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基本因素
新世紀的呼喚——合作
1.人類已經進入了“合作”的時代
時光飛馳,世界已從幾千年前的刀耕火種社會發展到現在的高科技信息時代。或許還有人沉溺於這樣的幻想中:獨自一人,信馬闖天下,去奪取成功殿堂中瑰麗的寶石。然而現實卻往往把這種夢想無情地擊碎。當今社會是如此複雜,以致於隻能像一台巨型機器一樣協調起來才能發展,才能生產出產品,而個人,隻不過是機器上的一個小螺釘。特別是在殘酷的社會競爭麵前,要想成功,單憑個人之力是很難達到的,從無數成功者的經驗和失敗者的教訓中,我們已經得出了結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獨自成功!時代已發出了強有力的呼喚——合作!
什麼是合作?合作是所有組合式努力的開始。一群人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的目標,而把他們自己聯合在一起。拿破侖·希爾把這種合作稱之為“團結努力”。
“團結努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三項因素是:
專心、合作、協調。
如果一家法律事務所隻擁有一種類型的思想,那麼,它的發展將受到很大的限製,即使它擁有十幾名能力高強的人才,也是一樣。錯綜複雜的法律製度,需要各種不同的才能,這不是單獨一人所能提供的。
因此,很明顯的,光是把人組織起來,並不足以保證一定能獲得傑出的成功。一個良好的組織所包含的人才中,每一個人都要能夠提供這個團體其他成員所未擁有的特殊才能。
一個組織良好的法律事務所必須擁有以下人才:具備替各種案子做好準備工作的特殊才能者;具有想象力的人,他能夠了解如何把法律條文與證據同時納入一個很好的計劃中,具有這些能力的人,並不一定同時擁有出庭處理案件的能力。因此,法律事務所一定要聘有熟悉法庭程序的人才。我們若再進一步分析,將會發現,有許多種不同的案子,需要各種不同的專門人才來做事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出庭處理。因此,一個了解“組織、合作努力”原則的律師,在找人合夥開一家法律事務所時,一定會找一個對自己所欲執行的專門法律及程序極為了解的律師,與自己共同工作。
幾乎在所有的商業範圍內,至少需要以下三種人才——那就是采購員、銷售員以及熟悉財務的人員。當這三種人互相協調,並進行合作之後,他們將經由合作的方式,而使他們自己獲得個人所無法擁有的強大力量。
許多商業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因為這些商業所擁有的,清一色是銷售人才,或是財務人才,或是采購人才。就天性來說,能力最強的銷售人員都是樂觀、熱情的;而一般來說,最有能力的財務人員則理智、深思熟慮而且保守。這兩種人是任何成功企業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成功的企業往往都是將使這兩種人員很好地合作在一起。
我們生存在一個合作的時代中。各門科學、各行各業之間及內部有了越來越精細的分工,同時,也正因為分工越細,則要求彼此合作越密切。
這是需要密切合作的時代,我們可以斷定:不懂合作的人,是無法走進成功的殿堂的。
2.沒有人能獨自成功
也許有人自忖學識淵博,完全可以獨擋一麵,憑自己的實力取得成功。但要知道,知識並不是真正的力量,因為它是散亂而無組織的,它隻是一種潛伏性的力量
眾所周知,任何企業家所要進行的最困難的一件工作,就是誘導與他一起工作的人,在一種和諧的精神下,貢獻他們的努力與智慧。在任何事業中,要想誘導工作人員不斷地貢獻他們的智慧與勞力,這是很困難的事,隻有最有能力的領袖才能達到這項理想的目的。但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一位偉大領袖,在他所從事的行業中出人頭地,因此,全世界都會聽見他的大名。例如,亨利·福特、愛迪生、洛克菲勒、哈裏曼及拿破侖·希爾。
合作和成功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人隻要擁有這項知識及能力——和諧地聯合個人思想的原則,而發展出力量,就能在任何行業中獲得成功。
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甚至連自然界的動物都本能地知道,例如,大雁在本能上就知道合作的價值。我們經常會注意到大雁以V字形飛行,而且V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些(V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的理由是因為有較多的雁)。這些雁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頭開路,能幫助它左右兩邊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學家曾在風洞試驗中發現,成群的雁以V字形飛行,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能多飛百分之十二的距離。人類也是一樣,隻要能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爭鬥的話,往往能“飛”得更高、更遠,而且更快。
