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本生利
“無本生利”即采用我們通常所說的“空手道”的方式來致富。“空手道”由於被一些不法商人的濫用,已在大眾心目中帶有很強的貶義色彩。其實,“空手道”本為日本的一種空手搏擊之術,當代常用在商戰之中,借指商戰中的人們,運用自己的才智,將自己擁有的有限資金或資源,恰當地重新組合、配置,使之達到最佳的運轉狀態,發揮最大的效能,為自己創造出最大的財富。
在商海中,空手道的操作者通過獨特的創意、精心的策劃、完美的操作和具體的實施,在不違反法律和道德規範的前提下,巧妙借助他人的財力物力為自己謀取財富。這是一種不用或少用自己的錢去賺大錢的具體計謀。
空手道當是商戰試圖中的最高境界,它的操作者必須具備敏銳的眼光、靈活的頭腦、豐富的經驗和過人的膽識等綜合素質,隻有如此才能真正實施“空手套白狼”的計劃,否則隻能是“空口說白話”。
“空手”,故名思義,即手是空的,意思是資金相對較少,但是,操作者必須腦子裏富有知識與智慧。因為他人是用“手裏的資金”去賺錢,空手道者則是用自己腦中的知識、智慧去創造財富。因此,“手空而腦不空”可以說是空手道的精髓所在。隻有將眼光敏銳、頭腦靈活、經驗豐富、膽識過人四點集於一身之時,才能在出招空手道時謀富致勝。
無本也發家
美國馬獅公司創始人米高·馬格斯,19歲時,為了謀生離開了饑寒交迫的家鄉,遷徙到英國。
列斯是英國北部的一個城市。當時,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這裏的紡織工業和其他消費品工業蓬勃興起,大批勞動者從農村湧入城市,形成了廣大的消費市場,百貨零售業應運而生。從事百貨零售業,一不需要專門技術,二不需要太多的本錢。這種情況正適合米高謀生的需要。
米高渴望做一個百貨小商販,但是他連一點本錢都沒有。正在躊躇中,有一天,他漫步街頭,遇到了一家百貨批發公司的經理刁賀斯特,便走過去和他搭訕。那位經理看到這位陌生的年輕人很有趣,便帶他到公司去談話。米高說,他很想找份工作,但是身無分文。經理說,可以借給他五英鎊作本錢,做百貨小販。米高問,是否可以讓他用那五英鎊來購買公司的貨物。公司主席欣然答應。
就這樣,米高把從公司主席那裏借來的五英鎊拿來做本錢,做肩挑小販,每天從那家批發公司進貨,批些針線、紐扣、帶子、襪子一類貨品,到列斯附近的農村、礦區和約克郡的峽穀裏去挨門挨戶叫賣。
1884年,他在列斯露天市場開設了一個小攤子。就是在這裏,米高很快地摸索出一套嶄新的經營手法。那就是:把貨物全都標價,並且把標價一便士的貨物放到一邊,掛出一個牌子,上麵寫著:“不用問價錢,全部一便士。”米高把商品陳列公開,明碼實價,挑選容易,這些做法,很快受到勞動階層廣大顧客的歡迎。雖然他的售價毛利極低,但是由於堅持薄利多銷原則,他的經營業務蒸蒸日上,很快地發展了起來。
到1890年,年輕的米高已在五個城市開設了五家廉價貨攤。這五家貨攤,全都以“不用問價錢,全部一便士”同一個口號經營。此後的兩三年間,他的經營業務又有了新的發展,先後增設了幾家貨攤和商店。至1907年,馬獅公司共擁有60家商店,遍布全英國。
本例米高先生雖沒有運用空手道的技巧,但畢竟是靠無本起家的。其經驗頗值得借鑒。身無分文時請你千萬不要放棄發財的夢想,隻要積極追求,時機總會是有的。
殊途同歸
日本有位名叫奪田千代的家庭婦女,她在1973年因世界出現第一次石油危機時而失業。當時她已有兩個孩子了,從此成為家庭婦女。日本員工的薪金雖然較高,但生活指數十分高,所以人們生活較為艱難。奪田千代失業後僅靠丈夫一份薪金收入,家庭生活更為困難了。怎麼辦?她決心自己創業。沒有資本和專業技術,她就從自己身邊的事著想。她看見自己鄰居中常有搬家現象,她自己也搬過家。搬家是件麻煩而艱苦的事,人們通常要請親戚朋友來幫忙。她覺得搬家是個市場,決定創辦一家“阿托搬家中心”。
萬事開頭難。搬家市場雖大,但客戶分散,如何招攬客戶呢?登廣告自己沒有那麼多錢。奪田千代善於思考,她了解到本市電話簿刊登企業名稱、地址和電話是免收廣告費的,於是她照辦了。更巧妙的是她把自己公司取名為“阿托搬家中心”,按字母順序排列,“阿”是第一個字母,所以她的公司名字列在同行業之首,極容易查找。同時,她選定一個易記的電話號碼“0123”,讓需要搬家的客戶容易記住。開始時,她靠租來的一輛車和聘兩位臨時工開展業務,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而增設各種集裝箱和專用吊車等,使搬家業務迅速、快捷、安全、周到。幾年間,“阿托搬家中心”發展成為一家年營業額達140多億日元的中型企業,奪田千代自然富起來了。
諺語有“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商界中有“條條大路通致富”。經商與天下萬事一樣,“天下同歸而殊途”,不管成功與失敗,其原因各有所異。經營者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囿於無路可走,無機會發展了。奪田千代作為一家庭主婦,並沒有為現有的經商之道所囿,而是首開搬家服務業,從而走向了成功。
分期付款
L某原是山區某小學的教師,不滿足於每月隻有那可憐巴巴的60多元,一氣之下辭職棄教,來到了深圳。他先是替一家老板做家教,之後,又轉到一間工廠做鍾點工,賴以糊口。
