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菜酒而已
某儒官要乘馬出去迎候上司,碰巧有人來拜訪,儒官關照妻子說:“待以菜酒而已。”
自己匆匆趕路去了。
妻子想來想去也不懂“而已”是何物,就去詢問婢女奴仆,大家一商量,認為“已”是“尾”字,正好家中有隻大羊,就宰羊備酒待客。
儒官辦完事回家聽妻子一說,急得直歎氣,竟為此事愁悶了好久。後來,每逢出門,就總要關照妻:“今天如再有客人來,隻用‘菜酒’,切不可再用‘而已’。”
落山落水
有個教師不學無術。有客從京城回來,到學館中拜訪他。
一個學生拿了書去問“晉”字,教師不識,但礙於麵子,便推托待客離去再問,還拿起紅筆在“晉”字旁點了個記號。
一會,又一個學生來問“衛”字,教師又用紅筆把“衛”字圈了起來,以同樣理由推托。
這學生剛走,第三個學生又來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的“樂”字,這教師隨口說:“讀作‘落’便罷了。”
學生走了,教師問客人:“京城有什麼新聞嗎?”
客人說:“有啊!我出京師時,隻見晉文公被戳一槍,衛靈公被紅巾圍住。”
這教師忙問:“不知這二公的部下怎樣了?”客人笑著說:“落山的落山,落水的落水。”
因夢爭吵
有個貧窮的讀書人做夢拾到300兩銀子,醒來對妻子說:“如果真的拾到,我就要用100兩買屋,100兩買田,再用100兩娶回兩個小老婆,那時多麼快樂啊?”
妻子大罵道:“隻能窮死你、凍死你!才有些錢就想討小老婆了!”夫妻兩人爭吵不已,竟在床上大打出手。
左鄰右舍聞聲急來勸解,問明爭吵原因後,都哄然大笑:“幸虧是夢!如果你家真有錢討小老婆,豈非要打出人命案子,連累我們嗎?”
五十猶癡
有個鄉民做了官府的差吏,向老前輩請教刑法條文。老前輩便介紹笞、杖、徙流各種刑罰:“用小荊條鞭打,從10到50稱謂‘笞’;用大荊棍敲打,從60到100稱謂‘杖’”
鄉民大為驚訝,叫道:“我不相信,難道年齡到了50還是癡(與“笞”諧音)呆不懂事嗎?”
瘧疾小詩
金陵陳全發瘧疾病,自己寫了一首打油詩描寫病況,十分惹人發笑:“冷來時冷得在冰淩上臥,熱來時熱得在蒸籠裏坐,疼時節疼得天靈破,顫時節顫得牙關挫,隻被你害殺人也麼歌,隻被你害殺人也麼歌,真個是寒來暑往人難過!”
一躍龍門
有個讀書人擺渡,不小心失足落水。別人慌忙把他救起,他渾身水淋淋,卻詩興大發,吟詩一首道:“剛踏船頭忽擺開,天公為我洗塵埃;時人隻道歸東海,一躍龍門便轉來。”
著甚來由
兩人踢球,不小心踢到某讀書人的頭上,被踢者向官府告發,兩人被官府捉去重重鞭打了40下屁股。他們的供詞是:“飽食無事,閑哄閑遊;不務正業,學踢氣球。起自小人之足,誤犯君子之頭,當官痛責四十,算來著甚來由。”
嫂贈趣詩
一個女人新出嫁,遭到小姑的欺侮。她便寫了言詩給小姑:“小姑休把嫂來欺,阿嫂曾經做女兒。前船便是後船樣,小姑也有嫁人時。”小姑讀詩後滿麵羞慚。
要清涼傘
劉子儀時時盼望升官,卻未能如願,因此便托病休息在家。朋友、同僚都來探望病情,他答道:“虛熱攻上身。”
當時石文定在座,風趣地接口應道:“隻消服用清涼散(中藥名,“散”諧音“傘”)病就好了。”原來官職做到知府(正五品),才有資格取用涼傘。
茶酒爭高
茶對酒說:“戰退睡魔功不少,助成吟興更堪誇。亡家敗國皆因酒,待客如何隻飲茶?”
酒反駁說:“瑤台紫府薦瓊漿,息論和親意味長,祭祀筵賓先用我,何曾說著淡黃湯(茶水)?”
爭論不休之際,水出來勸解說:“汲井烹茶歸石鼎,引泉釀酒注銀瓶;兩家且莫爭閑氣,無我調和總不成。”
和尚嫁禍
某富戶居寺廟旁,有個和尚夜間翻牆進富家,剛動手行竊,就被發覺。主家追奔出來,那和尚怕得要命,逃走時跌倒在爛泥中,弄得滿頭是泥。和尚急急爬起,怕被主人家看出是光腦袋的和尚作案,急忙用拳頭上的爛泥印在頭上,捏出一隻道士所戴的帽子形狀,自言自語:“賴道士所作罷!”
南風先生
有個財主吝嗇得出奇,兒子大了,想請個先生,招聘條件是不吃不喝的才要。一人向他推薦:“有位先生不用飲食,隻吃南風一味。”
財主聽了,趕緊跟老婆商量,老婆想了想,連忙搖頭說:“要是哪一天刮北風,你拿什麼東西給他吃呢?”
管廁貪吏
有個貪婪的吏人,見物就撈,沒有人不受他害的。
有個朋友半開玩笑半挖苦地說:“我看隻有讓你管廁所,你才沒有什麼東西拿了。”
這貪吏說:“如果讓我管廁所,想去廁所的,我不許他去,不想去廁所的,我偏逼著他去。這樣一來,何愁無人給我送錢呢?”
衣食父母
有個縣官上任,百姓前來告狀。縣官高興地放下判案的朱筆,走下廳堂向告狀者深深拱手鞠躬。差役詫異地問道:“他不過是你縣太爺治下的百姓,有冤來告狀,盼您為他作主,為什麼老爺反倒這麼尊敬他?”
縣官說:“你不知道,來告狀的,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怎能不敬重他呢?”
貪吏發誓
一個吏人因為貪汙而坐牢,後來遇上大赦才得以釋放。於是他發誓說:“以後再接受人家財物,叫我手上生惡瘡。”
不久,有個人來打官司,送給他錢財,想把官司打贏。貪吏想到發過的誓,不敢用手去接錢。想了一會兒說:“你既然這樣熱心,那麼暫且將錢放進我的靴筒裏吧!”
揀瘦者醫
庸醫用錯藥,醫死病人。病家大怒,定要醫生及其妻子、兒子全家唱著挽歌抬靈柩出殯方肯罷休,庸醫隻得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