從懷裏拿出兩個竹簡拋給他。“其中有一個是靈劍訣,另一個為回生術,回生術便是一篇基礎的療傷功法。”李寒峰頓了頓,又道:“回生術暫時對你無用,可以略作了解。但你要分清孰輕孰重,切莫荒廢了靈劍訣。”
張穎曦露出驚喜,抬了抬手中的鐵劍,感受到手握鐵劍的氣勢,應道:“弟子知曉,弟子一定不會荒廢靈劍訣。”
“如此甚好,你且先回去將靈劍訣稍作了解,兩日後再來尋我,我正式教你靈劍訣入門式。”李寒峰淡淡道。
“長老,弟子還有一事不太明白……”
“何事?”
“這一年來弟子見到的同門不少,為何我從未見到同門中有人練習輕功?”
李寒峰一愣,看了張穎曦一眼,道:“輕功的練習方法既簡單又樸實,想必你也知曉。隻需平日給自己腿上增加負重鍛煉,長久堅持下去便可。至於你未見到同門練習輕功,是因為武風派更加注重弟子的實戰經驗,並非是逃跑經驗。故而對此項不作要求,有意者可自己酌情練習輕功,但不能因此耽誤其他功法的練習!”
張穎曦點點頭,終於明白為何沒見到同門練習輕功,原來武風派對此不作要求。而是要求弟子練其他功法,故而很對人都把輕功放下,把時間用來練習其他功法。
但張穎曦卻不準備放下輕功,既然輕功是在腿上加負重,那以後自己便如此練習。
張穎曦向李寒峰抱拳後轉身離去,他欲為自己練習輕功做準備。回到房舍內,他並未立即鑽研靈劍訣,而是將靈劍訣和回生術暫時放在一旁,自己掏出從家裏帶來的針線,給自己縫好了兩個沙袋。每個沙袋裏裝有五斤重的沙子,張穎曦縫好便把它綁在自己腿上。隨後才拿起靈劍訣一邊鑽研一邊在房舍內來回走動,試圖適應腿上沙袋的重量。
這兩日,張穎曦就在房舍內一邊鑽研靈劍訣,一邊適應沙袋的重量。待適應過後,他便可以帶上沙袋跑步,練功。後期還可以加大重量,再次緩緩適應。待得重量加到一定程度後,還能行動自如,若將負重取下就會感覺身輕如燕,身子更為矯健,越牆如同可飛簷走壁,那便算是練會了輕功。
第三日,張穎曦依舊將兩個五斤重的沙袋綁在腿上,找到李寒峰。李寒峰見此倒是有些驚訝,沒想到他真的打算將靈劍訣和輕功一起練習,本欲提醒他不要貪多。但轉念一想,張穎曦練功速度如此之快,此時已經真正成為武風派新弟子中第二人,他要付出的努力定會超出常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唯有如此努力才能超越別人。想到這裏,李寒峰便未開口,他知曉張穎曦會量力而行,那麼自己也就不用多說什麼,隻要默默看著隨時指點就好。
李寒峰開始與張穎曦講起靈劍訣的入門式,剛開始一邊為其講解靈劍訣中每一句話的含義,一邊演示給他看。後來則是張穎曦自己領悟,自己嚐試著摸索。望著雙腿上綁著兩個沙袋的張穎曦正在努力練功,李寒峰也露出微笑,有如此能吃苦的弟子,何愁他不努力?
而就在李寒峰開始指導張穎曦練功之時,張穎曦的名聲已經傳遍整個武風派的絕大多數新弟子耳中,引起極大的震動。很多人都知曉劍法一脈有一個新弟子叫張穎曦,此人進入武風派用八個月將龜甲功練成,速度已是有些快,但讓人更加難以置信的是他竟然用了四個月又將剛武拳練成。一年的時間,有些弟子還停留在龜甲功的練習上,他竟然已經將兩種基礎功法練成,開始接觸武器功法靈劍訣了。
其中有一處若仔細想來,便會使人更加驚異。大家都知曉,武風派新弟子第一人是槍法一脈的一位弟子,雖不知曉其名字,但其事跡卻很清楚。那位弟子練習龜甲功用了近八個月,比張穎曦略早幾日;後來便直接被其長老親自指導練功,三個月練成剛武拳,比之龜甲功提前了五個月。而張穎曦練功則無人指導,光憑著自己用四個月將剛武拳練成,也比龜甲功提前了四個月。這足以說明張穎曦與那位天才弟子相比並不遜色多少。若是有人指導張穎曦練功,武風派新弟子第一人的名號屬於誰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