他沒有正兒八經的職業,但他有敢冒風險不怕一切的精神。
他沒有房地產方麵的知識,也不知道房地產經營操作是咋回事,但他好奇,看到風起雲湧的房地產業熱火朝天,便天天翻閱各種報刊,像《深圳特區報》、《羊城晚報》等,是每天必讀的,一字不拉。
他沒有資本,一點兒本錢也沒有,但他有敏銳的眼光和靈活的頭腦。通過讀報看書,他馬上聯係到自己打工時碰到的一個事:工廠老板打算獨資在市郊開辦一家投資5億元的加工廠。L某立刻意識到這裏頭大有賺頭。憑著自己的直覺,他馬上到市郊溜了幾圈,發現那裏的民房都是平房,而且破爛不堪,房主早已無意居住,但一時賣不出去。
於是,L某四處出擊,從各方麵打聽情況,證實了老板投資辦廠的意圖之後,便快馬加鞭來到市郊,找到了民房住戶,商談購房事宜。
當時,這民房住戶並不知道這裏要拆遷建廠,而隻求盡快將房子賣出去,換些銀錢,好搬遷異地。L某便與房主幾番討價還價,最後以每平方米200元的價錢,簽訂了房屋賣買合同,而且他又以打工賺錢不易為由,請求分期付款,第一筆款先付40%,兩個月後交付。平房住戶不太情願,但看到L某情真意切的樣子,又擔心以後賣不掉,便答應下來。這樣,L某分文未付,得到了房子的所有權。
果然不出所料,兩個月後,老板向市政府申請辦廠征地,那市郊平房正在征地範圍之內,需要悉數拆遷。L某便將房子賣給了老板,轉手之間,賺得20萬元,除了付給原主5萬元外,淨賺了15萬元。
房地產以其高利潤、低風險成為近些年頗具吸引力的產業之一,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更是值得投資者關注。但是經營房地產需要巨額的資金,且回收成本較慢。所以,怎樣以少賺多呢?L某選擇了分期付款。就這樣轉手一賣,淨賺了15萬元。
巧用時間差
1987年,Y君辭掉中學教師的工作,借了妹妹200元錢與另一位同學闖蕩北京,在京郊某鄉鎮企業做推銷員。一年後,他掙了5萬元。但他沒有滿足,他在尋找著機會。有一天,他辦事路過前門,在一座三層樓前,被一則招租啟事吸引住,啟事上說,產權擁有者欲將這幢破舊的三層樓出租,年租金40萬,租金一次性交清。前門是北京最繁華、客流量最大的地段之一。在這地段擁有一爿店,就意味著擁有一顆搖錢樹。Y君看中了這棟樓,但被它昂貴的租金、苛刻的付款方式難住了。此時,他的5萬元錢隻是年租金的1/8。借,來北京才一年,舉目無親,也無有錢的朋友,何處可借?貸,能貸到款,還來北京闖天下?
首先,他找到房主,把5萬元錢交給房主作為定金租下了這座空樓。他與房主簽訂協議,協議規定:45天內,Y君把年租金40萬交齊,若45天拿不出租金,房主沒收定金,房子另租他人。
租房協議簽訂後,他找到一家裝飾公司,憑著租房協議,他與裝飾公司簽訂裝修協議。協議規定裝修公司在25天內按Y君的設計思路把房子裝修一新,45天後,付裝修費。
接著,他憑著租房協議和裝修協議,與5家商場簽訂賒銷協議。又以賒賬的方式購置了地毯、桌椅、廚房用具、卡拉OK設備等,其價值和裝修費用達70萬元。裝修後的樓房,是個中檔飯店。與此同時,Y君四處張貼招租廣告,在不到20天的時間,有20多位有意者前來洽談,最終,他以140萬的價格轉租出去。這樣,他還清欠款後淨賺30萬元。他收到140萬租金時,離他交房主租金的時間,僅僅隻有3天,如果再過三天,沒有交房主租金,則前功盡棄,賠了辛辛苦苦掙來的5萬元還不算,還要欠70萬元債務。這是招險招,稍有不慎,則全軍覆沒。
打時間差是最常見的空手道運作形式。這裏“打”是利用的意思。打時間差就是憑借協約、合同等有效手段,操縱權控製在自己手中,然後在合同、協定規定的時間內,利用不同合同時間上的間差來巧妙籌劃,這樣可以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能掙一筆財富。
巧用地區差價
有位農民章某,幾年前來到北京打工。有一天,他與幾個老鄉去逛街,路經一個瓜果市場。他們準備買一點水果吃,可那些水果昂貴的價格都令他們這班打工族望而卻步。
忽然,他一眼瞥到一堆棗,那正是家鄉的大棗。何不買一點來吃呢?那在家鄉相當便宜,才7角5分一斤。於是,他問了一下價格,結果令他大吃一驚。4塊錢一斤?
“這麼貴啊,你們的心也太狠了吧!”身邊的一位同鄉說。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章某想,這大棗的兩地差價這麼大,這當中該有多少利潤可賺啊!不久,他就返回家鄉,買了兩噸大棗,搭了一輛開往北京的貨車。他來到東城區的一家批發市場,把大棗以3元2角一斤的價格批發給小販們。不到一天的功夫,大棗被搶購一空。章某第一次嚐到了發財的甜頭。
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又開始跑下一趟。短短一年多時間,他已腰纏數十萬了。路也跑熟了,他不僅經營大棗,還開始經營另外一些山東物產。善於把握機會,打工的也變成了大富翁。
無獨有偶。
武某是一大城市的食品廠的工人,廠裏效益非常不好,工資經常打折扣。一次,他應遠在W市的表姐夫的邀請,到他家去玩。來W市後,表姐夫陪著他逛大街。這裏商店林立,百貨齊全,一點兒也不遜色於大城市的商業區。不知不覺地,他走到一個賣服裝的個體小攤前,挑選起衣服來。
他驚訝地發現,這裏的衣服都相當的便宜。他看了一下手裏拿著的西裝短褲,竟然隻有18元,真是不可思議——像這樣的短褲,就是在大城市的小攤上得賣到四五十元呢!
