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
潛水運動是一種水下體育運動,可在天然水域或遊泳池中進行。運動員頭戴麵罩(或潛水眼鏡),口咬呼吸管(或用壓縮氣瓶呼吸),腳穿腳蹼在水下競速和進行水中定向、水下狩獵以及水下橄欖球、水下曲棍球比賽。
潛水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自古以來,人們就渴望探索和洞察水底世界的奧秘,於是產生了不少有關海龍王、水晶宮的神話故事。直到人類發明了潛水裝備後,才有可能去了解江、河、湖、海深處的秘密。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三千年,人類已懂得潛水采珠,因為當時珍珠已被巴比倫貴婦作為裝飾品。那時的潛水者沒有潛水裝備,隻能吸足一口氣,“紮猛子”潛入水中。今天,這種憑一口氣潛入水底的方法,仍為世界各地采集珍珠、海參及海綿的人們所沿用。雖然有人發明了潛水麵罩和呼吸管,但水下作業的時間仍受“一口氣”的限製,麵罩隻能使潛水者在水下視物清楚些,但並不能延長在水底的時間。直到1943年,法國的Y·庫斯托和雅克發明了壓縮空氣呼吸裝備,潛水水平才向前邁進了一步。考古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可以利用輕便的壓縮空氣呼吸裝備潛入海底進行各項研究工作;攝影愛好者也可以在海底拍攝海洋生物活動的精彩鏡頭;狩獵愛好者帶上水下獵槍,可在海底大顯身手。
隨著潛水裝備的完善,各種不同類別的競賽活動普遍興起。1958年1月,成立了世界水下運動聯合會。該會的宗旨是采用合適手段,發展和推動水下運動。該會製定的比賽項目主要有:蹼泳,水中定向,水下球,水中狩獵。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世界各國開展的大多以水中撈物、水中定向、背脫裝具、潛泳等實用性為主的競賽項目。七十年代,出現了蹼泳、屏氣潛泳、戴壓縮空氣呼吸器的潛泳、水中定向、長距離蹼泳等以競速為主的項目,以及水下球和水中狩獵。
第1屆世界潛水錦標賽1973年在南斯拉夫舉行,進行了水中定向比賽。第1屆世界蹼泳錦標賽於1979年在英國倫敦舉行。第1屆水下球錦標賽1980年在前聯邦德國舉行。
潛水運動在歐美開展得比較普遍。前蘇聯潛水運動水平最高,絕大部分世界紀錄均為前蘇聯運動員所保持。
潛水運動的主要競賽種類:
(1)蹼泳競賽 蹼泳的裝具有腳蹼、麵罩、呼吸管。比賽時,運動員腳穿腳蹼,頭戴麵罩(眼、鼻罩在麵罩內),口咬呼吸管(呼吸管一端通向水麵,運動員隻能用口呼吸)。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在出發和轉身後的15米內可以潛泳。競速比賽以先到達終點者名次列前。蹼泳比賽距離為男、女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185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在天然水域中有3公裏、5公裏、6公裏、7公裏、10公裏、24公裏、25公裏等長距離比賽項目。
(2)水下屏氣遊泳 所用裝具與蹼泳相同。由於比賽過程,運動員要一口氣屏氣遊完全程,因此正式比賽的距離男、女隻有50米。屏氣潛泳時,身體及裝具均不得露出水麵。
(3)水下帶空氣呼吸器潛泳 所用裝具有壓縮氣呼吸器、腳蹼、麵罩(或潛水眼鏡)。比賽過程中,運動員呼吸空氣壓縮空氣,手持氣瓶,身體成伸展姿勢,推進力主要來自腿部。比賽過程中,隻有轉身時才允許身體(麵部例外)及裝具露出水麵。器泳比賽距離男子為100米、400米、800米;女子為100米、400米。