在家庭中,合作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如果妻子或丈夫並肩合作,而不是僅僅隨便應付,你就能更快、更輕易地達成目標,而且會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如果你的配偶在開始時未能分享你的熱忱,你也不必太吃驚或失望。把你的主意好好地推銷給對方,讓你的配偶知道能擁有他或她的合作與興趣是多麼重要的事情,而且在這種過程中你們兩人都將大有收獲。這種緊密的結合與共同的興趣極端重要,因為這將使你建立起比較有意義的關係。那本身也是一個美麗的目標。
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你引以為自豪的個人能力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也應該看到,若沒有朋友的幫助,家庭的支持,客戶的合作,你的成功隻是海市蜃樓而已。沒有人能獨自成功。離開了合作,你將一事無成。
3.一句不朽的警語:團結就是力量
一個老頭躺在病床上,把一把筷子拿在手上,一隻隻地交給他的十個兒子,叫他們去折,一隻隻都被折斷了。老頭又拿出一把筷子,紮在一起讓兄弟們去折,沒人折得動。這是小學課本中的一個故事,教人團結:合則共存,分則被各個擊破。
不講團結,麻袋裏裝菱角,大家都爭著冒尖兒,永遠隻有窩裏鬥。隻有沙、石、水泥、水的結合,才有凝聚力,才可建築高樓大廈。
不講團結,隻求私利,在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大概莫過於西晉的“八王之亂”了。晉武帝司馬炎當了皇帝,吸取魏朝滅亡的教訓,一口氣封了二十七個諸侯王,想以此鞏固司馬氏的萬世江山。可事與願違,司馬炎一死,禍事就來了。繼承人晉惠帝無能,皇後賈南風聯合司馬亮、司馬瑋殺死輔政大臣楊駿,接著兄弟們便坐不住了。最後司馬倫主政,幹脆撂開惠帝,自己坐上龍椅。這樣一來,大家不服,群起攻之。二十多個王登場,八侯王唱主角,曆時十六年。人民遭殃,李特首先在四川率流民起義,北方少數民族勢力趁機南下。西晉政權便奄奄一息了。
團結是群體的事,卻讓個人來完成。因此,個人能團結他人,群體的團結就實現了,個人的力量也就真正強大了。
清代雍正皇帝在圖謀篡位時,對他的幫手們說:“我看不是得道多助,而是多助得道。”這句話雖然充滿權術、陰謀氣息,但確實道出了一個事實:人多稱王。雪球越大,滾的雪就越多,也就可滾成更大的雪球。
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也就明白了合作的重要。團結一致,緊密合作,實為走向成功的階梯。
4.創業者,放下你手中“孤獨之劍”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才是強大的。有一些人存在著“獨闖天下”的想法,認為憑借自己的才智與奮鬥一定能夠發跡。而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很難成功。
現任北京某房地產公司銷售部經理的小A有過“隻身一人,浪跡江湖”的慘痛經曆。
小A出生在浙江沿海。家裏很早就開始經商,到九十年代初就已經有上百萬的資產了。但他不願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想自己闖蕩一番。他很自信,也的確有著精明的頭腦,認為自己到外麵必然會闖出點名堂。有朋友勸他辦一個企業,他卻搖搖頭:“辦企業有什麼好,那麼多人要應付,受累也賺不了多少錢。我還是自己幹比較合適。”
於是在93年初他跟父親借了40萬元(他不願父親白給,硬是寫了借條)隻身南下,獨闖深圳。到了深圳,他一頭紮進股市,整日地盯盤,賣出買進,買進賣出。掙了一些,又賠了出去一些,折騰來折騰去,到94年底,總算掙了5萬塊錢,但是弄得身心憔悴。在這種情況下,小A萌生了主意,覺得拿40萬元兩年才掙了5萬元,回報率太低。他聽說北京商品交易所搞得挺不錯,在那兒做期貨,風險大,但回報率挺高。於是在95年初又殺奔北京,在亞運村一家期貨公司開了戶,又開始了期貨生涯。40多萬元做股票很不錯,但做期貨就屬於中小戶了,而且期貨的風險比股票要高得多,特別是短線操作,一會漲停板,一會兒跌停板,很難把握規律。其間,有些其他公司的經理很欣賞他的才能,邀請他加盟,他執意不肯,因為他深深地被期貨迷住了:每一天,都是那麼驚心動魄。小A雖然很精明但依然隻能苦苦掙紮,理不清頭緒。固執的他終於有一天翻了船,大勢明明看跌他卻堅持買入,希望有一天暴漲,但在暴漲這一天還未來臨時,他的浮動虧損已經快要接近他投入的保證金,萬般無奈之下,隻能平倉抽身,隻剩下一萬多一點的資金,再也無力一搏風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