當他詢問表姐夫時,表姐夫對他笑了笑,說:“這還不算便宜,要到那些鄉鎮小廠去批發,至少還能再便宜五塊錢!”
表姐夫的話說得他怦然心動。如果把這些服裝運到大城市去賣,得賺多少錢啊!看來要想發財致富,還得靠經商,憑自己的那點微薄工資,隻能糊口,怎麼能富起來呀!於是,他向表姐夫借了一筆錢,買了幾箱新潮的衣服,立即返回北京。
回來後,他把衣服托給一個開服裝店的朋友,托他按較低於市場的價格銷售。結果,十多天內,衣服就賣完了。從此,他辭去工廠的職務正式幹起了服裝生意。幾年下來,他已完全脫貧致富,成了個體大老板了。
利用地區差價做販運生意,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一條發財方式。很多商品,特別是人們的生活資料的地區差價都相當大。而隻要多方麵了解情況,這些信息是不難掌握的,當然隻要你不辭長途跋涉的勞苦,賺錢是沒有多大困難的。
借花獻佛
借花獻佛是借他人之“花”,獻自己之“佛”。在這裏,不能讓自己的“佛”知道這花來自別人,否則就會弄巧成拙。
羅某是1969年下鄉的知青,他趁記者采訪之機書寫“毛主席萬歲”而一下出名。20年後,做了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擁有財產10億元,一舉名揚全國。他的起家奧秘是一招空手道——借花獻佛。
1998年,羅某毅然辭掉公職給一家公司當經理。羅某當上這家公司總經理不久,陪著董事長到河南參加展銷會。會上,他有個驚人舉措:他把海外親屬給孩子寄來的樣式新穎的幾件童裝掛到展銷會上。當時市場上的服裝樣式陳舊、呆板。他把童裝一掛起來,立即吸引了許多前來購買服裝的客戶,他們紛紛向羅某要貨,迫不及待地要求和他們公司簽合同,要定期來取貨。不到一天,訂單撂起一大撂,足有200萬元的訂貨合同。同來的董事長麵對此景,不由得驚喜萬分,但又深感不安地說:“眼下連一個裁縫、一台縫紉機都沒有,訂這麼多童裝,到時人家一取貨,拿不出來,可怎麼辦呢?”羅某對董事長笑了笑說:“董事長,你放心,這些事包在我身上,你就等著收錢吧!”
展銷會一結束,羅某馬上找到一家服裝廠,商談加工計劃。談妥後,那家服裝廠集中力量,依樣設計,馬上投產。在這筆生意中,服裝廠出成本,廠商拿現金進貨,羅某這家公司一分錢沒出,便從中得了20萬元的純利潤,董事長非常高興,稱讚羅某是一個很有膽識、很有魄力的總經理。從這當中,羅某也真實地看到自己身上的能量,走出自己辦公司的有力一步。
借花獻佛也是空手道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羅某在展銷會前並不能確信該種童裝是否受歡迎,所以隻能將該樣裝拿去一試,而真正拿了200萬元的訂單時,他連一台縫紉機、一個裁縫都沒有。這時羅某已成竹在胸,運籌帷幄。“沒有槍,沒有炮,別人給我們造。”果然,羅某這一招空手道賺了20多萬元。
無本生利
你相信嗎?身上既無分文,又無土地,窮光蛋一個,居然能一躍成為地產開發公司的董事長。這不是神話,日本的見村善三就是如此。
為了開發地產,為地方也為自己謀取利益,見村善三專門對土地作了深入的調查:工業化的社會真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地價的昂貴使許多辦實業的人畏縮不前。然而他發現,在都市外,不是全部土地都昂貴得怕人,也有比較便宜的,它們或是圈在別人土地中的死地,或是交通不便的僻地,或是賣不出去的廢地,這些都是值得開發利用的。於是他腦海裏便逐漸形成一個絕妙的“借雞生蛋”的計劃:借用這些賤價土地,租給需要辦廠而缺乏廠房的人。
說幹就幹,見村善三逐一訪問了賤價土地的主人,向他們提出改造和利用它們的計劃:不必出賣,由見村善三負責在上麵建造廠房,租給企業家。地主則可以從見村善三手裏每月坐收相當單純出租土地10倍的租金,地主們聽到這些誘人的條件,沒有一個不舉雙手讚成的。
土地問題解決了,就要找需要廠房的企業家。見村善三立即成立了見村地產開發公司,積極開展推銷業務。在賤價工地建造的廠房,租金要比熱鬧的街市便宜得多,要找到顧主不算困難。見村很快就把自己、地主、企業家三家的利益分配關係明確公布出來:見村善三從租用廠房的企業家手中收取租金,扣除租用工地代辦費和廠房分攤償還金,所剩即為地主收入,換句話說,廠房租金和地主租金的差額,除去造廠房的費用,所剩代辦費等即為見村善三的收益。地主、企業家覺得此分配方案既合理又誘人,很快與見村善三協議簽約。之後見村善三便向銀行貸款,開始造房,並嚴格遵守到期歸還貸款及其利息的規定。
不出見村善三所料,這樣,不但給地主、企業家、銀行和自己帶來利益,還給地方帶來繁榮,因而得到社會各方麵的大力支持和讚助,見村地產開發公司業務發展極為迅速。光代辦費一年即達20多億日元。資金雄厚了,見村善三不再需要貸款了。由於企業家和地主紛紛上門洽談業務,見村善三抓住時機,從建造小廠房發展為建造大廠房,進而營造起占地廣闊的工業區來。就這樣,借雞生蛋,無本生利,加上經營得法,見村善三成了一個大富翁。
“穿針引線”可以說是空手道的精髓。它需要操作者像裁縫一樣,用成本極小的針和線將沒有聯係的幾塊“布”巧妙地縫合起來,從而使之成為一件價值極高的成果。這裏見村善三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利用穿針引線之法而成為巨富。
“換親”漁利
委內瑞拉有個名叫圖德拉的工程師,他想做石油生意,雖然一無關係,二無資金,但他信息靈通,思路敏捷,行動果敢,這就使他掌握了“命運之舟”,有迂回前進,駛向目的地的可能。
圖德拉先來到阿根廷,了解到那裏牛肉生產過剩,但石油製品比較緊缺,他就同有關貿易公司洽談業務。
“我願意購買2000萬美元的牛肉。”圖德拉說,“條件是,你們向我購進2000萬美元的丁烷。”
因為圖德拉知道阿根廷正需要2000萬美元的丁烷。所以正是投其所好,雙方的買賣意向很順利地確定了下來。
他接著又來到西班牙,對一個造船廠提出:“我願意向貴廠訂購一艘2000萬美元的超級油輪。”
那家造船廠正為沒有人訂貨而發愁,當然非常歡迎。圖德拉又話頭一轉:“條件是,你們購買我2000萬美元的阿根廷牛肉。”
牛肉是西班牙居民的日常消費品,況且阿根廷正是世界各地牛肉的主要供應基地,造船廠何樂而不為呢?於是雙方簽訂了一項買賣意向書。
圖德拉又到中東地區找到一家石油公司提出:“我願購買2000萬美元的丁烷。”
石油公司見有大筆生意可做,當然非常願意。圖德拉又話鋒一轉:“條件是你們的石油必須包租我在西班牙建造的超級油輪運輸。”在產地,石油價格是比較低廉的,貴就貴在運輸費上,難也就難在找不到運輸工具,所以石油公司也滿口答應,彼此又簽訂了一份意向書。
三個意向書變成了一個行動,由於圖德拉的周旋,阿根廷、西班牙、中東國家都取得了自己需要的東西,又出售了自己急待銷售的產品,圖德拉也從中獲取了巨額利潤。細細算起來,這項利潤實質上是以運輸費頂替了油輪的造價,三筆生意全部完成後,這艘油輪就歸他所有,有了油輪就可以大做石油生意,終於使他如願以償。
讀完上例,我們不能不為圖德拉的方案叫絕。兩家“換親”是空手道的常用招數,而三家“換親”,且又做得絲絲入扣,確實不易,圖德拉成功的秘訣在於他透徹地分析掌握了供需各方的情況和心理,從而牽線搭橋從中得利。
空手賺千金
退休在家的竹山一夫對安閑自在的生活不滿,他想找些事情幹,於是決定辦一個“企業講習班”,目標選在那些能出大價錢來學習的人身上。籌劃既定便付諸實施。他在東京銀座借了教室,自己僅用一張辦公桌和一部電話,成立了“東京企業研究所”,聘請的七個教師都是國內著名的教授或學有專長的知名人士,所招募的學生亦都是大企業的管理人員或未來的經理和董事長。第一期開學隻有30名學生,所收的費用卻頗為可觀:每人每期學費為50萬日元;而每期隻有半個月時間。扣除房租、廣告費用及教授們的薪金,竹山一夫每個月可賺1000萬日元。然而這僅是小試牛刀,接踵而來的學員極多,事先登記、排隊,到上課要等上幾個月的時間。由於著眼點極佳,退而不休的竹山一夫財運亨通,不花本錢而獲利甚豐,而且人們都以進他的企業研究所學習為榮,竹山成為一個企業界的知名人物。
財富無歸屬,任君自努力。
竹山一夫借了一所教室,一部電話,就這樣“東京企業研究所”就成立了。所聘教師自然是先工作,後付酬。而所招學員自然是先交費,後上學。這樣一“先”一“後”的區別不但使竹山一夫日進鬥金,且名聲鵲起。
化腐朽為神奇
在80年代初,農村經濟體製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民對生產投入的興趣。在一段時間裏,一般農戶對鐮刀、鋤頭等最基本生產工具的需求大增,導致生產這類農具的原料——毛鐵和鋼板供不應求,在一些地方甚至完全脫銷。與此同時,在國營大廠的圍牆裏,堆著大量邊角料和廢鐵板,如何處置這些“廢物”成了廠長們的一塊心病。
在這種情況下,一位“鋼鐵大王”應運而生了。
所謂“鋼鐵大王”,也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隻不過是一個稍為有點文化的人,然而他的頭腦十分靈活,這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他到在供銷社供職的同學那裏喝茶聊天,偶爾說起毛鐵脫銷以及城裏一些工廠的邊角料怎麼比毛鐵還好的事,他就想起了自己的一位姑父在H城一家船廠裏工作,心中徒然一亮。第二天一大早,他兜裏裝著80塊錢的全部資本直奔H城,找到了在造船廠當保衛科長的姑父,又通過姑父找到了廠長。富有人情味的廠長一聽說需要他們廠的廢鋼鐵,便把大腿一拍,二話沒說,便吩咐派輛卡車送去。這一趟他是無本萬利,淨賺了一千多元。看到了那沉甸甸的票子,嚇得他愣是沒敢往家裏拿。
幾天後,他就買了禮品二上H城,還拉著那位同學,算是供銷社領導,一起登門致謝,並同廠方訂立了長期協議:所有廢棄的邊角料都被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包銷,一包就是3年。
以後,“鋼鐵大王”更是如魚得水,嚐到了更大的甜頭。貨源有的是:造船廠的拉光了,被介紹到機械廠、機床廠;H城的拉光了,又被介紹到N城、S城……市場更是不成問題:本地市場飽和了,便銷到外地、外省……開始是用汽車運,後來就鳥槍換炮,改用火車皮裝。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人緣越混越好,財路也越來越寬。等到別人也明白過來,一哄而上時,他已經金盆洗手,另謀別的財路去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鋼鐵廠在生產中軋下來的邊角料和廢鋼鐵像垃圾一樣堆成了山;紡織廠裏的廢棉紗堆在那裏無人問津;襯衫廠裁剪下來的零料似乎也不引起人們的興趣,而被打入冷宮……,凡此種種,在一般人看來都認為是再正常不過了,然而,在“鋼鐵大王”眼中,這些“廢物”卻是難得的寶貝,他們能像變戲法一樣,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
刻意包裝
少年時代的格芬是個窮光蛋,靠母親開小加工商店定做胸圍為生。因為環境的緣故,格芬從小就對生意場上的事情有了相當了解。而且他立下誌向,一定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與冒險精神,赤手空拳幹出一番事業來。
經過多年的奔波之後,格芬認準了唱片業大有可圖,決心一試。但他沒有本錢,怎麼辦呢?
於是他便終日混跡於娛樂圈中,尋找突破口。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民歌手羅拉尼洛。在此之前,羅拉尼洛的歌喉已頗受歡迎,但台風極差,出不了眾,上不了台麵,因此,她的歌唱事業並不如意。格芬看準了這一弱點,決計加以利用。
於是,格芬便主動邀請羅拉尼洛合作,共創金槍魚音樂公司。條件是這樣的:
羅拉尼洛的歌曲版權歸公司所有。
公司負責為羅拉尼洛包裝和推銷。
簽好合作協議之後,格芬便玩起他的包裝手法來。他將羅拉尼洛的歌曲夾在諸如巴巴拉·史翠珊等當代大紅大紫的歌星的唱片中,製作後四處推銷,這樣,大大提高了羅拉尼洛的身價。光這一手,格芬便賺得了大錢。
1969年,格芬決定將金槍魚音樂公司賣掉,得到現金450萬美元,他與羅拉尼洛各得225萬美元。
有了本錢,格芬便放開手腳大幹起來。一年後,格芬自立門戶,成立了庇護所唱片公司,故伎重演,在他的刻意包裝下,一批默默無聞的歌手成為紅星。
捧紅了幾批歌星之後,格芬在1972年決定將公司賣給華納通信公司,作價700萬美元。之後,他離開了唱片界一段時間。
1980年,格芬卷土重來,創辦了格芬唱片公司。成立之後,唱片公司屢遇挫折。直到1990年,終於時來運轉,他手下的“槍與玫瑰”樂隊走紅,格芬頓時身價百倍,成為一家獨立的大唱片公司。
人靠衣裳馬靠鞍。任何事物都需要富有創意的包裝。包裝得法,便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奇跡。格芬從事歌星包裝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原因是多方麵的,但在操作策略上,主要有以下方麵:其一,格芬對消費者的需求十分稔熟。他能根據消費者的動向作出判斷,作出極富有創意的決策。其二,格芬工作方法科學。他知道如何利用各種手段鼓勵員工忠誠地為他服務。其三,格芬能充分利用所在的環境。他能適應好萊塢的生活、摸透了好萊塢的節奏,充分發揮了它的價值。以上策略都是格芬的獨到之處,值得那些沒有本錢卻想發大財的人好好借鑒。
由“小”起家
1965年,華人範先生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謀生。他想起許多華人在海外都靠開飯館謀生,就想利用自己的手藝幹一番。於是他就開了一家中國春卷店,開始時生意並不好。範先生琢磨後明白了,純粹的中國式春卷並不合歐洲人的胃口。他重新進行精心選擇和配製,不再運用中國人常用的韭菜肉絲餡心,而是采用了符合丹麥人口味的餡心。經過這一改變,原來生意清淡的小店變得顧客不斷,應接不暇。積累了一筆錢後,範先生決定擴大生意。他放棄了以前的手工操作采用自動化滾動機新技術來生產中國春卷,並投資興建了“大龍”食品廠,還建了相配套的冷藏庫和豆芽廠。
生意越做越大,範先生的春卷開始向丹麥以外的國家出口。他堅持中國春卷西方口味這一秘訣,針對歐洲各國人的不同口味,采用豆芽、牛肉絲、火腿絲、雞蛋或筍絲、木耳、雞絲、胡蘿卜絲、白菜、咖喱粉、鮮魚等不同原料來製作,生產出來的春卷營養衛生、香脆可口,風格各異,因而深受歐洲各國人的喜歡。由於大龍春卷價格穩定,又適合西方人口味,範先生的訂單滾滾而來,生意擴展到歐洲各國。
70年代末,經美國國會的專家化驗鑒定後,美國政府每天向範先生訂購10萬隻符合美國人口味的大龍春卷,以供給美國駐德國的5萬士兵食用。1986年,墨西哥舉辦了第13屆世界杯足球賽,大批球迷忙於看球連吃飯都顧不上。範先生抓住這個機會,按照墨西哥人的口味習慣,生產了一大批辣的春卷銷往墨西哥,結果被搶購一空。
範先生就這樣不斷抓住機會擴大自己的生意,從白手起家成了大富翁。由於大龍公司一流的食品、一流的服務,範先生多次受到丹麥政府和美國政府的表彰和獎勵,他使中國菜在國外的名聲更加響亮了。
有許多人做生意總想做幾千萬、上億元的大生意,但對大多數白手起家的人來說,這隻是一種想象而已。其實,小生意可以帶來高利潤,小東西一樣可以賺大錢。範歲久就是慧眼獨具,靠小春卷白手起家,成了大富翁。
“空手套白狼”
L君現任香港某大公司的總裁。當他出任這家擁有2億資產的公司總裁時,他隻有25歲。也許有人懷疑他一定有一個大後台,或者他父母極為有錢。其實不然,L君沒有任何後台,他出身在一個平民家庭,他完全是靠白手起家起來的。
他的第一筆買賣是在初中一年級做成的。他從小愛書如命,童年時代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錢買許多他想看的書。那年暑假,他悄悄地把父母給他的10元零花錢拿到收購店去買了一大堆舊書,拿回家整理幹淨,自己看完後又賣給了舊書店。這一次搗騰他淨掙了8元錢,他用這錢買了一套自己極為喜歡的《格林童話選》。童年的許多類似經曆竟使他逐漸明白了“生意經”的奧妙所在。
L君自立意識極強,從12歲開始他就想法掙自己的學費和零花錢,不再向家裏要錢。他做過很多“小買賣”,後來又成了馬路上的報童。盡管賣5份報紙才能掙一分錢,從學校到回家的途中隻有一毛錢的收入,而且還常受無賴的欺侮,還被治安人員驅趕過,但他堅持不懈,從不放棄。L君的這段經曆,使他更加具備了一個成功創業者的素質,有了吃苦耐勞的精神、良好的經商意識,培養了他的能力,增加了他的經驗。
L君事業的第一個真正起點是從經營看似不起眼的郵票開始的,他已經習慣了從低層做起。他先想盡辦法湊了3000元錢,然後向郵商預定了價值2萬多元的郵票,定金2000元,雙方約定如果L君2個月內不取貨,定金分文不退。L君用剩下的錢辦了一份郵報,免費寄給集郵愛好者傳閱。經過自己的努力,僅一個月後,2萬多元的郵票銷售一空,獲利不少。直到現在,L君仍然在做郵票生意,有人說他光做這項生意已掙了幾百萬元。
1982年,他憑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意識到房產生意有利可圖。他當時並沒有能力買房地產,但卻有好點子。他買舊房子,先付一部分定金,然後在香港的報紙上登廣告找買主。很快就有人來洽談了。L君由買主出一個裝修方案,他代為裝修並安裝電話。這樣一來,買價2000元1平方米的舊房竟然以4000元1平方米的高價賣出。
L君的生意十分興隆,財源滾滾。這種類似“空手套白狼”的做法使他的事業得到了成功。
空手道是商戰權術中的最高境界,他需要操作者有敏銳的眼光、靈活的頭腦及豐富的經驗。L君並非天生就具備以上品質,他的成功與他的頑強精神是分不開的。從12歲他就開始做小買賣,賣5份報才掙一分錢,且常被驅趕和侮辱,但他沒有屈服。正是這些磨煉,使之具備了以上創業素質。可見,空手道的素質並非空手而來的,它需要努力和拚搏。
拆去東牆補西牆
1960年,28歲的阿克森還在紐約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工作。麵對眾多的大富翁,阿克森不禁對自己清貧的處境感到辛酸。這種日子不能再過下去了。他決定要闖蕩一下。有什麼好辦法呢?左思右想,他終於想到了借貸上來。
一大早來到律師事務所,處理完幾件法律事務後,他關上大門到鄰街的一家銀行去。找到這家銀行的借貸部經理之後,阿克森聲稱要借一筆錢,修繕律師事務所。在美國,律師是惹不得的,他們人頭熟,關係廣,因為在以法治國的國度裏,律師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當他走出銀行大門的時候,他的手中已握著1萬美元的現金支票。
走出這家銀行,阿克森又進入了另一家銀行,在那裏存進了剛剛才拿到手的1萬美元。完成這一切,前後總共不到1個小時。
之後,阿克森又走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的手法。
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相抵,大體上也差不了多少。隻幾個月後,阿克森就把存款取了出來,還了債。
這樣一出一進,阿克森便在上述4家銀行建立了初步信譽。此後,阿克森便在更多的銀行玩弄這種短期借貸和提前還債的把戲。而且數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銀行信用已十分可靠了。憑著他的一紙簽條,就能一次借出10萬美元了。
信譽就這樣出來了。有了可靠的信譽,還愁什麼呢?
不久,阿克森又借錢了。他用借來的錢買下了費城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60年代的美國,正是做生意的好時光。隻要你用心經營,賺錢不成問題。8年之後,阿克森成了大老板,擁有資產1.5億美元。
沒有本錢的人,你不必發愁,為了發大財,你可以去借貸。借貸當然不會是人家主動送上家門的,還得你自己去想辦法。因此,為了發財,你應當每天都考慮怎樣去借錢。不要害怕借錢,隻要你氣魄非凡,滿懷信心,切口選準,按期還貨,你就會信譽良好,以後做生意就大有賺頭。
捉人腳痛
某市一家無線電廠,早些年一窩蜂地購置了一條彩電生產線。由於有貨無市,企業轉產,生產線便成了廢物,成為該廠一大心病,丟棄可惜,放著又浪費資金。廣州的嶽某得知後,一拍胸膛,財大氣粗地說:“我全要了。”
嶽某的條件是:按原價100萬收購,但先貨後款,同時加價利息款20萬元,共120萬元,一年後一次付清。
無線電廠欣喜萬分,而私下卻替嶽某擔心,這個包袱如何甩掉呢?殊不知,嶽某正在玩空手道呢。
其時,俄羅斯正在急需添購彩電生產線,但苦於沒有資金。但他們有價廉物美的遊艇,舉世聞名。首先,嶽魁打算用100萬元的彩電生產線換回價值120多萬元的豪華遊艇,或許更多。
之後,利用遊艇在湘江上開辦旅遊觀光娛樂項目。因為該市是有名的旅遊勝地,人口流量特大,而且,這裏還有一個風景宜人的小島,在此經營旅遊娛樂業,管保有賺。其次,嶽某有了投資就可以注冊辦公司,用遊艇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用貸來的款項在當地買地建房,或者開辦綜合性旅遊服務項目。
果然,一年之後,嶽某淨賺了500萬元,還掉無線電廠的120萬,淨餘380萬利潤。真可謂捉人腳痛,利從中來。
捉人腳痛的意思,說的是別人足有疾時,幫他醫治足傷,他就會感激你,送錢上門。用在發財空手道中,捉人腳痛的含義有許多,其中一點就是巧妙地利用別人的難處,從中發大財。嶽某麵對無線電廠閑置的彩電生產線一拍胸脯:“我全要了”既去了無線電廠的心病,又滿足了俄羅斯的需求,空手一翻,賺了幾十萬。
抵押舉債
美國地產大王唐納德·特朗普,如今已是擁有數十億資產的超級富豪。他的業績,在全世界均屈指可數,比如他在紐約興建的特朗普住宅大廈,樓高68層,成為大部分富豪的樂園。如今,特普朗擁有龐大的物業,著名的如巨型商場、五星級酒店、賭場等等,多得難以數計,他今日的成就,是怎樣拚搏來的呢?
第一次是1964年。
那時,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有一個平民住宅區,原來的業主因為房屋過於破舊,沒人租住而收不到房租,隻好宣告破產。當這個平民住宅區在村中放盤拍賣時,居然沒人問津。因此,原業主十分苦惱,正在尋求買主,將破爛房屋出手。
機會難得。特朗普獨具慧眼,認為這個地方一定會有厚利可圖。於是,向銀行舉債,貸款買下了這個平民住宅區。
買下之後,特朗普又詳細分析了原業主經營失敗的原因,一一加以改進。為了使房產增值,他又以這房屋作為抵押,再次舉債,用來投資修整改建。之後,他將這物業放盤出售。
一年後,特朗普淨賺了500多萬美元。
第一次得手之後,特朗普對這一行更有信心了。於是,他又不停地尋找機會,伺機再展宏圖。
1973年,特朗普在看報紙時發現了一個消息:濱州中央鐵路公司申請破產,因為資不抵債,無法運行了。因此,擬將金庫多酒店放盤拍賣。當時,金庫多酒店所處地段相當有利,拍賣消息傳出後,眾多客商都踴躍爭購,但一看價碼便縮頭了。特朗普卻不退縮,他認為這個酒店地處黃金地段,一流的位置必然會產生一流的商業效益,因此,他便毫不猶豫地向銀行貸款1000萬美元,一舉收購了酒店。之後,他又以酒店物業作抵押保證,再度舉貸8000萬餘美元,對金庫多酒店進行全方位的改建裝修。一年後,酒店裝修完畢,對外營業。每年純利潤就達3000多萬美元。三年後,還清了全部貸款,之後,酒店便利如江水滾滾來了。
由於兩次空手道的成功,特普朗便一下子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夥變成了超級億萬大豪富。
那年,他才30多歲。
同上例中的嶽某一樣,特朗普也是運用了捉人腳痛的手段,使了兩次空手道。捉人腳痛關鍵是要具有非凡的洞察事物的能力。當平民住宅區的賣主找不到買主時,說明該地段不被大家看好。這樣,隻有超出一般人的慧眼,才能洞察該現象背後的利潤。特朗普靠其火眼金睛,力排眾議,一舉成功,可謂有膽有識。
因風吹火
有這麼一家H服裝公司,說是公司,實際上除了三個活人外加一肚皮知識之外,別無餘物。資金?無形的,就是腦海中的智慧。有形的呢?一個子兒也沒有。
這家服裝公司沒有資金,但有的是智力、精力、組織能力,有的是發財點子。成立之初,他們便決計使一招發財空手道,賺它一筆大錢。
首先,他們作了一番市場調查,掌握了服裝業市場供求情況,找出了入手處:就從生產服裝的原材料之一——原棉入手。
他們了解到,河北某縣正在鬧賣棉難,棉農手中的大量棉花積壓無買主,叫苦不迭,於是,他們直奔而去。果然有不少好棉庫存,沒人問津。幾經談判之後,便以先貨後款的方式,簽訂了供銷合同。記住,是先貨後款。而且,付款期定在兩個月之後,一次付清。
棉農自然高興,因為積壓下去,不如現貨賒銷,反正早晚也得付款收錢,管他呢。
而H公司有了這批好棉,使起發財空手道便有了依托。
棉花收購之後,便由棉農負責發運,運到了H公司指定的某地。這裏有許多家縣級棉紡廠因材料不足,早已停工待料了。他們對於大賣主的來臨,奉若貴賓,形如上帝下凡一般。幾經交涉,便簽訂了來料加工合同,加工費在交貨後一個月分兩次支付。棉紡廠反正沒活幹,又何必考慮那麼多呢?於是,便先墊支,開工上機了。這樣,沒過多久,棉花便變成了棉布。H服裝公司便由棉紡廠發貨,再運往服裝加工廠。
服裝加工廠接下這批加工業務之後,日夜加班加點,一個月後,全數加工成了各式各樣的時髦服裝。
與此同時,H服裝公司又立刻在大都市招聘時下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種流動攤販,各種銷售點及二級批發小商。簽訂供銷合同,現錢現貨,約定取貨日期,交款後馬上取貨,當日辦妥。由於這一大批服裝款式新潮,讓利折扣極大,一下子,全部都批發出去。
於是,買主們便到服裝加工廠拿著現款等發貨。工廠加工一批,就賣出一批,沒有半點時間停留。這樣,H服裝公司坐地收錢發貨,不多時間,全部批發完畢。
之後,便逐個付加工費,付棉布加工款,付棉花錢。剩下的,就是H服裝公司的利潤了。在這整個運作過程中,省卻了許多費用,不掏一分錢,就發了大財。
沒有本錢能不能發財?本例就是答案:能!辦法之一就是先貨後款,因風吹火!隻要你熟悉國情,熟悉世情,熟悉行情,精通流通術數,那麼,使起空手道來,就全不費力了。
無本販運
許先生的家庭出身並不貧困,也不會受到饑寒的壓迫。但他對家庭的過分溺愛相當反感,認為這樣下去,隻能成為紈絝子弟,將來一無所成。因此,為了改變自己養尊處優的地位,許先生執意要離家出洋,去經受一番磨練,幹出一番無本創業的驚人事跡來。
說做就馬上行動。許先生向他二姐借了100銀元,踏上了遠涉新加坡之路。到新加坡時,除去路上盤纏及各種花銷,隻剩下5元錢了。他按照離家前聯係好的地址,找到了經營商店的親戚陳永章,在他的店裏當勤雜工,晚上就睡在帆布床上。每月的薪金,是12新元。
幾個月之後,許先生省吃儉用,有了一點小積蓄,他漸漸感覺到,在店裏當雜工賺得太少,要完成創業積累太慢了,便改行到船上去打工。當時,陸地上的工作報酬相當低,即使是資曆很深的店裏老掌櫃,也隻有每月30多新元。而在船上工作,一個船工的收入都可以賺到100多新元。
許先生清楚地了解了這些,便毅然放棄店裏的勤雜工作,到船上來幫忙了。這次改行,奠定了他今後事業的發展方向。
1941年,許先生真是好事多磨。首先是婚姻問題。一波三折之後,他終於與來自印尼的南洋女中學生卓一春結婚了。之後,由於日軍進攻新加坡,他便乘船攜妻逃離,去了印尼。
來到印尼之後,許先生和嶽父一道合夥租了帆船,從事海上販運生意。他先從印尼運輸幹糧到新加坡銷售,之後,再從新加坡販運些日用品回印尼零售。每次往返,許先生都親自押運。有一次,他的帆船被日軍盯上了,被日軍炮火襲擊,滿船的貨物連同帆船一塊沉入了海底。幸好許先生水性好,逃得快,才免於一死。後來許先生每提到這次曆險,都有些後怕。但是,為了養家活口,還得繼續硬著頭皮幹下去。
許先生一麵做販運生意,一麵關心時局變化,在日軍宣布投降前幾個月,許先生便預感到了。因此,他毅然用積蓄的一點資產,全部購買橡膠、煙土等印尼土產品,囤積起來,等待時機。日軍投降,新加坡光複之後,許先生便把全部土產悉數運往新加坡,一並賣給同盟軍采購部,從中賺了不少錢。這樣,他終於有了不少的本錢,便在新加坡安紮下來,著手創業。開始時,他便從自己最熟悉的土產入手,與人合夥組織了一家公司,專門經營土產品。
許先生經營土產一段時間後,發現另一行業更有可為,便於1957年退出了公司,同時與一些人組織了另一家有限公司,經營中國的冷藏食品生意。他從中國購入食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由於當時經營冷藏食品的公司在新加坡隻此一家,許先生因此賺了不少錢。
1967年,航運界形勢大好,許先生又與張先中等人創立了一個船務有限公司,許先生任董事會主席。與此同時,他又創辦了獨資有限公司,發展冷藏食品業務。經營獨資公司有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不受別人牽製。因此,獨資公司在開拓市場,發展業務方麵,有許多優勢。
1982年,許先生便退出了船務有限公司,一心一意去經營其獨資公司的冷藏食品生意。公司在許先生的率領下,業務已伸展到東南亞各國、美國、西歐和南美洲。公司每月冷藏食品的銷售量多達1000噸,共有牛、羊、雞、鴨、鵝等100多個品種。目前,已成為新加坡最大的冷藏食品經營企業。
許先生這位冷藏食品業大王,當年離家涉洋,身無分文,白手興家,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依靠的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值得特別炫耀的,隻有一點可以肯定對每一個沒有本錢的人都適用,就是更吃苦耐勞。你沒有本錢,又不肯吃苦,錢從哪裏來呢?不吃苦耐勞,怎能取得成就呢?
倒轉騰挪
溫州的家庭工廠是全國聞名的,而起步時,卻銷路不暢。有些產品,如服裝,雖然很有特色,卻積壓成堆。因此,服裝加工廠便大皺眉頭,麵對積壓產品發愁。
小L在溫州土生土長,那年高考,他以全村最高分考入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因為家窮,他一到京城就開始琢磨做些生意,補貼學習生活費用。溫州人素有小猶太人之稱,精明的頭腦在小L身上表現得相當突出。一個學期之後,小L對北京的服裝行業有相當的認識,便決心做一回“倒爺”。寒假結束後,他便與一些產品滯銷的服裝廠聯係,由他捎上兩個旅行袋的牛仔裝,拿到北京投石問路,探探行市。
起初,小L也沒有把握,隻權作一試。因為這是廠家的試銷樣品,又不用先付款,做工特別考究,所以小L一到學校便在校園試開了。
“什麼價?”小L的同學發問。
“十二,哥們優惠,十元。”
這種價錢在北京不可想象。因為市麵上,同樣做工同樣質地的少說也得20元。
第二天開始,小L便利用課餘時間,開始走出校門,到別的學校去推銷。
每到一個學校,他便直奔宿舍,直接入手,每次他都開價18元,比市價便宜2元,然後便雙方交涉,討價還價,一般砍到15元為底價。因為這已經比市價便宜了5元多。
等兩個旅行袋的牛仔裝全部售完,一合計,居然收入了1800多元,扣除應支付廠家的出廠價成本,淨賺1000元!每條牛仔褲的平均獲利率,在150%以上。
牛刀小試,就如此驚人,小L此時此刻已明白了推銷別人產品將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廠家的滯銷產品,隻憑老鄉關係,就可以先貨後款,賣完結算了。這不是無本生意嗎?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決定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